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可持续旅游理念:构建旅游发展纲要

可持续旅游理念:构建旅游发展纲要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会议的召开及其议事成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在全球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定了实施纲要。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旅游理念:构建旅游发展纲要

(一)可持续旅游理念的发展

可持续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理念,不同组织机构和研究者以及各种相关国际会议都对可持续旅游给出过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在字面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致。为了倡导和推进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上曾召开了几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性会议。

1989年,由众多国家参与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会上,第一次明确而正式地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口号。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框架和目标,较全面地反映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行动领域和基本内容。会议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及《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为世界各国推广和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了一整套行动准则和较为具体的操作程序。1996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和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关于旅行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将联合国制定的《21世纪议程》具体转化为全球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行动纲领。这些会议的召开及其议事成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在全球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制定了实施纲要。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较晚,我国的旅游研究以开发为主,对可持续旅游的研究较少。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96年9月将“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基础宏观配置体系研究”列入“九五”重点项目,这是我国国家级自然科学领域第一个重点旅游项目。1997年12月,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科委(现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可持续旅游的介入和关注。该报告在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期要实现的四个战略目标。

(1)扭转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旅游目的地的重复建设和旅游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2)初步形成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快速协调管理机制。

(3)建立若干个国家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并争取在国家重大项目策划和开发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争取用20年时间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科学、文明的社会环境氛围以及保持与其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

(二)可持续旅游的概念

可持续旅游概念可表述为,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不仅要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当前的生活、文化、精神、享受性利益和需要,而且要保证和增进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从而使全球的生态体系、各国的民族文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完整性、多样性和有序性。

可持续旅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二是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召开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大会,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并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2)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旅游发展应当循序渐进。

(3)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4)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所有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尊重和积极参与。

(5)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并评定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领域。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三)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

(1)经济目标:增加就业,扩大产品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地区的生活质量。

(2)社会目标: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为不同地区和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提供理解和交流机会,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3)环境目标: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从消耗性利用转为建设性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公众的环境和文化意识,保护未来旅游产品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质量。

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科学论证,统筹兼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衔接,突出重点。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策略与规划的创新,即在战略、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和专业水准方面都需要创新。

其次,重视旅游目的地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提高专业水平,制订详细的发展计划指导该地的发展,鼓励创新,鼓励创造富有想象力的产品,增加和提高对于推广活动的投入。

最后,需要加强对统一的整体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旅游开发规划首先要在旅游项目上进行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从生态角度严格衡量利弊关系,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选准项目开发的主题、形式和风格,定准客源市场,突出景区所在地的民族性、地方性的特色,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创造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开发一项,成功一项”,使景区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采用科学的旅游管理方法(www.daowen.com)

旅游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一个旅游产业能否长久地存在于市场上。我国旅游开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给管理带了一定的难度,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家还针对不同的内容制定了专门的指导方针,对旅游资源提出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对自然区实行严格控制,来保护其完整性。另外,在人力资源上,我们可以进行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减少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对旅游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支持,因此,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旅游管理。

3.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开展全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强化公众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提高开发者、管理者和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对旅游业的开发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爱护、保护资源的自觉性,使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履行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和责任,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绿色目标,提升旅游资源的保值、增值能力。

4.完善相关的旅游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旅游业涉及交通餐饮、娱乐、文化等方面内容,因此,必须推动相关行业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相关部门必须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与管理,使法律法规为我国旅游业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坚决打击非法开发经营活动,维护旅游群体的正当权益,使旅游更健康地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对国内旅游业的管理强度,改善国内旅游业的经营秩序,使国内旅游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5.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目的地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6.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凝聚着人类历史的结晶。现在,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目的地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7.实施科教兴旅战略,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代科技是科学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加深旅游产品的科技文化含量,提高旅游经营管理平和提升旅游目的地社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在我国,高科技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较低,旅游经营中对资源、能源、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消耗量较高,这既影响当前的经济效益,又不利于旅游的长远发展。提高全行业对“科教兴旅”的认识,加强旅游开发经营中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知识活页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可持续旅游与人居环境建设主题论坛专题会议正式举行,本次专题会议的议题为“可持续旅游创新”。会上,斯里兰卡旅游和体育部旅游规划和发展主任阿帕里·怀特尼雅克做了题为《可持续旅游创新——斯里兰卡的案例和经验》的发言:

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旅游方面的需求就会显现出来,这一需求会驱动全国的旅游的发展,我们知道全球每年的旅游业增长是3.5%—4%,而且我们的老龄化也是一个推动力量。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们的价值观也会随之变化。我们知道有些人为了不断地加强沟通,或者获得新的教育机会,也会增加旅游。我们认为,旅游也是一个获得新的支持的方法,尤其是跟随父母出行的儿童,他们都会成为旅游大军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都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的力量。另外一点就是旅游者有特殊的兴趣,他们出行的频率会越来越高。比如说,他们会去露营或者做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

现在,以树顶小屋旅游为例,斯里兰卡有这种住宿形式,它是用当地的材料修建而成的。80%的员工都来自当地,这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且如果来到这个区域的话,很多人都会去观赏大象。所以,如果你在树顶小屋住宿的话,你就会看到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

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都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强调创新概念、创造和管理。最后,旅游的资源要打造起来,旅游业、社会、政府都要成为参与方,以创新性的方式促进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这样的话,各个利益有关方都能够实现价值,这对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小结

(1)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2)旅游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然给当地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复杂的影响。

(3)可持续旅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二是在开发过程中保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

核心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经济影响   impact on econom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   impact on environ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

旅游目的地社会影响   impact on socie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可持续发展理论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思考与练习

1.旅游目的地发展对经济和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分别是什么?

2.旅游目的地发展对社会与文化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分别是什么?

3.如何做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请举例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