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的来源来看,能源可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来自太阳、地球内部、天体引力等。它们都是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未经加工或转换的能源。
第一类是来自太阳的能源。太阳除了直接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光和热以外,还催生了地球上许多其他形式的能源。可以说,目前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这部分贮存在植物体内的能量为人类和动物界的生存提供了能源;又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燃料,它们是由埋在地下的古代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转化而成的,其实它们是另一种通过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如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的形成也离不开太阳辐射的影响。从数量上看,地球可接受的太阳能非常巨大——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五百多万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年累计就有相当于170万亿吨煤的热量。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只有千分之一左右被植物吸收,并被转变成可储存的化学能,其余绝大部分能量都被转换成热,散发到宇宙空间。
太阳能
第二类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球是一个大热库,从地面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各类温泉、火山爆发所释放的能量就是从地下喷出地面的地热。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目前人类的钻井技术仅可达到地下10千米的深度,仅按此深度估计,地热能资源总量就相当于世界年能源消费量的四百多万倍。(www.daowen.com)
第三类是来自原子核反应的能源。原子核反应主要有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在发生以上这些反应时某些物质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目前,在世界各地运行的四百四十多座核电站多是使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热量,使用氘、氚、锂等轻核聚变时放出能量的核电站正在研究之中。根据地质勘测,世界上已探明的铀储量约为490万吨,钍储量约为275万吨,这些裂变燃料足够人类使用到迎接聚变能的到来。能够发生聚变的燃料主要是氘和锂。氘存在于海水中,按地球上海水总量约为138亿亿立方米来计算,世界上氘的储量约40万亿吨;锂在地球上的储量虽比氘少得多,也有约两千多亿吨。由此推算,氘、氘聚所能释放的能量将比全世界现有能源总量放出的能量大千万倍,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水平计算,可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
第四类是来自地球—月球—太阳相互引力的能源。地球、月亮、太阳之间有规律的运动造成相对位置周期性变化,它们之间产生的引力使海水涨落而形成潮汐能。与前三类能源相比,潮汐能的数量很小,全世界的潮汐能折合成标准煤约为每年30亿吨。况且,人类实际可利用的只是浅海区的潮汐能,那部分能量每年约相当于6000万吨标准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