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的伦理学说:孝与友

孔子的伦理学说:孝与友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的伦理思想非常发达,孔子在这方面的言说也很多。基本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一是“孝”的学说,一是“友”的学说。三年之丧,其实是二十七个月,这段时间内,儒家要求孝子斩衰(儒家凶服五服之一,也是最重的一服。因此,只有心存敬意来对待父母,才能称为“孝”。这两句话表达的意蕴,与孔子对宰我的回答是一致的。这一次,孔子对于“孝”的解说非常巧妙。

孔子的伦理学说:孝与友

伦理,指的是人与人相处,或者人与社会相处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儒家的伦理思想非常发达,孔子在这方面的言说也很多。基本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一是“孝”的学说,一是“友”的学说。

孝是指儿女对于父母的顺服,另外还有一个名词“悌”,指的是弟弟对兄长的顺服。与其他的儒家道德信条相似,孝悌的实现是无条件的,其外在则体现为某些礼法制度。《论语·阳货》称: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大意是,宰我对孔子批评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的礼制,认为时间太长,会导致礼乐荒废,守孝一年就足够了。孔子问他:三年丧期未足,你便服盛服、食美味,能觉得心安么?宰我回答说能。孔子说:觉得心安你就去作吧,但君子只会食不知味、乐不能娱、居不能安。宰我离开之后,孔子感慨道:宰我真是不仁啊,儿女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正因此,三年之丧会成为天下的通例。宰我难道不顾念那段父母养育之情么?)

三年之丧,即子为父守孝三年,这是儒家丧礼中最基本的一条礼制。三年之丧,其实是二十七个月,这段时间内,儒家要求孝子斩衰(儒家凶服五服之一,也是最重的一服。其余四服为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所谓最重,其外在表现就是,它的材质最简陋、缝制也最粗糙)、苴杖(指拄竹杖)、居倚庐(居丧者所居住的房屋)、食粥、寝苫枕块(以草为席,以土块为枕)。除此之外,还要执行众多复杂的礼节和仪式,翻开《仪礼》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我们就会看到那些礼仪,它们繁复琐碎、巨细无遗得足以让人眩晕,而这还只是整个丧礼的一部分。直到第二十五月大祥之祭完成,服丧之人始可除衰服,而要彻底结束丧礼,则得等到二十七月禫祭之后了。可以想见,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面执行如此繁重的礼仪,这必然会打乱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而对从政者而言,被打乱的就是他们的官宦生涯。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官员的父母去世,他们都是必须去职服丧的。这在现代人看来自然是不可思议之事,即使在古代也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历史上也有数次由官方下令,停止或缩减这样漫长的服丧之期。因此,宰我怀疑三年之丧,也是情有可原的。

对于宰我的怀疑,孔子比较气愤。不过,他也没有把三年之丧当做律法强加于人,从他对宰我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来,丧礼的合理性依旧是建筑在人的情感之上: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养育成人,在父母故去之后,儿女通过三年甚至更长的丧礼来表达哀伤之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这么做,才是令人不安的。宰我竟然声称能够对丧礼期间追求口腹之欲、衣饰之美的情况泰然处之,那只以“不仁”来评价他。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年之丧作为一种礼法,只是“孝”的思想的外在表现。如同“仁”、“义”一样,孝根源于人的道德本心,根植于人的自然情感。儒家的道德学说正是依靠这种先天的善的因子才得以成立,无论是“仁”、“义”、“礼”、“智”,或者是“孝”、“悌”,都是如此。这大概也能够说明,为何“孝悌”会被视为儒家仁义思想的根本:人与其父母、与其兄弟姐妹的关系,在他的社会关系中是最为基础的,在这种关系中培植出的情感,以及由此情感为基础建构的礼制,对于整个儒家道德伦理,特别是对于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纲常来说,自然也会有奠基性的作用。《论语》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

孝的表现,除了“三年之丧”,《论语》中还有许多论说,如《论语·为政》称: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告诉他“无违”为孝。后面孔子向他的学生樊迟解释,“无违”并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不违逆礼法:父母在世的时候,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法埋葬、祭祀他们。这是强调“孝”之中包含着“礼”的意蕴。

《为政》又称: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两句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前一句中,孔子指出,有人认为能够养活父母便可以称为孝顺,但他们同时还养活着家里的牲畜,可见这个标准也太可怜了。因此,只有心存敬意来对待父母,才能称为“孝”。后一句中,“色难”之“色”,指的是儿女的容色、态度,能帮父母做事,为父母提供饮食,这很简单,以尊敬、愉悦的态度来面对父母,就不易做到了。容色体现的是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只有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敬爱,才是真正的“孝”。这两句话表达的意蕴,与孔子对宰我的回答是一致的。

《论语·为政》称:忧”,意思是说,除了疾病,父母对于儿女就没有什么别的可担心的了[12]。上面几则引文对“孝”的解释,都是指出儿女应该做什么,这一句其实是讲儿女不应当做什么:只要他们平时不作恶事或者危险之事,父母对他们就放心了,只有疾病,不可预料,非人力所及,所以还要担忧一下。这句话讲述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每一个做儿女的都能体会于心。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一次,孔子对于“孝”的解说非常巧妙。“父母唯其疾之

“孝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孔子关于孝的论说也为后人持为圭臬。不过,并不是孔子所有的话都叫人心悦诚服的。如《论语·学而》称: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了,要考察儿子的行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父亲在世,儿子需要遵循父亲的旨意,没有独立行事的权力。“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在《论语·里仁》中还出现过一次,它在后世经常成为争诟之端,特别是在政治变革之际,往往被保守一方的势力拿来作神主牌。以现在的观念看,这句话并不那么令人信服,不过,我们知道,孔子的言论往往会因为发言时的情境而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这一次,孔子如此发言的原因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春秋时期剧烈变化的社会状况可能正是孔子坚持这种保守观点的大背景。

友即朋友,狭义地讲,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所说,“同志为友”,志同道合者可称为“友”;广义地讲,是指同事、同学等社会中的一般交往对象。友道与孝道不同,毕竟对于父母、兄长、包括君主,人们都负有特殊责任,朋友之交,即便密切,也总不如孝道那样具有严格的意味。《论语·子路》称: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向孔子询问如何才能称得上“士”,孔子告诉他,对待朋友有“切切、偲偲”之态,对待兄弟有“怡怡”之貌,就可以成为“士”。汉代学者马融解释称:“切切、偲偲,相切责之貌;怡怡,和顺之貌。”朋友之间可以相互批评以增益修养、促进学问,而兄弟之间的交往更多地要体现出亲情来。可见,友道与孝悌之道,还是有区别的。

《论语》中谈到的“友”,很多都是狭义的,指的是能在君子治学修身的过程中有所助益的朋友。如《论语·学而》称: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亦称: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说不要交往那些比不上自己的朋友。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怪异,古代学者关于这一句的争论也有很多。宋代苏东坡便说,“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结果就是大家都交不到朋友。不过,不纠缠于字面意思的话,这句话的内涵还是很清楚的:与朋友交往,要能够从他那里获得教益。这也是《论语》论“友”的主要观点。《论语·颜渊》称: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www.daowen.com)

《论语·卫灵公》称: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季氏》称: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其中最后这一段引文很鲜明地论述了朋友对于自我修养的影响:假如朋友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就能获得益处;假如朋友善于阿谀奉承,当面恭维背后诽谤,或者夸夸其谈[13],就要造成损害了。

以上讲的都是朋友对于自己的帮助,而君子对于朋友也是负有责任的。《论语》中说的比较多的是“信”,《论语·学而》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又称: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假如朋友犯了错误,就要告诉他。《论语·颜渊》称: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对朋友要以忠言相劝,以善道引导他,假如他不听从,就要适可而止,免得自取其辱。从这一句也不难看出,友道和孝道之间,还是有一些等差的。假如父母犯了错误,孔子的建议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先是进行劝谏,不听从的话,也要保持恭敬态度,不可心生怨愤。

尽管如此,友道仍是孔子伦理学说中重要的内容。我们提到过,孔子的伦理思想是以血亲关系中内在情感为基础的,孝、悌就是典型的例子。友道则不同,虽然我们可以说,“友”是从“悌”衍生出来的[14],但“友”道所规定的关系,毕竟与父母、兄长有根本的不同。与友道相似的是师道。师即教师,用后世韩愈的话讲,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知道,孔子是好学的人,在他求学的过程中,曾经向很多人请教过不同方面的问题。同时,孔子又是伟大的教育家,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关于“师”,《论语》讲述的不多,主要是强调“后生小子”们要虚心向学,善于向别人请教。如著名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如何做老师,《论语》也未多作论述。但是,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的行动就足以作为表率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地、君、亲、师”被认为是应该予以崇拜的对象,“师”之所以能够跻身其间,孔子无疑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评述。这里只需要强调,师道与师生关系,是孔子以及儒家伦理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师”与“友”等构成了儒家中人在家庭、宗族之外另一重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关系也是儒家学说非常关注的。只要我们想一下孔子与其弟子在学问、修身等方面的授受往来以及孔门弟子交互交流、切磋所学的经历,就能够了解这一社会关系对于儒者立身、成德的重要性。

【注释】

[1]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解说这句话的时候,认为其中并无诈伪的意思。(见《朱子语类》卷二十)这可能是因为另两部儒家经典《诗经》和《左传》当中,“巧言”、“令色”两词都曾出现过,而且意思都很正面。假如认为《论语》中的“巧言令色”有诈伪之意,就会与《诗经》和《左传》相矛盾。我们今天对这一句的理解,不必拘泥于此。

[2]当然,我们不能说《论语》当中所有关于君子品质的描写都被可以视作为“仁”。《论语·宪问》称:“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似乎君子在某些时刻也会作出不仁的举动,按照古人的解释,这是因为君子在修为上尚有不完备之处的缘故(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不过,总的说来,那些在君子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也都可以归入是“仁”的范畴之内。

[3]即使是这两次赞扬也是有条件和有局限性的,具体见下文。

[4]“恶其声”的“声”不是指声音,而是“声名”的意思。

[5]“夏”与“夷”的区分,依据的不是种族或者血缘,而是文明程度。原来的先进国家可能堕落成为蛮夷,而蛮夷一旦文明进步,也可以归入华夏

[6]对于“三归”的解释比较多。有人认为它指的是管仲曾娶三国之女为妻,有人认为它指的是三处家庭,有人将它解释为管仲的封地(采邑),也有学者将它解释为市租。

[7]在《论语》中,“人”和“百姓”在并举的时候,其含义是有区别的。“人”指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成员,而“百姓”就是指普通的平民。

[8]这是三家诗对《大雅·泂酌》的解释,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9]管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比孔子还要早些,但《管子》是一部战国时代的著作,伪托为管子所作。另外,《管子》这部书的思想内容比较繁杂,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它归入道家,但它里面也包含有很多法家、儒家的学说。

[10]关于“初税亩”,除了杜预的说法,还有其他的解释,如清代学者孔广森称:“去公田而九家同井,每亩税取其什之一,进贡法也。或以为十二而税,非也。”也就是说,井田制下公田与私田的区别被取消了,按照实际的亩数什一而税。这种解释更多地关注于当时的土地制度的变化。

[11]这是杜预的解释。除此之外,也有别的解释,如汉代学者贾逵称:“田,一井也。周制:十六井赋戎马一匹,牛三头。一井之田而出十六井之赋也。”贾逵的意思是,“用田赋”是要求一井之地提供原来由一丘(十六井)提供的军赋。

[12]“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其实有两种,关键在于“其”指的是父母,还是儿女。若是指父母,这一句的意思便要变成“儿女只对父母的身体健康有担忧”。这样也解释得通,但不如取“儿女”之义那样更通顺一些。

[13]朱熹《论语集注》称:“‘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宜。‘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本文的翻译即从此而来。

[14]在孔子之前的古代文献中,“友”的含义和“悌”差不多,如《论语·为政》中,孔子引《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就是一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