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代中国持教育救国理想的人来说,教育既为国家盛衰之本和社会隆替之基,师资问题非常重要。要振兴教育必先培养师资,改进教育亦必先改进师资显然是广大教育者们的共识。因此,师范教育无疑是余家菊关注的一个重点。
我国师范教育始于晚清。清季师范学校分两级,一为优级师范学堂,一为初级师范学堂。一般来说,优级师范学堂在省城设立,初级师范学堂在各州县设立,不过在一些省份以州县之力难以筹办初级师范学堂之时,省城也可设立初级师范,拟定初办时与省城之初级师范并置一处,等各州县设有初级师范学堂时,即将初级师范学堂增高其程度并入优级师范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主要是培养高等小学及初等小学教员,每一州县应设立一所。
民国建立后,教育部厘定学制,有见于师范为教育之本,必须先确立基础,而后全国教育始可以渐谋发展,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划六区为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南京、武昌、广东、成都、沈阳各区高等师范学校次第成立,这六区高等师范学校主要是训练师资的高等机关。民初,政府对师范教育非常重视。(www.daowen.com)
不料到1918年,教育界中有人或为所在学校之方便,而主张打破师范制度;或拘个人于留学时代之断片见闻,而强行毁弃师范学校,有人主张各级师范学校应并入各中学或大学。随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东南大学,高师制度开始动摇。甚至身为师范大学校长者,竟主张师范大学应取消教育系(石瑛),更有教育总长章士钊下令解散师大的现象。第七届全国教联会议决之学制系统草案内师范教育说明第五条规定:大学得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学校得仍独立。这显然以大学设师范科为正宗,高等师范尽管暂时没有取消,实际上已视其为赘疣。师范教育之生命,便大受打击。此后,各区高等师范纷纷改组为大学。
针对教育界贬抑师范教育诸现象,余家菊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击,为师范教育正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