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目的地演进过程的重要理论,是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生命周期最早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术语,用来描述某种生物从出现到灭亡的演化过程。后来,该词被许多学科用来描述相类似的变化过程,如在市场营销学中以技术差距存在为基础的产品生命周期,即一种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淘汰退出市场的过程。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起源,一般认为是1963年由克里斯托勒(Christaller)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1973年,帕洛格(Plog)也提出了另一种获得普遍认可的生命周期模式。1978年,斯坦斯菲尔德(Stansfield)通过对美国大西洋城盛衰变迁的研究,也提出了类似的模式,他认为大西洋城的客源市场部分由精英向大众旅游者的转换伴随着它的衰落。
一般认为,周期理论始于1963年克里斯托勒发表的论文《对欧洲旅游目的地的一些思考:外围地区—低开发的乡村—娱乐地》。在论文中,克里斯托勒阐述了他的观察发现,旅游目的地都在经历一个相对一致的演进过程:发现(discovery)、成长(growth)、衰落(decline)1980年,巴特勒(Butler)对周期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他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探索(exploration)、参与(involvement)、发展(development)、巩固(consolidation)、停滞(stagnation)、衰落(decline)或复苏(rejuvenation),并且引入了使用广泛的“S”形曲线来加以表述。[3]
(二)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框架
1.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演进过程,提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具体描述了旅游目的地从开始、发展、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普遍规律。他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的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模型图,是分析旅游目的地演进过程的最重要的模型,如图1-2所示。通过运用该理论,我们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明确其发展的限制因素,了解旅游目的地发展六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指示性特征和事件,并通过人为调整延长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
图1-2 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
2.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状况描述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阶段特征的研究加强了周期理论对旅游目的地演进现象的描述力,并且也为周期理论运用于实践奠定基础。在实践中运用周期理论,首先需要能够判断旅游目的地所处的周期阶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了解各周期阶段的特征,如表1-3所示。
表1-3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3.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
徐致云和陆林归纳了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研究中阐述的生命周期的主导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十五种:①环境质量与容量;②过度商业化;③良好的区位;④交通条件;⑤基础设施;⑥旅游资源的丰度;⑦居民的支持度;⑧旅游形象;⑨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⑩旅游发展速度;⑪外部投资;⑫政府与旅游经营者的作用;⑬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⑭客源市场的改变;⑮外部政治环境。
4.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判定、评估
判断旅游目的地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综合相关研究,并对下列因素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估:①旅游目的地开发时长;②旅游目的地旅游结构、功能;③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类型;④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态;⑤旅游目的地接待的游客人数状况,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在总量上的变化;⑥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数年增长率;⑦旅游目的地外来投资者投资规模的变化;⑧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就业状况的变化;⑨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投资者和游客态度的变化。⑩旅游目的地社区环境受损状况;⑪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设施供求关系的变化。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再对照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曲线图和每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描述进行判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
1.国外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1980年巴特勒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自此之后,国外学者对该理论应用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认同旅游目的地有一个由起步经盛到衰的过程,同时也证实了这一理论是旅游目的地随时间演化的一个很好的解释模型,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描述性工具。为了验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国外学者还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例如,库珀和Tackson对英国马恩岛的研究,Gezt对美国尼亚加拉瀑布的研究,Debbage对巴哈马天堂岛的研究,Bendeetto和Bojanic对美国赛普里斯花园的研究,斯坦斯菲尔德对美国大西洋城的研究,MeyerArendt对美国格兰德岛的研究等,都基本上证明了周期理论的基础命题假设,即旅游目的地有一个由起步经盛而衰的过程。但他们在理论的有效性、理论阶段划分、影响生命周期的因素这些问题上尚存在争议。
1)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演化理论有效性的质疑
为了验证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的有效性,西方学者研究颇多。多数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要经历由盛到衰的过程,但具体的阶段的划分与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不完全一致。Gray R.Hovinen通过案例研究指出兰卡斯特市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认为它优越的区位和多样性的旅游资源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从长远来看游客量不会减少很多。Debbage对巴哈马天堂岛的研究,支持了巴特勒的模型。Svend Lundtorp和Stephen Wanhill运用长期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定量方法证实并支持了巴特勒的“S”形曲线。研究表明,一般产品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型,常见的有三种,即“成长—衰落—成熟”型“主循环—再循环”型和“扇贝”型(见图1-3)。Choy通过对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关岛等十三个岛屿生命周期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岛屿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曲线,十三个岛屿符合生命周期模型中一种类型,或兼有两种类型的特点,但没有一种类型占主导地位。
图1-3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三种模型
资料来源:Svend Lundtorp,Stephen Wanhill.The Resort Lifecycle Theory-Generating Processes and Esti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www.daowen.com)
2)对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质疑
国外学者认为多数旅游目的地要经历由盛到衰的过程,但具体到各阶段划分却与巴特勒生命周期理论的划分不完全一致,很少有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完全符合巴特勒模型所描述的那种标准的“S”形曲线,而是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异常,尤其是在停滞、衰落阶段表现出不同。
Strapp分析了加拿大的Sauble Beach,发现该旅游目的地在停滞阶段后不是走向复苏或衰落,而是进入了稳定期。Gezt回顾了尼亚加拉瀑布的旅游发展,指出其发展过程与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有不同之处。Priestlev和Mundet在对生命周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后滞长期”。Sheela Agarwal建议在停滞阶段和后滞阶段之间增加重新定位阶段。
3)对于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演化因素的质疑
国外学者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演化的因素,大体包括需求因素、效应因素、环境因素等。巴特勒和Debbage都认为旅游目的地衰落往往与旅游接待量超过一定的容量限制或者过度商业化相关;斯坦斯菲尔德通过对大西洋城盛衰变迁的研究,指出它的客源市场部分由精英向大众旅游者的转换伴随着它的衰落,同时也与美国城市的整体衰退有关;Meyer-Arendt在对格兰德岛的研究中,把旅游目的地的周期演进与自然环境作用(侵蚀与风暴的破坏)、休憩开发的密度联系了起来;库珀和Tackson在对马恩岛的研究中指出,它的明显衰落归因于英国海滨胜地总体受欢迎程度的下降,以及它自身不能保持竞争力;Debbage在对天堂岛的实例研究中,研究了旅游业自身的竞争性结构对旅游目的地周期的影响;Gezt通过对尼亚加拉瀑布的研究,指出了有意识的规划和管理决策对旅游目的地演进的重要性——它们将促进旅游目的地不断走向复兴;Benedetto和Bojani设计了一个阶梯对数函数对赛普里斯花园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模拟。
总之,现有的国外文献表明,周期理论可以作为一个解释工具,但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实证分析还存在缺陷。
2.国内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
在我国,张文(1990)最早讨论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问题,但没有提及巴特勒的生命周期理论。保继刚等则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思想,并将理论用于广东丹霞山的开发。谢彦君就如何从需求、效应和环境三个因素入手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加以控制和调整进行了论述(见图1-4)。覃江华认为有必要将生产者行为单独提出来,并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一大因素,这样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因素就变成了四大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效应因素和环境因素。生命周期理论在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学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4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与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关系
资料来源:谢彦君.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与调解[J].旅游学刊,1995(2).
1)周期理论称谓
很多学者针对到底是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进行了讨论。许春晓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三者概念的界定,认为具有生命周期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旅游目的地。阎友兵通过对国外提及的相关学术名词进行分析,驳斥了许春晓的观点,认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这种称谓才是正宗。张惠等认为不同学科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清是造成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争论的主要原因。
2)周期理论有效性和预测功能的质疑
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存在致命的逻辑漏洞,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在实践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用它来指导实践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保继刚认为希望一种理论既能解释复杂的旅游目的地演化规律,又能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量做出准确的预测是不现实的。邹统钎认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存在明显的区别,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不能作为一个完美的预测工具,原因包括:难以确认转换点,生命周期各阶段时间跨度差别很大,地理范围不同则生命周期差别很大。
3)国内研究对周期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理论结合应用,以增强周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李蕾蕾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命周期模式;张惠等从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旅游地演化模型;徐红罡建立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一般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戴光全在应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时,结合了市场营销学的TPC(产品整体概念)理论;李建军等采用“P-E”(保护与开发)状况分析方法,阐述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体系;吴江、黄震方运用Logistic曲线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进行模拟;付洪利、汪明林用反馈闭环系统理论对资源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反馈过程及相互关系进行探讨。
就在有些学者提出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质疑时,李舟、余书炜等则针对杨森林的质疑提出了反驳,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综论,并指出理论中的旅游目的地由起步走向兴盛再走向衰落的基础命题是正确的。余书炜还认为各个旅游目的地经历的阶段并不一定与巴特勒提出的“S”形曲线相一致,并提出了一个双周期曲线,如图1-5所示。
图1-5 旅游产品生命双周期曲线
资料来源:余书炜.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理论综论——兼与杨森林商榷[J].旅游学刊,1997(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有其科学性与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的,对旅游经营行为具有的指导价值,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和研究的。
国内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具体旅游目的地研究中运用较少,由于专家有着不同阶段划分与认识,且争论较大,实际应用起来复杂多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