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信息化的概念
旅游产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化的产业,谌利、杨丹卉(2008)认为旅游信息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邓宁、牛宇(2019)认为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基础阶段,它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旅游信息化已经发展多年,但旅游信息化建设水平仍亟待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是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起初阶段,以外资合资酒店为代表的旅游企业将酒店管理系统应用于酒店管理和营销。21世纪初,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金旅工程”“智慧旅游年”等项目和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我国旅游行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2.0时代。2015年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2.从信息化到旅游目的地信息化
从国际上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大的创新和发展: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是主要的代表技术,在此基础上旅游业出现了以全球分销系统(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GDS)为基础的,以提高行业运行效率为目的的信息化起步;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互联网及相关技术是主要的代表技术,与旅游业结合产生了以在线旅游为首的一系列旅游服务创新,加速推动了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近几年兴起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形成可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智慧型旅游业态。
在此战略背景下,旅游信息化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旅游服务和消费机制,用信息化的发展来促进旅游经济的运作,改变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旅游信息化是数字旅游的准备阶段和基础阶段。旅游信息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旅游网站、信息化管理、旅游呼叫系统以及其他基础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电力电信设施、光缆铺设、网络建设、硬件设备等。
随着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方面的探索也日渐活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选,已经明确规定将城市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列为评选标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选也将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列入其评选标准。
3.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化。信息化是基础,主要起到沟通的作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化。数字化是手段,主要功能是整合,解决的是效能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智能化。智能化通过解决有效配置和运行的问题进而为旅游目的地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金旅工程”的主体内容之一,我国自2002年开始推广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DMS)。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结合了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营销技术,把基于互联网的高效的旅游宣传营销和目的地的旅游咨询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全程的周到服务。大连、三亚、粤港澳地区作为推广试点区率先完成了建设工作。
2008年是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的时期。北京围绕奥运会服务,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奥运机房从20平方米扩大到108平方米;旅游信息网推出专题十余个,为今后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以旅游咨询中心带动信息采集渠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湖北旅游信息中心正式挂牌,同时制定了湖北旅游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四川以建立信息采集长效机制为突破口,实现信息良性循环;贵州完成了主要旅游信息数据采集,并以自建加外包模式推进12301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张家界、黄山等知名旅游景区也加强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进程。(www.daowen.com)
目前,国际上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建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综合信息应用系统。相比之下,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应用差,网上信息更新较慢。很多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只是在各类网站上链接了几个网页,旅游者无法及时获悉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进行交流。
第二,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旅游信息内容一般都只涉及旅游目的地、景点、酒店、交通旅游线路和旅游常识等,普通旅游网站一般都有,但在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做得好的旅游网站非常少。
此外,在消费者的旅途中,很少有能为其提供购、食、住、行等信息服务的好中介。旅游网站与传统旅游企业之间的整合与战略联盟的不足仍然是制约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4.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展望
1)提升研发能力,健全规范标准
部分地区进行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还没有上升为能够指导我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标准与规范。我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还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一是应做到规范化,即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二是实现标准化。在国外,通常由专门的组织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时都遵照这套标准,这样在一开始就保证了各行业、各单位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无缝链接的可能性。我国旅游目的地的数据交换也应尽快实行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
2)改变服务观念,企业全员参与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在其报告《未来旅游业发展:营造客户中心体系》中指出,未来的旅游应向增强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改善信息服务、通过个性化服务增加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技术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网上旅游服务项目少,旅游网站多为面向散客提供订票、订房等服务,而旅游者路线自助设计等“个性化旅游”需求尚难以得到满足。未来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中,不仅仅是在某个单项信息技术上的改进,而是旅游目的地信息技术应用模块的系统整合。将形成并提供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平台,使当地旅游企业之间增进交流与合作,为游客创造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感受。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这大大限制了信息质量、旅游者效用及整个旅游目的地信息化体系的发展。要想推动旅游目的地广大中小旅游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就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实施企业上网工程,并增进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商与旅游业的协作。
3)发展智能技术,搭建综合平台
在智能化信息技术支撑下,景区可以掌握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不仅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整合周边的餐饮、住宿等产品供应商获取利润。这种新的资源整合供应结构可以使景区摆脱渠道控制,还可以使其从供应链的最终端上升一个层次,成为其他非核心产品供应商的渠道控制者。同时,智能化可以充分满足在线旅游营销的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智能搜索引擎、电子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管理系统、电子地图、电子公告栏(BBS)和网上娱乐等方面。
4)加强技术更新,推动服务升级
旅游目的地信息化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即信息网格、云计算、3G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面向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和“预订、成行、返程、结算、投诉”旅游全流程服务,面向中小旅游企业提供ASP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整体营销平台,从而形成立足区域、面向全国的旅游资源和信息集约、开发和利用中心,吸引旅游企业和游客自主参与的平台是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应将资讯富集的优势、品牌的优势,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社会型互动旅游网络平台核心优势上来,以建设满足个人需求的标准化、综合性、智能化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