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与《春秋》:揭示权臣之手下的杀戮

孔子与《春秋》:揭示权臣之手下的杀戮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春秋”这一名称,也正来自于孔子曾经加以整理的鲁国史书《春秋》。在孔子的祖国鲁国,早在孔子出生之前,也已经有两位国君鲁隐公、鲁闵公死于权臣之手,因立储之争而导致的杀戮则更多。其余的诸侯国,如齐、晋、宋等,类似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孔子与《春秋》:揭示权臣之手下的杀戮

“知其人,论其世”,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先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生平。这一洞见,出自儒家的另一位圣贤、也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之口。假如我们不能对孔子生活的时代有所认知,便会缺乏理解孔子思想的基础。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孔子所在的那个古代世界进行一番考察。根据司马迁史记》和其他古代典籍的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实际上,“春秋”这一名称,也正来自于孔子曾经加以整理的鲁国史书《春秋》。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它的最大特征,便是周王权的衰落和诸侯国的争霸。中国的上古史渺远而空蒙,掺杂了传说、神话以及史实。据史书记载,在经历了尧、舜、禹三位圣德的帝王统治之后,两个统一王朝,即夏朝和商朝,相继而起。公元前11世纪左右,商代最后一个君王商纣王荒淫无道,丧失民心,被周武王姬发所统率的诸侯联军推翻,商代就此终结,由周王朝取而代之。周朝建立不久,便在另一位贤臣周公的主持下,于东方广立诸侯国,一方面用以赏赐有功的同姓或异姓功臣,一方面借此镇压商代的残余力量。周代的基本政治结构,即周王权统治下的封建制,也由此得以建立。这一制度下,周天子享有天下共主的地位,他将土地赏赐给他的亲族、姻戚或者臣属,而各诸侯国则服从周室的统治,对其负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义务。与此相似,诸侯国也可以将其领土分封给他的臣子,即大夫阶层,以建立臣属关系。同理相推,大夫又有家臣,他们往往属于士阶层,可以接受大夫的封予,受大夫统辖。士阶层以上,可称为周朝的贵族阶层,同时也是当日的统治阶级,他们既负有治理邦国的职责,同时又受到一系列行为规范的辖制。这些规范即为周礼。“礼”是中国文化当中最富内蕴的名词之一,简而言之,它是对人之社会地位以及与此地方相关联的权利、职责、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巨细不遗,甚至繁复琐碎。但礼制的本质却一以贯之,即要维系各阶层之间尊卑等级的有效恒久。可以说,封建制度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外在表现,而礼制才是其根本的精神。封建制度在周王朝有效地实行了数百年,但是在孔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无论是外在的封建制度,还是内在礼法精神,都因剧烈的社会变革而被极大地动摇了。那是一个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时代。

在进入春秋之际,周王室内忧外患,形势危殆。王国的周围有大量的蛮族势力,它们被语含贬义地称为蛮、夷,或者狄、戎。这些蛮族势力时时窥探着王国内部,频繁地兴起刀兵。连年的对外战争使得周朝国力日渐衰竭,而周代统治者自身的腐化堕落,更加剧了局势的恶化。周王朝的国都原本是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但是在公元前八世纪的一次犬戎的攻击中,镐京被攻破,当时的君主周幽王被杀,周王室的国库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在此情况下,继任的周平王已无法继续在镐京维持政权,只好于公元前770年,将国都东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春秋时期。

周王室的外患,足以加重它内部的危机。王权势力的衰落,自然要削弱其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周王室东迁雒邑,依靠的是秦、晋、郑、卫等诸侯国的协助,周王维持其在雒邑的统治,又要仰仗晋、郑、虞、虢、申、吕等诸侯国的拱卫。日久天长,周王室由天下之共主,变成仰人鼻息的卑弱政权,也是势所必然。在公元前707年爆发的一场战争中,郑国军队打败了周王与虢、蔡、卫、陈等国组成的联军,郑国的将领甚至射伤了周恒王的左肩。史书称这一场战争为“繻葛之战”,它彻底昭告了周王权的衰没。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军事实力消长的问题,它还预示了周代礼乐制度崩坏。旧有的君君臣臣、尊尊卑卑的等级观念不再被尊重和持守。从此,大国侵犯小国、诸侯欺辱王室、大夫弑杀诸侯,家臣凌驾大夫的事情,在春秋时代变得屡见不鲜。譬如,郑国在取得对周王室军事胜利之后便发生了变乱,郑卿蔡仲在宋国的要挟下,驱逐了郑昭公,另立新主郑厉公。不久之后,蔡仲又在一次内乱中驱逐了厉公,重新迎回郑昭公。而昭公也未能长久地保持权力,很快他便因为旧日的怨仇被另一位卿大夫高渠弥射杀。郑国经历了这一番动乱,国力也大为衰败。在孔子的祖国鲁国,早在孔子出生之前,也已经有两位国君鲁隐公、鲁闵公死于权臣之手,因立储之争而导致的杀戮则更多。其余的诸侯国,如齐、晋、宋等,类似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总结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相走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由此可见当日社会动荡的程度。这种动乱,正与周代礼制的衰落相表里。孔子在形容这一时代时称:(www.daowen.com)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

在孔子看来,政治清明、国家安定之时,政治权力是由天子来掌握,只有在乱世当中,邦国的权力才会被诸侯、大夫、甚至更等而下之的家臣把持,而由他们来操控国政是很危险的。显然,孔子所在的正是“天下无道”之时,而如何来扭转这一“天下无道”、政令出自私门的局面,也成了孔子一生念兹在兹的重要问题。这是孔子思想形成的现实根基,同时也是我们了解这位圣贤的适当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