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间结构基本理论-旅游目的地管理

空间结构基本理论-旅游目的地管理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视。而国内对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晚于国外,且大多偏向国外理论在中国的某旅游区域的应用。本节主要阐述几种较为著名的空间结构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模型,并将这种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与区域经济的其他理论结合,成为区域规划的理论工具。

空间结构基本理论-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视。国外学者的研究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贡献很大,提出了“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理论、区域旅游开发与经营模式、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模式等。而国内对于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晚于国外,且大多偏向国外理论在中国的某旅游区域的应用。但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适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为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节主要阐述几种较为著名的空间结构理论。

(一)旅游区位论

区位论又称立地论或标准化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经济学最早提出区位论的概念。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由于旅游业本身具有旅游资源的分散性,旅游产品多样性以及游客个人偏好性等方面的特征,使得运用传统的区位论解释旅游区位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旅游区位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其主要是研究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交通的空间格局、地域组织形式及旅游场所位置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的理论,内容侧重影响旅游场所因素的分析。克里斯泰勒运用行为和经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旅游区位论;德国地理学家鲁彼特和麦伊尔从旅游地与旅游市场间的距离关系来探讨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规模和形态。由于旅游活动的空间组织是在多个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如资源、地理、经济、政治宗教因素等,不可能将其中某一因素看成是决定因素,因此,旅游区位理论不能机械套用其他区位理论。

知识关联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常用的旅游区位论有哪些?

(二)旅游系统理论

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各自的旅游系统模型。现有模型主要有三种:Leiper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坎恩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Mckercher的旅游混沌模型。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的旅游系统模型中,Leiper于1979年提出、1990年予以修正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的影响力较大。Leiper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包括旅游者、旅游业、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五个要素。Leiper重点突出了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个要素,他将旅游系统看成是由旅游通道连接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结合。事实上,Leiper是在空间结构和结构功能两个层面上讨论旅游系统,该模型本质上是对旅游功能系统空间表现形式的探析。Leiper同时也指出了旅游系统中的另外两个要素,即旅游者和旅游业。旅游者是旅游系统的主体,在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推拉作用下,旅游者在空间中进行流动。旅游业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其产品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Leiper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可以看到,旅游业中的不同部门分布于客源地、目的地或旅游通道等不同的空间,共同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虽然,Leiper重视旅游者和旅游业的空间属性,但是Leiper同样也强调供给与需求间的关系。Leiper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将旅游系统功能成功地投射到地理空间上,对旅游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Leiper的模型尤其受到旅游地理学家的关注,如图3-1所示。

(三)点-轴开发理论

图3-1 Leiper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

1984年,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首次提出点-轴开发理论,他在综合了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德国的开发轴理论后,于1984年最早提出,并在1995年出版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一书中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点-轴开发理论中的“点”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是各级中心城(镇),各级区域的集聚点。“轴”是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城镇而形成的人口和产业的密集带。“轴线”是区域社会与经济设施的集中地带。轴线上集中的社会与经济设施通过技术、信息、财政、人员、产品等,对附近区域产生扩散作用。轴线又可以看作“开发轴线”或是“发展轴线”。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模式,如图3-2所示。

图3-2 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过程

(四)中心-外围理论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中国家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统称为“中心-外围”理论。1966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有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因为多种原因,在若干区域之间会有个别区域发展迅速而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高效生产活动、技术进步、经济权利因素、生产的创新等集中在中心,致使中心位于统治地位,外围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与外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依靠优势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并影响外围。中心-外围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模型,并将这种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与区域经济的其他理论结合,成为区域规划的理论工具。利用中心-外围理论指导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开发,充分整合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进行归类分级,合理定位,以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作为当地旅游开发的增长极,从而构造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www.daowen.com)

(五)圈层结构理论

创立农业区位论的冯·杜能曾经提出过农业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环”。伯吉斯提出过城市用地功能的同心圆法则。我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的圈层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活动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城市和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城市起着经济中心的作用,对区域具有吸引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对区域各个地方的吸引和辐射的强度是不等的,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距离城市的远近。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法则”的制约,这样就必然会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知识关联

美国社会学家,1923年提出同心圆理论。他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并提供了一个图示性的描述。根据他的理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区域。

一般来说圈层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层。

(1)内圈层,它是地区经济最核心部分,也是城市向外扩散的源地。

(2)中间圈层,也称为城市边缘区,它是中心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

(3)外圈层,也可以称之为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异,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许多地方外圈层是城市的水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

我国一些学者将圈层结构理论用于旅游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有关旅游圈层的理论,如都市旅游的核心区——RBD(游憩商业中心区)、环城游憩带(ReBAM)、旅游圈等。旅游圈是经济协作圈、地理圈、交通网络圈、文化圈的集合体,具有层次性,具有中心和边界等组成部分。

从旅游圈动态发展的角度考虑,旅游圈存在两种发展、辐射、扩展的模式,带有明显的层次性。第一,以核心层、中心地带向外,呈圆圈状,不断扩充、辐射;第二,以不同的核心、不同的优势资源地为中心,形成小型环圈,环环相扣,辐射发展。

知识关联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