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周游列国,追求得君行道

孔子周游列国,追求得君行道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大致如下:鲁定公十三年,孔子离开鲁国,来到卫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离开卫国,经过匡地,晋佛肸邀请他去晋国。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初见卫灵公,出仕卫国。鲁哀公元年,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阵之事,孔子辞去在卫国的任职。鲁哀公三年,孔子离开卫国,经过曹国、宋国。不久之后,楚昭王去世,孔子也便返回了卫国。[5]总之,这十四年间,孔子周游列国,始终也未能获得一个得君行道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追求得君行道

孔子离开鲁国的目的,是要寻找一个机会一展才能,实践其政治理念。孔子对自己的政治才能非常有自信,他曾经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大意是:如果能让我来主持国事,一年即可让政教推行,三年则可以有所成就。)同时,孔子的用世之心也很迫切,他曾经以匏瓜比喻自己:匏瓜作为食物,不能系而不食;士人身负经济之才,也不能不寻找机会予以施展(《论语·阳货》)。孟子描述孔子,三个月没有君主,便惶惶然不知所措,后人以此来嘲笑孔子大有奴仆之态,实际上它形容的正是孔子欲求得君行道的急切心情。这种求仕并不是谋求一己的功名利禄,而是要实践他所信仰的道义(《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孔子离开鲁国所要寻找的,也正是一个施行道义的机会。只可惜,这个机会他没能获得过。儒家的政治思想有它的尴尬之处:在儒家的观念里,君主处在人伦等级的最高端,只要他非大奸巨恶之徒,人臣都要辅佐他,并借助君主的权威来推行其政治主张;但是,一旦君主对其主张绝不信服,儒家的信徒们就几乎要束手无策了。可以说,儒生在政治上很难摆脱对君权的依附,而孔子自身的经历也恰好能够说明这一点。在鲁国他丧失了统治者对他的支持,他便希望从别的地方能够再获得这种支持。但在春秋时期,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孔子离开鲁国的十四年,也必然是一个四处碰壁、苦难艰辛的历程。

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大致如下: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离开鲁国,来到卫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离开卫国,经过匡地,晋佛肸邀请他去晋国。孔子打算接受邀请,但最终未能成行。后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初见卫灵公,出仕卫国。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阵之事,孔子辞去在卫国的任职。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离开卫国,经过曹国、宋国。在宋国,他受到司马桓的追杀。后来又来到陈国,并出仕。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吴国伐陈,孔子离开陈国,在陈、蔡之间绝粮,几乎陷入绝境。后至蔡,又自蔡入楚,至楚地叶邑,见叶公。后又辗转返回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4]

从鲁定公十三年到鲁哀公六年,这十四年间,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往来于卫、陈、曹、宋、郑、楚等诸侯国,其间遭逢许多波折坎坷,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第一次在卫国,卫灵公听信谗言,派甲士去威胁孔子,孔子只好离开;在匡地,孔子被一群愤怒的当地居民包围,这些人把他误认作阳虎,围困他整整五天;在宋国,宋司马桓魋试图谋杀孔子;在蒲地,孔子又被蒲人包围,经学生死力拼斗,才得以逃脱;在陈蔡之间,又因为兵乱被困,一度曾经断粮......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孔子表现出了一贯的豁达态度,甚至在围困之中仍旧与学生讲诵、弦歌不绝。在孔子看来,他身负着传承文德道义的使命,这一使命由上天赋予,怎么会被匡人或者桓魋的骚扰所破坏呢?(《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可以看出,孔子的坦然态度正根源于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而孔子的行为和话语在当时鼓舞了他的学生,在后世也为那些同样面对苦厄艰辛的儒家信徒们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不过,出入诸国、屡遭危难,其实正说明孔子想要寻找的那个机会,始终也未能到来。有几位政治人物曾经对孔子的治国理念感兴趣。孔子曾多次出入卫国,在卫国盘桓多年,卫灵公也对孔子礼敬有加。但灵公最终还是让孔子失望,《史记》记载,卫灵公出巡,同他的夫人和一个宦官同乘第一辆车,招摇过市,却把孔子安排到后面的车上。这种失礼的行为就如同鲁国未能致膰于大夫一样使孔子感到羞辱,使他一度离开卫国。除此之外,卫灵公还深陷于同太子蒯聩的矛盾当中,最终太子出走晋国,而晋国此时正是卫国的敌国。在这种情况下,卫灵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论语》记载,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军旅行阵的方法,孔子回答他:“礼乐方面的事情我知道一些,军队的事情我一无所知。”(《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显然,卫灵公的想法与孔子的政治理念南辕北辙,孔子甚至抨击这位君主“无道”(《论语·宪问》:“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晋国的佛肸曾召唤过孔子,佛肸是晋国大夫范氏的家臣,此时正在发动叛乱抵抗晋国的权臣赵简子。孔子听从了学生的意见,并没有前往。后来,孔子想去拜访赵简子,但是途中听到晋国两位大臣被赵简子诛杀的消息,也终于没能成行。实际上,赵氏正是晋国国内势力日广的宗族之一,就在数十年后,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各自建立邦国,这也被视作是春秋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况且当年阳虎出逃晋国,被赵氏所收留,孔子就已经对赵简子有过严词批评。这一次孔子与赵简子即使能够见面,想必也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史记》还记载,孔子曾应楚昭王的礼聘动身前往楚国。楚昭王很钦佩孔子,想封予他书社之地七百里。但就像之前在齐国的情况一样,这个想法没能实现。楚国的令尹子西进谏楚王,称周文王当年在镐京只有百里土地,后来得以君临天下,孔子的弟子们人才济济,要是也能获得封地,说不定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成就,那可绝非楚国之福。“况且,”子西说,“周朝最初赐予楚的爵号只有子、男,封地不过五十里,后来僭称王号,疆域扩大到数千里。孔子一旦获得权力,推行上古君王的治国方法,恢复周公、召公功业,那楚国还能维持现在的局面么?”(《史记·孔子世家》:“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子西的话自然有一些夸张,但他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却未尝没有道理。不久之后,楚昭王去世,孔子也便返回了卫国。[5]

总之,这十四年间,孔子周游列国,始终也未能获得一个得君行道的机会。他求仕的心情是如此的急切,有时候的举动甚至让他的学生都有所怀疑。譬如著名的“子见南子”的故事:孔子去拜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用意当然是希望南子能够帮助他获取卫灵公的信赖。但是这位南子是一个品行有污的妇人,孔子因此受到了学生子路的质问,不得不指天为誓来自我辩白。(《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有时候他也不免感觉灰心,抱怨没有人了解他,(《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甚至半开玩笑地声称要离开中原诸侯国,或者乘舟浮海,或者去九夷僻远之地。(《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当然,这些都是一时间的说辞,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搁置他的理想和使命感,变成避远山林隐士。不过,有趣的是,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孔子不断地在市井畎亩之间碰到一些隐士式的人物,孔子与他们的交往、对话在今天看来饶有意味。这些隐者往往对孔子持讥讽的态度,如郑国有人称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实际上是指孔子始终没有找到能够任用他的君主,孔子也觉得这个比喻很有意思,自嘲式地承认了。(《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6])另一次,子路与孔子走散,遇到一位老人,以杖荷蓧,在田间劳作,子路向他打听“夫子”(老师,指孔子)所在,老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大意是:你这个人不事劳作,四肢不健壮,五谷分辨不清。谁知道你的老师是谁?)言辞很不恭敬。孔子却认为这老人是“隐者”,让子路再次去拜访。他们还曾试图说服孔子,如楚国的接舆,佯狂从孔子的车前经过,歌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大意为:凤鸟啊凤鸟,为何如此的落寞?过去的已不能挽回,未来的就不要依旧沉迷。罢了罢了,今天那些执政的人都危险了!)接舆将孔子比喻为凤凰,告诫他从事政治的危险,希望孔子不要执著。《论语》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它记载了孔子对于这些隐士的态度,《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www.daowen.com)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和桀溺,两位耕作中的隐士,都知晓孔子与其弟子的大名,一位对孔子态度冷淡,另一位却想劝说子路加入他们的行列。桀溺的理由不可谓不坚实:与其像孔子一般,辗转反侧于那些或昏聩、或残暴、或自私的君侯显贵之间,去追求那些根本实现不了的目标,何不如干脆避居山林,与世无争呢?相信这样的话至少有一部分会打动孔子,于是他怅然而叹,但终归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那个无道的世界里面,继续率领自己的弟子们去传布他们的理想。也许子路的一句话最能说明孔子的想法:”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明知不可为却仍要勉力为之,这其中正有一种悲凉却崇高的精神存在。

就这样,孔子远离父母之邦,在诸侯国间盘桓了十四年,政治上依旧几乎一事无成。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在季康子和学生冉有的促成下,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这一年他已六十八岁。季康子是季桓子的嗣子,据《史记》记载,季桓子对于孔子去国之事一直心怀悔愧,在临终之前叮嘱自己的接班人一定要召回孔子。而孔子的学生冉有正在季康子属下为官,并且因为军事才能而颇为季康子所受倚重,他也劝说季康子召回孔子。据《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季康子是以相当的礼遇来迎接孔子的,对于孔子而言,这也是一种晚来的荣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