理论教育 中国美育思想发展及特点:中西方探讨

中国美育思想发展及特点:中西方探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西方对美育的探讨1.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美育思想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系统而全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在用小说进行审美教育的探讨中贡献很大,但过分夸大了小说的审美意义。认为它们是第一形式美。在《教育的宗旨》中,他提出“心育论”,认为整体教育应包括体育和心育两个方面,心育又包括智、德、美三育。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联系

中国美育思想发展及特点:中西方探讨

美育的本质是什么,它与美一样是个争论了几千年的老问题。为了正确理解美育的本质特征、任务,合理地吸收中西美育思想史中的精华,需要对中西美育思想史进行简要回忆。

(一)中西方对美育的探讨

1.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美育思想有悠久的历史并且系统而全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的学校始于夏朝,学校教育开始就包括美育,《尚书》中说:“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古代的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三者)“乐教为教民之本。”《尚书·尧典》中说:“夔!命女典乐,教胄子。”即任命夔主管乐,用以教育弟子。《尚书·光曲》又说:“教胄子,且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人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可见,这时的美育是以人为中心,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中和”之境,即美。这是周以前的美育思想。系统地提出美育思想的是孔子,他不但把美育看作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且把政治作为一种艺术,包含于美育之中。他在欣赏评论《韶》乐和《武》乐时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韶》是歌颂舜的禅让,符合他的仁政思想,所以尽善尽美;而《武》是歌颂武王伐纣的,不符合他的仁政思想。因此只是尽美而未尽善,可见尽善尽美、美善统一是孔子的审美观即审美思想。他的审美思想以“礼”为行为(道德)规范,(非礼勿枧,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仁”为目的,把“诗”“礼”“乐”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美育。他认为君子修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致乐以治心”。他说“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言,神则不怒而成,治乐以治心也。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通过“乐”来治心——感发心灵,改变人的性情,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仁”的目的。他强调人格修养要内外一致,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志之所至,诗亦至矣,诗之所至,礼以至焉,礼之所至,乐以至焉。”孔子的审美思想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知识既看成是审美修养的内容,又看成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贱;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把美的追求导向善,使人变得高尚。孔子正是看到了美育的重大作用,所以在他的教材中(礼、乐、射、御、书、数)把乐教即美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孔子关于诗的“兴、观、群、怨”的论述是对诗的情感功能、伦理功能、认识功能言简意赅的概括,是对诗审美教育作用的精辟阐发;孔子天才地猜测到了在人类的教育中,智育是基础,德育是核心,美育是桥梁和动力的思想。他的美育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对世界的贡献,影响了中国两千年。至今部分思想仍然在放射着光辉。

战国末年,另一位大师荀子,也特别重视美育,他在《乐论》中说“乐者也,人情所必不可免也”“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极力夸大乐的作用,简直把乐看成是万能的了。他在《乐论》中又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即礼从外部统一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乐”则从内来谐调人们的情感。他把乐看成是稳固和规范国家统治的四种手段之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列。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这既表达了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又表达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是全面而系统的,它包括美育的任务、地位、性质、作用、手段、审美观、审美能力的培养等。中国美育思想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美善结合为基础,正确地处理真、善、美的关系。把政治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倡“中庸之道”“中和之美”“充实之美”;重视社会关系,忽视生产。

到了近代,中国美育思想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的美育思想是“用感情激发人”,他认为人的感情“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但是感情的本质,“不能说都是善的,都是美的;他也有很恶的方面,他也有很丑的方面”,“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秘密的钥匙”,它可以抓住瞬间即逝的情感打进读者的心灵,从而激发人的感情。用艺术进行教育的方法有四种:“一曰熏”,即逐渐熏染;“二曰浸”,即让你浸入艺术中,使艺术审美发挥持久作用;“三曰刺”,即入于一刹那间起异感而不能自制;“四曰提”,即自外而灌之使其身临其境,达到忘性忘我移性育人之境。他在用小说进行审美教育的探讨中贡献很大,但过分夸大了小说的审美意义。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简言之是纯艺术美育论。认为审美要离开内容,他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从形式中可以感受无限的快乐。”他研究了优美、壮美两个范畴。认为它们是第一形式美。他结合我国传统美学自创了一个美学新范畴——古雅,并把它叫作第二形式美。他在审美的作用上,一方面认为审美即“意兴所至”,只用对象的形式就能自娱娱人。提倡“为学术而学术,为文学而文学”,文学艺术具有巨大魅力,但要欣赏它就要离开一切现实才能得到其中三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有合理的因素。在《教育的宗旨》中,他提出“心育论”,认为整体教育应包括体育和心育两个方面,心育又包括智、德、美三育。四育并举才能培养“能力和谐”的“完全之人物”。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联系和区别,这是他对美育的贡献。但他的审美观是唯心主义的,不可取。

蔡元培先生融合了中西文化教育思想中的精髓,在对西方文化教育进行研究过程中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践,形成其系统的教育伦理思想,提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并非当下的“德、智、体、美、劳”,而是1912年出任教育总长(教育部部长)时在其《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提及的“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由此,“美育”一词自近代以来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并被定为教育方针。他认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唯一途径,通过感情陶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陶冶感情为目的也。”又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美育”。美育可以使人性灵高尚纯洁,和谐平等,可以去私忘我,可以美化生活,忘却忧患,可以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使人达到新的境界。他认为人的一生都需要进行美育,从胎教开始,直至死亡。美育的方法是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并制订了详备的美育实施方案。他那些恢宏美丽的美育设想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但是在旧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2.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和特点

西方美育思想也源远流长。柏拉图是最早对美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他的“摹仿说”经过亚里士多德改造,曾雄霸欧洲两千年。他在《理想国》中说:“我们应该寻找一些具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10]他攻击诗歌和悲剧,认为它们不健康,对音乐却大加赞扬。他说音乐的“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适当,就能美化心灵,抵制丑陋,从而使自己性格高尚优美。他对审美教育过程的描述,似乎初步勾画出了审美心理活动的大体轮廓。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进一步肯定了音乐的教育作用,他说音乐教育有几个目的,“那就是教导、净化、精神享受。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他把音乐看成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和陶冶人情感、性格的重要力量。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把人分成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灵魂又分为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两种。理性灵魂包括思维、情感、欲望等方面。要使三部分都发展起来就需要教育和训练。他主张德、智、体、美四育并举,进行和谐的教育,发展人的理智,而音乐是和谐教育的核心。他的美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www.daowen.com)

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郎吉努斯进一步提出崇高的美感教育思想。他的这一观点后来被普洛丁神化引向了宗教信仰,使美育沦为宗教教育的奴仆。西方古典美育思想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偏重理性,把爱美等同于求知,压抑感情生命,把人不是引向上帝,就是引向先验主义;有的偏重感情,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扬美抑善,把人引入放纵与迷狂。

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要求从封建迷信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于是涌现出一大批美育思想家,他们主张“教育要使人的能力多方面发展”,“人性的全面提高”“个性自由”……指出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而且要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教育,人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夸美纽斯要求学生成为音乐家,要精通一切科学与艺术。鲍姆嘉通第一个把美学规定为研究感情知识的科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到康德时,美学研究进入了全盛时期。他集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于一身,把人的精神活动统一为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个方面,并把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必然与自由的桥梁。把审美看成是自然向人(向有文化、道德的人)生成的关键席勒的美育思想来自康德,又对康德的美育思想进行了修正。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美育思想。他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企图以美育为手段来弥合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有感性的人”或叫“感觉被动状态的人”,另一种是“理性冲动”,即“理性(道德)的人”,这两种冲动不能自行统一,给人造成了情感和理性的压力,要用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即审美状态)来使感性和理性统一,实现人格完整和人性的自由。因此,审美成了“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过渡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换句话说,“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即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把自然的人上升为道德的人。席勒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但他不赞成用革命去变革社会,而只凭借美育来实现自由、拯救社会,这只是空想。但他企图把美育同改造社会联系起来,从人性自由和完整去探讨美育的实质和功能无疑是可以借鉴的。

3.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

中西方美育史表明,先贤们对美育进行了几千年的探讨,但都没有形成科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消灭剥削制度,只把人看成是生物学上的人或思想中的人,因此,不能建立科学的美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才把美育变成了科学。

第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使美育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类社会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然后才能从事哲学、艺术、教育等,而美育无伦从属于美学,还是从属教育或者是一门独立的科学,都属于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同时也要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这就明确地揭示了美育产生发展的根源和它的任务。

第二,马克思“劳动创造美”的论述,进一步揭示了美的本质。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按照人的计划、目的发展,即“自然的人化”,在这个实践中,人的认识能力、相应的器官、心理结构也在相应发展。随着自然的不断人化,人的本质(目的、计划、认识等)也在不断地对象化,对象被改造不但适合了人的物质需要,而且这些产品使人感觉到美,引起精神愉悦,美就产生了。同时人们积累了生产生活经验、知识、习惯还要传诸后人,就产生了一定形态的教育(包括审美教育),美育成了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主体意识不断提高,美育活动日趋自觉成熟,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可见美育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第三,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把美育理论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都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人自身又是历史的产物。人决定着历史的发展,但人自身的发展却决定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因此,人要全面发展,获得解放,个体自由,就非要消灭剥削制度不可。不消灭剥削制度而只幻想用美育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只是空想,甚至是靡靡之音。所以席勒、蔡元培等的美育观是错误的。

第四,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教育制定了正确的方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不只遵守政治经济规律,而且也要遵守美的规律。以美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整个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我们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五,马克思提出“按美的规律来创造”明确了美育的目的。“按美的规律来创造”有两个含义。即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类自身。追求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这就是美育的任务和归宿。

第六,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艺术美的作用,为我们树立了欣赏美、创造美的光辉典范。恩格斯说:“我在巴尔扎克作品中所学到的东西,甚至比当时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称赞:“列夫·托尔斯是我国革命的镜子。”马克思说要从“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指出了美育的作用和实施的基本方法。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没有写出一部美学和美育学专著,但是他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进行美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美育的实质

美育即美感教育,也叫审美教育。所谓美育,就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审美教育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因此它属于美学范畴。但美学所研究的美育是作为美学的归宿,因此,在美的创造中要论及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艺术美,尤其是要论及人类自身的美化。对美育的途径即家庭美育、社会美、学校美育进行规律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健康的情感,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并列,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教育的整体,因此,它又属于教育的范畴。但教育学所研究的美育,重点是学校美育,研究它作为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根据,美育与德、智、体、劳各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地位与作用;学校美育的特点、任务、实践方法、途径等。学校美育的宗旨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促进人类自身的美化,由此推动理想社会的创造与建设。可见美学与教育学所研究的美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认识人类、美化人类。归根到底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美化社会,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世界。教育学所研究的美育离不开美学,美学所研究的美育离不开教育学,美学和教育学都是美育的基础。美育既不同于美学,也不等同于教育学,而是两者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的交叉性学科,它不但与美学、教育学的关系密切,而且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人类学的关系也极密切。美育在发展中既要受到美学理论的制约,又要受到教育学本质的制约;既要吸收它们的营养,又要吸收与它相关学科的成就,发展自己,构造自己的独特体系。它的体系包括美学理论、教育本质、各种审美活动、美育实践途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