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德育心理
本章主要问题:
(1)什么是品德?品德的心理结构如何?
(2)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经历哪些发展阶段?
(4)中学生的情感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5)中学生道德意志控制能力的水平和特点如何?
(6)中学生的言行一致性如何?
(7)集体组织、公益劳动、榜样以及自我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如何?
(8)怎样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品德?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道德与品德
(一)道德
“道德”是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在我国,很久以前就已经使用“道德”这两个字了。“道”是指一种原则,而“德”和“得”意义相近,即指实行原则便能有所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是依靠社会舆论、各种形式的教育、传统、习惯,特别是人们内心信念的支持而起作用的。
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它又成为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凡是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就被认为是高尚的、正义的,有道德的,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赞扬和褒奖,自己也会感到心安理得;凡是不符合道德规范,那就会被看成是卑劣的、非正义的、不道德的,而受到社会舆论的否定、批评和指责,自己也会感到内疚不安。所谓正与邪,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直与诡诈,诚实与虚伪,就是进行道德评价时经常使用的基本概念。法律和道德不同,法律是借助国家的强制力量来迫使社会成员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人们违反道德准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倘若触犯了法律,那就要依法受到惩处和制裁。
道德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一种分辨善和恶的尺度,它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总是有阶级性的,而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阶级的道德。资产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义,而无产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是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前者是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而后者是为促进社会历史进步和共产主义事业胜利服务的,因此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崇高的道德。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德还应当具有当今时代的特征,应当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反映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如改革的志向、献身精神、创造性、时效观念、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已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对现代化建设者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了。
(二)品德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而采取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动时经常反复地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所以,它也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勤奋学习、严守纪律、谦虚诚实、乐于助人、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这些都属于品德的范畴。
品德与道德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第二,品德的形成不是由遗传获得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条件中,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个人品德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但是它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知、情、意、行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五种基本心理成分,简称“知”、“情”、“信”、“意”、“行”。也有人把信念包含在道德认识之中,概括为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识是对于道德原则、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当客观的道德要求为个体所深刻认识,就会变为主观上的道德需要,这类需要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就是道德情感。当一定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相结合,相共鸣,便会构成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道德动机,即道德信念,也就是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确信并愿意以之为行动指南的认识。研究表明,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是推动个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意志通常是伴随着道德行为而发生的,它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坚决地执行由道德动机引起的道德行为决定,并为此排除内外障碍,坚持始终的心理过程。
道德品质的这五种基本心理成分,各自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互相替代,又难以截然分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组成了品德的心理结构这样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道德认识是前提,它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重要的内在的条件和力量,是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有人把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和道德意志的持续作用生动地比为“催化剂”和“凝固剂”。道德信念相对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来说,具有综合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和关键因素,居于核心的主导地位。道德行为经常被视为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被作为衡量人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因为任何一种品德都要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被确认。不仅如此,道德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各种心理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二)两种不同的观点
对于品德心理结构中各个基本心理成分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存在着唯智派的动机论和行为派的习惯论之间的分歧和争论。
唯智派认为,道德认识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动机水平的提高。许多不道德的行为都源于道德上的愚昧无知,而正确的道德认识将导致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唯智派主张重视进行伦理谈话和系统讲授道德知识。行为派认为,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们所有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和各种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道德认识未必能导致道德行为,只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指望出现良好的品德。因此行为派主张重视行为方式的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其实,唯智派和行为派的观点都有其合理的部分,只是由于各执一端、不及其余,过分强调、夸大了品德心理结构中某一个心理成分的作用,而忽视、甚至抹煞了其他心理成分的作用而失之偏颇。把这样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去,势必造成消极、有害的影响。我们应当既重视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又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并把这两者及它们之间的稳固的联系作为检验道德教育得失成败的一个主要标准。
总之,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信”、“意”、“行”等基本心理成分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作为整体同外部道德环境发生密切联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能动作用。教育者应当运用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论,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重点,不断解决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以及它们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面的矛盾,保证品德心理结构内部诸成分全面、协调和谐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则不必拘泥,非执守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这样一种固定的顺序不可。品德教育可以有多种开端,因时因人而异。可以先动之以情,也可以先晓之以理;可以先导之以行,也可以先炼之以意;还可以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但是,必须明确指出,只有当这些基本的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完善的发展,特别是真正达到了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之时,才能认定某种道德品质业已形成。
三、品德形成的多阶段、多水平、多因素
综上所述,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
(一)品德形成系统的阶段性
儿童道德发展有没有阶段?有两种看法。国外有人认为没有固定的发展阶段,儿童品德形成和表现主要靠情境,如哈桑(H.Hantshorne)和梅伊(M.A.May)等人。有人认为有阶段,如皮亚杰、柯尔伯格、埃里克森等。从道德发展和人的智力发展、参加社会活动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年龄阶段的特点。
在主张道德发展有年龄阶段的研究者中,意见不尽相同,阶段的划分也各异。例如,在本书第三章“心理的发展”中,我们介绍的L.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说和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假说,在国外都很有影响。苏联的心理学家佐西莫夫斯基1973年也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三个阶段六时期的学说。
(二)品德形成系统中品德内容的多水平性
人的品德是在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家庭、学校教育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各种品德内容具有社会性,它们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水平,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品德的社会价值也不同。例如,诚实和正直,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遵守纪律和牺牲精神,水平显然是不同的。而且品德受人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制约,某种品德只有到一定年龄阶段才有可能形成,同样一种品德在不同年龄的学生中也有不同的内容和水平。据此,有人将各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道德品质列成表格。当然,这只是根据经验和观察而设想的,对道德品质的划分上,可能不够完善、欠妥当,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和修正。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道德品质具有多水平性。
品德的各种水平
据陈会昌:《德育心理研究的系统方法初探》,载《教育研究》1981年6期。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内外因素
儿童品德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内部需要及其与环境之间协调的相互作用是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影响品德发展的内外因素是复杂的、多维度的。下面是影响品德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示意图(引文同前):
西方有人认为,内部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外部因素中,家庭因素最重要,父母是儿童品德发展的“肇始者”,苏联也有人认为学前期的家庭教育很重要。美国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见第七章“现代学习理论”)则认为社会因素、榜样作用在品德影响中占重要地位。
四、研究品德心理的意义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品德教育成为新时期培养目标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抱负和信念,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建立同志式的人与人的关系。正如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所指出的:“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这正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我国青少年占全人口的将近四分之一,能否把这“跨世纪的一代人造就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风貌的一代新人,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水准,而且还将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党和国家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兴衰,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这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广大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同时也是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品德对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然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因此在这方面特别需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这是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一条共同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努力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要造就“四有”、“两热爱”、“两精神”的新一代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确定新时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但同时还必须照顾到青少年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阶段性、可能性和规律性。道德品质教育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学校教育的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而且有赖于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者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总体效应。同时,它不仅有赖于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同时也有赖于学生本身内部的各种心理条件。教育心理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阐明某些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并着重考察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如何转化为学生品德的过程。道德品质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是一个相当困难的研究课题,需要教育心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这项研究。只有充分揭示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性,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益,加速培养建设四化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道德是非、好坏、善恶的准则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发展形成过程,是对道德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形成一定的道德观的复杂过程。
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明确了行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并能排除一切障碍、坚持到底。古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就是这个道理。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概念、道德观念的掌握水平、道德评价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发展与确立。
如何研究、揭示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特点呢?国外常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让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回答,了解他们的道德认识发展水平。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界也采用类似方法和调查研究法、自然实验法、个案追踪法等研究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道德是非观念和道德判断水平
研究表明,学生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下,随着自身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加深、思维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一般是由“他律”到“自律”,即从仿效、沿用别人的评价标准到具有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有以下三个过程和特点。
1.由“效果”到“动机”
皮亚杰和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均发现,7岁左右的儿童,大多从客观效果上看问题,即从客观的责任上去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这种看法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大约在9岁左右,开始从主观的动机上(皮亚杰叫主观责任)评价个人的道德行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到了中学阶段,一般学生都能注意考察人的行为动机,分析行为的外部原因,并逐步能作出比较适当的评价。
下图曲线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十八个地区,用皮亚杰的“损坏杯子”的故事判断所做的实验结果。两难故事内容是:(1)一个小朋友的妈妈让他吃早饭,这个小朋友匆匆忙忙跑进厨房,房门背后有一张小凳子,凳子上放了十五个杯子(或碗),他一推门,凳子翻了,杯子全碎了;(2)另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玩,他的父母出去时告诉他不许自己拿饼干吃,可他不听,还是要偷吃饼干。饼干放在橱顶,他够不到,就拿来一张凳子,站在凳子上拿,把饼干盒旁边的一只杯子打碎了。主试问:哪个小朋友更加不好。
图13-1 对动机意向和财物损坏判断的分布
我国的研究结果同皮亚杰得出的发展规律[1]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之处,两种判断的转折点不一样,皮亚杰研究出的转折点是9~10岁,而我国儿童的转折点还不到7岁。
2.由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
儿童和少年对他人的道德行为评价往往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能深入本质。儿童容易把偶然的过失看作是一贯的品质,容易受个人情绪、好恶或成人见解的影响。到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以上,开始能较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并带有自己主观的见解。
“诚实”是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掌握的道德概念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那么,中小学生对这一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执行的情况如何呢?我们曾用两则以“诚实”为内容的两难问题,让430名中小学生(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小学二、四、五年级,初中二和高中二年级各一个班)进行道德判断。
故事A的内容为:
“在某次高考中,市重点中学毕业班的尖子李明同学不巧生病,虽然勉强坚持参加高考,但考得很不理想。不久,高考录取最低分数线公布了,是300分,李明估计自己的成绩达不到标准(自己计算只有282分),但他接到高考成绩单一看,总分竟达382分,原来是计分员算错了100分。怎么办?李明想,如果自己在高考期间不生病,考上400分也是有把握的,按自己的学习程度,完全能胜任大学的学习,而且,这件事也不能怪自己,将错就错算了。就这样,李明进了重点大学。李明这样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在上述假设情况下,被试者对他人的道德行为所判断的回答有七种水平,前四种为正确的;后三种是错误的。
第一级水平的同学能够正确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他们既认为李明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诚实的表现,同时又指出高考中存在的弊病;第二级水平的同学认为李明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国家需要思想品德好而又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第三级水平的同学指出李明的做法是不诚实的行为;第四级水平的同学仅指出李明的行为是不对的。
第五级水平的同学用片面的观点分析这一问题,他们认为李明的行为情有可原,因为考不上大学所受的压力很大;第六级水平的同学认为,李明的行为是对的,因为他能胜任大学的学习任务;第七级水平的同学认为李明的行为是合乎情理的,或者仅仅认为是对的。
下面是这七种判断水平的统计(表13-1)。
表13-1 不同年级学生对问题的各种道德判断水平之比较(%)
据万云英、张伟远:《中小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载《小学德育》1986年第1期。
从上表中正确判断的四种水平来看,前两种水平的人数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第三种水平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到高中二年级稍有下降;第四种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也随之提高。错误判断的比例在各年级总人数都很低,在15%以下。这也说明我国中小学校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指出,中小学生的道德是非观念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的正确舆论影响下发展形成起来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和校集体,尤其是集体舆论是中小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集体舆论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做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是“强化”的信号,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它是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一般说来,有三种不同水平的班集体舆论:有压倒一切的正确舆论(如先进班级);正确舆论占上风;没有正确舆论(例如某些纪律很差、或乱班)。
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1975—1978年追踪研究的一个班级在良好班集体的影响下,学生是非观念正确性的发展变化。[2]
表13-2 追踪班是非观念正确性的变化
(二)中学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高级形态,它是在道德概念、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只掌握一些道德概念,只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当一个人把掌握的道德概念、形成的道德观念转化成个人行为的指南与原则,坚信它的正确性,并能身体力行,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看到别人执行这些道德要求时,都会引起种种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只有这时才表明道德信念的确立。
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和确立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而且具有阶段性。小学生实际上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只有到了中学阶段,才逐步形成较明确的道德信念。
有人曾以道德认识的稳定性和道德观念的作用程度为指标(参考资料同上),分析学生的道德是非观念形成和发展的水平:第一级是领会道德要求和掌握知识,接受有关的教育;第二级是产生行为经验,信赖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否正确也未必)、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第三级是形成信念或理想,使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则或准则(这“原则”与“准则”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信念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带有情绪情感色彩,按信念去行动产生肯定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具有“习惯性”,常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去行动。
道德理想是道德信念的进一步发展,是对未来的道德追求的稳定的想象。关于中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在第四章已经作了介绍,这儿不再赘述。
表13-3 追踪班道德信念的发展水平(%)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则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紧密联系的一种高级情感。如前所述,道德情感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四有”、“两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而高尚、纯正的共产主义情操正是这一代新人必须具备的。革命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强烈的事业感、崇高的义务感、真诚的同志友谊感、无私的正义感、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等等,都是这种高尚道德感的具体表现。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批判、克服、清除各种不健康的低级庸俗、狭隘浮躁的情感,自觉抵制腐朽没落阶级的情感的侵袭、腐蚀。
道德情感是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促进剂。苏联心理学家雅科布松说:“道德原则和要求应当变为受教育者的行为动机,但这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即道德原则和要求触及学生情绪范围的时候,才是可能的。”
有人研究认为,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和道德情感的社会性的发展。
(一)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以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感和道德认识的关系为指标,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准则的意识往往是不明显的。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因为看到别人吵架而激愤起来,甚至不由自主地卷了进去。第二种是某种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例如,当我们听到老山英雄的报告所引起的爱国主义情感。看电影时,有些学生也会被某些反面角色激起某种不良的道德感。第三种是富有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它是由道德情感和道德理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大的概括性。爱父母、爱集体、爱祖国⋯⋯等等都是这种高级情操的表现。
中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形式是十分复杂的,每一种形式又有程度和水平等级的不同,其发展存在着年龄特征。不少观察研究表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易受情境的影响,情绪容易冲动,不大会自觉意识到激情的严重后果,不易控制自己的感情;到初中三年级以后,直觉的情绪体验逐渐减少,伦理道德的情感日益增长。在良好的班集体中,这种情感增长更快。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以社会道德情感的程度不同为指标,中学生的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发展趋势有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利己的情趣,例如,有些学生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对集体无感情,与同学不团结,遇事斤斤计较,别人碰他一点东西,都会激动得面红耳赤;第二级是重感情讲义气,在班级里和同学们能和气相处,但常常三人一团、四人一堆,小团体之间很亲密,对集体却不够关心,没有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级,能自觉热爱班集体,表现出集体荣誉感、义务感和责任感。
前述追踪实验班学生的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是比较良好的,见下表。
表13-4 追踪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
据林崇德:《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载《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1980年第1期。
上表说明:(1)中学生的道德感的社会性水平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初中三年级之后逐渐趋向成熟;(2)中学生道德感的社会性水平有个别差异;(3)良好的班集体是发展社会情感的重要条件,在“乱班”里,学生道德情感的水平比较低。
(三)道德情感的培养
1.以理育情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说理教育,讲清道德规范及其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产生按照道德规范行动的强烈欲望。教育者联系实际进行道德评价时,应该以鲜明的态度,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词句对是非进行褒贬,使学生在理解接受道德要求的同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对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感到由衷的愉快、满足、自豪、向往,对不道德的行为深恶痛绝、羞愧愤怒。
2.以情育情
教育者的直接感染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不仅应该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学生,以满腔热忱和真挚情感来感染学生,而且还要发挥集体的情感力量,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的情绪共鸣。为此,教师应该是一个乐观、开朗、感情丰富的人,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愁的脸色,抑郁的面容,甚至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在学生面前,情感的流露一般都应该具有教育的目的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或调节自己的情感。
3.以境育情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道德情感。因此,应当有意识地创设和提供有利于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情境。有一位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听一位革命老妈妈的录音报告时,为了有一个比较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特意把活动安排在晚上,教室里挂起鲜红的团旗,会场布置的庄严肃穆,放录音前又领唱国际歌,并请教导主任先回忆讲述了二十年前上大学时听这位革命老妈妈报告的情景与心情。教育情景激发了同学们的道德情感,以致许多同学在听录音报告时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4.以行育情
要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感情,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才能做到。要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只有通过为别人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看到自己行为的效果时才能获得成功。要克服学生胆怯的情绪,只有在锻炼和考验勇敢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护人、关心人、同情人的高尚情感,即使家中没有老人,也要从邻居街坊中物色一位老人,让孩子长年坚持为他做些有益的事。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产生多种多样美好情感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巩固学生新的情感和消除某些消极、有害情感的重要方式。
除以上四个方面之外,还有两点要注意。一,学生的道德情感,除了前述的伴随客观真实情境产生以外,还可以依据客观的描述、主观的想象和在脑海中浮现的生动、逼真的形象而产生。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较大优势,容易通过阅读各类文艺作品产生具体形象和情感体验,因此,教育者应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艺作品时,善于使学生通过对作品内容的丰富的想象来激发道德情感体验。二,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时,还要注意消除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情感,利用积极情感来克服消极情感,并使学生学会根据情境表露情感的本领,提高情感的控制力。
三、道德行为的形成
任何一种品德最终都要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表明,来确认。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只有道德行为才体现出品德的实际社会价值。列宁说:“人的个性的真正本质表现在他的行为和行动之中。”
我们认为,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应该包括道德动机的激发,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等四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分别作一些简要的分析说明。
(一)道德动机的激发
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原因或动力。由于道德动机的不同,行为会具有不同的道德意义。要给学生的行为以正确的道德评价,就应当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在同样的活动中,在同样的行为中,由于动机的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个性品质。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对一些不良倾向正常地、大胆地开展批评。如果出于坚持原则性的动机批评同学,就可能形成诸如有原则性、坚强、坦诚的品质;如果出于庇护自己而诿过于人的动机,那只会促使他形成投机取巧的坏品质;倘若批评是为了发泄私愤,进行个人报复,那只会形成狭隘、虚伪和报复性;如果是从迎合领导、老师的愿望或从自我表现的虚荣心出发,那就可能逐渐形成随风使舵,唯命是从的不良品质。学生积累积极的道德行为经验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只有当行为是出于高尚的动机才会做到这一点。这是教育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动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或不尽一致。要从一个学生的言行及效果来了解判断他的真实动机并不是很容易的。但是行动的真实动机和效果之间总有经常的、本质的联系,所以只要留心观察,仔细分析,逐渐去掉表面的、偶然性的东西,就有可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动机。又由于青少年性格、情感上的特点,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一般地说都比较趋向于“外露”,这就为教育者了解分析掌握他们的真实动机提供了有利条件。
行为来源于动机,动机则产生于需要。这里就提出了教育者研究人的需要,尤其是青少年特有的需要结构及其矛盾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着力于观点、情感的激励,不断调整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高级的精神需要得以不断扩大。在方法上则主要依靠表扬、鼓励、竞赛,因人而异,不拘一格。通过理论观点的武装,借助情感上的推动,依靠正确的集体舆论的支持,激发动机的力量。
(二)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在品德结构中,由各种道德动机组成的动机体系处于中心的地位,道德品质主要是稳固的动机与相应的稳固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统一体。不培养相应的道德行为方式,其道德动机便无从实现,也不能形成某种品质。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强调指出,一方面要用一定的方法形成动机和需要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另一方面要形成各年龄儿童都可以接受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也就是形成能使这些需要和动机在既有利于儿童,也有利于社会的情况下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方法。后者是相当重要的,因为需要和动机还不是行动,为了使他们见诸行动,就必需掌握相应的行为方法。
道德行为方式的指导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讲解或通过图片、幻灯等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学生守则、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学校或班级常规要求的具体内容,并且组织相应的行为练习。实践证明,即使对初中学生,依然需要加强这种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了实现一种良好的道德愿望,应该选择怎样的行动方式。如有的教师在学期结束前让同学们讨论“为了表示对学校工勤人员的感谢和尊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最后在十几个方案中选了三个,并且付诸行动。这三个方案是:为他们洗工作服;全班同学顶岗工作半天;在校门口最醒目的地方抄出同学们创作的诗“献给工勤人员的歌”。有的教师组织学生总结道德行为方式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学生知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也是常用的指导方法之一。当然,这些指导和训练,其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几条具体的行动规则,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事例、概括出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合理方式的一般依据,也就是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智力水平,使他们逐渐地形成独立地,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动机,也掌握了一定的行为方式,还是不够的,只有同时还具有坚强的道德意志,才能将正确的行为持之以恒、贯彻到底。道德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排除各种阻难,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它推动行为的主体,按照道德规范要求,经历内心冲突,以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人们借此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克服内外困难,执行由道德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
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决心、信心、恒心等三个基本阶段。决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其中包括经历不同动机的斗争和确定目的,分析情况,选择方法,做出决断。信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同样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最后确认目的的正确性与可及性。恒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仅仅有决心、有信心、而缺乏恒心还不够,只有有了恒心,才会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这三个阶段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一般说来,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强,反之亦然。
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意志控制力的程度和言行一致性的水平两个方面。
(1)中学生道德意志控制能力的发展
能否自觉地遵守纪律,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提高学习质量至关重要,而是否具有意志控制力又是学生遵守纪律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若以学生行动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为指标,中学生道德意志的控制能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不能自控,纪律松弛;第二种,经提醒能暂时控制,纪律表现不稳定;第三种,能自觉遵守纪律,善于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在上述追踪班里,通过几年的培养、教育,中学生组织纪律的表现达到上述三种类型水平的人数如下表:
表13-5 追踪班自觉纪律的表现(%)
(来源同上表。)
研究表明,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的自觉纪律性普遍较高,他们的意志自控能力也较强;与此相反,在一个未形成集体的班级里,或是一个“乱班”里,违反纪律行为十分普遍,明知故犯现象十分严重,遵守纪律的道德意志水平很差。因此,教师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这样才能搞好课堂纪律,有利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
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群体影响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原因:
1.不理解纪律的要求和重要性;
2.对教师有对立情绪,对班级丧失信心;
3.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不能满足或不适合同学的要求和水平;
4.由于特殊爱好没能得到满足,或者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挥;
5.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或尚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应深入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中学生言行一致性的发展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有一定道德的知、情、意、行。只有当四者紧密统一,个体的某些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得到发展。这里,言和行的统一,又是道德意志行为发展和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核心。
关于中学生言行一致性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曾作过研究。研究表明,中学生言行一致性表现为四类水平:第一类,言行一致,只有个别脱节现象,约占四分之一;第二类,言与行水平都很低,约占十分之一;第三类,极少数有较高的道德认识,但没有相应的道德行为;第四类,道德认识不高,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道德行为,约占三分之二。
我国中学生言行脱节现象也颇严重,原因很复杂。我们在进行上述有关测查中小学生“诚实”概念和判断能力实验的同时,另设计了一个诱导被试者实践行为的情境,观察其行为是否诚实,与前面的言论是否一致。结果发现,目前在中小学学生中尚存在着知行脱节的严重现象[3]见下表。
表13-6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一致性的人数比较(%)
注:这是重点中、小学和普通中、小学各一个班共430名学生的情况统计。
我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极复杂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从理论上来讲,由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到情感的陶冶,以及向意志、行为习惯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不断地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不相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这期间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锻炼。
2.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知行脱节,主要是由于受教育工作的片面性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与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在实际思想和行动中)的现象不无关系。例如,有的教师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口头认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时时流露出深情厚爱,而对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动辄严加斥责,在入学考试中,主要根据学科成绩决定录取,因为分数是具体的,品德评语是抽象的,甚至成为“保驾”性的陪衬物。
我们对教育条件好和不好的两类中,小学做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关键在于教育。下面是该实验研究中对两类学校学生言行一致性的比较统计(表13-7)。
表13-7 两类中学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一致性比较(人数%)
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
从表13-7可以看出,良好的班集体和有效的教育措施,特别是教师本身的言行一致,是促进学生道德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保证和重要条件。
(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仅仅靠动机教育与行为方式指导是不够的。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教育者应该使学生在意志努力下,通过经常不断地练习,长期实践道德行为,最终形成牢固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自动的力量,它使道德行为不再停留在一时的自觉上面,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道德行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道德行为习惯受阻会引起不愉快、不舒服的消极体验。因此可以认为,道德行为习惯,是使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只有达到了习惯的程度,才能认为道德行为方式已成为学生的动机、需要、态度的物化手段和表现形式,巩固下来并转变为稳定的形成物。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能保证这些巩固了的行为倾向和业已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在新的道德情境中发生迁移,主动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也正是在这些意义上马卡连柯向我们提出了关于组织“行为体操”,练习正确行为的必要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百分之六十以上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个体品德发展到初中三年级或高中一年级便趋于稳定。由于品德成熟前后的可塑性是不一样的,教育者应抓住初中阶段这一品德培养十分有利的时机。
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道德情境,杜绝不良行为重复发生的机会;提供良好的榜样供学生模仿,教育学生学会抵制仿效不良行为;让学生在明确意义、要求的前提下自觉地加以坚持,获得成败的各种体验等。为了形成习惯,练习是必要的,但要明确,这里所讲的练习,是道德行为举止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情况中,在实质上相似的情境中的有组织的、有目的指向性的重复,只有这样才能指望形成一种稳定而灵活的、非刻板的行为反应。单纯地依赖练习和重复不能形成新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在与道德动机的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为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有力因素。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的目的。
第三节 几种品德教育的心理功能
研究和实践证明,以下几种品德教育对中学生有积极作用。
一、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教育
少年期的学生是社会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积极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渴望独立,希望在周围人们之中得到自我肯定,要求别人承认自己的权利和潜能,希望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表现出“我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因此,在这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学生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对他们的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学生班集体和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1.良好的集体(班和学校)和有益的集体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提高道德行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亲身体验到集体力量比个人力量大,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懈怠会影响到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利益,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尊重集体和服从集体的意向,逐步形成集体主义的观念;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学会履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2.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的集体舆论比教师的个人教育作用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诱导、促进、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它常常是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的直接表现。集体以议论、褒贬、奖惩等形式肯定或否定这些关系,引起集体成员情绪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考虑,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动。健康的舆论体现了集体的意志,它促进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锻炼革命意志、形成革命的义务感、责任感、同志友谊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爱祖国、爱护公共财物等道德情感。健康的集体舆论也是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可以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集体舆论的指责而产生羞愧和内疚,努力去改正和克服。
3.在集体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将日益得到提高和发展。班集体和校集体,犹如一个小社会,广阔的社会背景,广泛的人与人的关系和复杂多样的活动与道德情境,要学生去认识、思考和评价。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增长道德知识,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使自己的道德评价能力明显提高。
(二)公益劳动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源泉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参加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劳动,有利于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个性。
中学生的实践领域不应该一直限于学校围墙之内,要逐步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正如列宁说的:“学校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之内,而与沸腾的社会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苏联心理学家Д.И.费里德斯坦提出,社会公益活动是少年期的主导活动。[4]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满足他们扩大交往的需要,认识到社会劳动的意义,体验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等等。有位教师说得好:“离开了生气勃勃的社会生活实践奢谈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和思想品格修养,只不过是缘木求鱼;学校的品德教育如果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画地为牢,那就等于截断了源头的活水,自寻枯竭。”今日的中学生,是明日参加社会劳动的预备军。
1.社会公益活动和义务性的生产劳动,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和品德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
学生在活动和劳动中,能逐步认识活动和劳动的社会意义,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树立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学习工人、农民和各阶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建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克服好逸恶劳、轻视劳动人民的错误观点,并且也能在活动和劳动中逐渐形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结友爱等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勤勉、节俭、认真负责的品质,培养劳动习惯。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前途教育和职业指导提供有利时机。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很强调对少年学生进行前途远景教育。他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育机关,如果不能建立前途观念,就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纪律。”在劳动教育中,要使学生热爱生活,引起对明日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
向往未来,希望将来对社会作出贡献的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学校教师的引导和教育。
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将来如何参加社会劳动的教育,而较多地是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将来升大学,着眼点放在抓升学率上。高中阶段则把有经验的教师放在毕业班,重点指导怎样考进高校。社会的舆论也是考进大学的最有希望(出人头地),进不了大学的,或是考不取重点高中而进了中等技校的低人一等。什么未来的职业指导,当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心理准备的教育,都被放在次要的地位。其结果,常使进入大学、中专、技校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有的甚至因缺乏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而长期处于苦恼之中。有人最近曾就这一问题对60名在校大学生(三、四年级)、88名商业学校学生(一、二年级)、59名技校学生(一、二年级)作了调查,例如,问:你在选报志愿时,对所学的专业了解吗?答案如下表:
表13-8 大学生、中专和中技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人数%)
上表说明,在被调查的207名学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志愿时,对所选专业情况很少了解(如后三项),专业满意率不到20%。
再问他们:“你希望今后的工作与目前所学的专业一致吗?”回答如下表:
表13-9 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愿望的一致性(人数%)
他们一、二年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但目前只有51.5%的学生希望今后的工作与专业对口。说明中学阶段加强劳动教育和进行未来就业或升学的职业指导之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和家长对这一问题均应引起重视。
二、爱国主义教育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的民族、祖国的美好山河、光荣的历史、祖国的语言文化、民族传统的无限热爱;一方面表现为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所以,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一)爱国主义的心理结构和形成过程
爱国主义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对祖国的正确认识和由此产生的爱国思想;热爱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美好山河和光荣历史的情感;报效祖国的志向和行动。
爱国思想的形成,首先要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祖国可爱的感性观念,例如,通过各种活动,亲身感受到祖国的美、祖国的可爱、祖国的伟大、祖国对儿童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护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上升为爱国的理性认识。最后,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情感升华、相结合,形成爱国的信念和产生报效祖国的行动。
爱国的情感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核心。爱国情感的形成过程一般是:在对祖国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朴素的爱国情感;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效忠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形成为祖国献身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我国当代许多爱国志士、先烈,为国献身的壮举,都是在以上爱国思想和爱国情感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教育
1.爱亲人、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最初基础
儿童认识祖国是从认识父母、亲人、家乡开始的。早期培养起爱亲人、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长大后才会产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所领导的学校,每学年欢迎新生,在进校门的墙上都挂上“要爱你的妈妈”的大标语。
2.热爱集体的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一环
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进一步处理好个人和国家关系的良好基础。通过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形成,它的不断扩大、深化,可以上升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高度。一个不爱集体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热爱祖国的。
3.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文化科学、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对祖国的全貌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从而产生深厚的感情。从自然到社会,从经济到文化,从过去到现在,用文字、形象化的手段(电视、电影、电化教育等)等进行教育。学生对祖国了解越多、越深刻,热爱的情感会越深。
4.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树立爱国报国之志
爱国之志表现在具有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雄心和信念上,并能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远大的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目前,中学生、大学生中,不少人缺乏这种高尚的思想感情。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在这方面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关心国家大事,把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三、榜样教育
人的行为内容和理智方向完全取决于社会因素。而在诸社会因素中,榜样的作用占了很大的比重。榜样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抽象的道德标准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人们以代表本时代、本社会和本阶级特征的人物典型作为样板。可以使学生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和受到深刻的触动。
儿童学习榜样有着自己的规律,如先模仿邻近的,再模仿远距离的;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再模仿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先模仿当代的,再模仿历史的;先是游戏式的模仿,再是生活实践的模仿;先是无意识的模仿,再是有意识的模仿;先是把模仿看成是目的,然后才把模仿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榜样教育始终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人们常说,榜样是无声的命令,榜样可以为青少年学生示范引路。这是因为先进人物的榜样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启动、控制、激励、调整和矫正的作用。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丰富、受暗示性强等是青少年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对他们适宜于进行榜样教育。
要使榜样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首先有赖于榜样本身是否具有先进性、生动性、权威性,能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敬仰、爱慕、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乐于仿效。其次,也有赖于对榜样的实事求是的、生动有力的宣传。
教育者的个人榜样在学生个性形成中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应当永远记住,他是学生的榜样、模范,有几十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他,而他正在以自己的行为培养着学生,学生的行为有时简直就在反映着他的优点或缺点。所以有人说,“教师是这样一种人,正确的行为是他的专业。”
榜样教育的最终效果,有赖于学生对榜样的态度。倘若学生存在着对榜样的误解与曲解的心理障碍,表现出“抗药性”,或者缺乏向榜样学习的动机,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榜样教育就难以取得成效。即使学生有了学习榜样的自觉性,也还需要教育者给予一系列具体指导,学生才能将思想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当前实际教育工作中,榜样教育的现状和效果时常不尽人意。为了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榜样的选择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
为此,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层次、知识结构、心理发展水平、精神需求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选择的榜样如果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或者采取赶浪头、一锅煮的方法,满足于一般化的宣传、号召,就会使榜样教育活动陷入形式主义,变为少数人的空忙。
(二)榜样的宣传应该求真、求活
榜样不是天生的,人没有完人。榜样应该是先进而又平凡的。正因为先进才值得学,正因为平凡,才能够学。榜样人物连同他们的思想行为本来就是合情又合理、可敬又可信的。关键是要完整地宣传和介绍,同时力戒宣传方式上的重复、刻板、平调或夸张。
(三)要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群
根据榜样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的榜样不应该只是一两个单独、孤立的先进人物,而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群体结构。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会到先进榜样普遍存在,并非高不可攀,就在自己的周围,是可以学到、做到的。教育者心中首先要有这样一个榜样群,才能审时度势,运用自如地开展榜样教育的活动。
(四)既要宣传间接榜样,也要树立直接榜样
间接榜样通常是通过文字、影视、广播等媒介传递的。直接榜样则是指身边的,可见的,直观的。为了提高榜样教育的可接受性,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周围的生活中,从他们熟悉的人们中选取典型,树立榜样。在这样的榜样面前,学生可能减少心理障碍。
(五)指导学生从文艺作品中学习先进榜样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正面人物的典型往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通过生动形象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激起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引起学习的意向,促进学生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
艺术形象的鲜明性和典型性往往比一般的理论教育更富于艺术感染力,因此,它们常常比一般教育的作用更大更迅速。然而,由于少年期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尚不强,而某些文艺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形象又常常显得更生动突出、新奇、有独特性(特别是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因而许多学生常由于好奇而盲目模仿,有的则出于好动、喜欢逗乐而故意仿效,有的因分不清是非而羡慕反面人物的生活等等。
为了发挥文艺作品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影响,必须对学生课外接触的文艺作品加强指导,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善于模仿正面人物的能力。例如,根据少年、青年的心理特点,对学生阅读、观看文艺作品加以选择;在阅读、观看活动的前后进行指导性谈话、组织报告会、开座谈会、出黑板报专栏等,启发他们发现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以激起崇敬或羡慕的心情,引导他们揭露批判反面人物的丑恶灵魂以激起憎恨厌恶的感情。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革命故事会、文艺表演会、优秀作品朗诵会,使学生通过扮演正面角色而体验正面人物的思想感情、吸取榜样的力量。如果发现学生中流传了坏书、坏故事,或有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则应立即制止,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引导学生自觉批判,增强免疫力。
四、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一个人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品质,便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但是,对于这种自觉能动性的意义,我们以往的认识是很不够的。鲁宾斯坦在《心理学发展的原则和道路》中这样写道:“任何有效的教育工作都是以受教育者的自身精神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条件的。在形成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的成就如何,取决于这一内部活动,取决于教育者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和指导这一内部活动,这是最主要的。A”.班杜拉的实验研究也表明,人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量,自我效能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学生本身为了要发展和形成一定的个性品质而进行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我控制的活动是成功的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条件。即使对学龄初期的儿童,也应该精心培育他们自我教育精神的萌芽。不能再将学生仅仅看作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应当把学生作为对等的人格,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品德完善的自觉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自我教育,他写道:“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赞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认为自我教育不仅仅起着加强教育的作用,而且起着补充教育的作用。两者的相互协调,将成为学生品德生动活泼发展的根本标志。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教育的意义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地具有独立的、平行的性质。甚至可以说,在高年级,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许多教育任务实际上都无法完成。
我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也带来了德育要求的复杂化。时代要求人们具有不断更新与自我完善的精神与意识,同样也要求青少年善于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校正,善于独立地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与修养,如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样,要养成终身进行道德修养的习惯。教,乃是为了不教。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学生思想品德塑造中的最高境界,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人把它称之为“人参与自身发展的最高形式”。
自我教育能力是几种能力的完备组合,概括地说,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等能力。首先,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起点和必要条件。其次,培养自我激励能力,使自我教育获得巨大的内在动力。再次,是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为达到预定目的而自觉控制、调节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以上三种能力,既有各自的功能,又有相互的联系。培养这三种能力的过程,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内部道德环境的过程,应当使学生逐步掌握自我鼓舞、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批评、自我誓约、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自我监督等手段,学会发挥内部道德环境的作用。教育者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运用讲解典型事例,鼓励写日记,指导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借助集体舆论等各种途径给予合理的帮助和指导。这方面的指导远比教育者的直接教育更加复杂,它要求教育者具有更高的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艺术,付出巨大的创造性的劳动。
五、社会信息的影响
当今急剧变化和发展着的社会,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每天都在把许许多多的事物、现象、知识、消息投进中学生的头脑,而且几乎全然不经过学校教育这个“中介”。社会信息其数量之大,内容之广,传播之快,都是空前的。各式各样的社会信息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点、品德、信念等的形成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使学校德育过程与广阔的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差不多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过去已经形成的一系列传统的封闭型的教育观念,以往那种一味追求环境“净化”的努力,已渐渐不适应新的情况。学校的品德教育任务明显地复杂化了,如何调节社会信息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任务。也就是说,学校不能再关门进行教育,而应充分吸收和利用大量的积极的社会信息干预和抑制各种消极的社会信息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着力培养学生自觉地筛选、接受、运用有益的社会信息的能力。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筛选、调节社会信息,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手段。它按照教育目的将各种社会信息进行筛选、储存、加工、组编,把零乱无序的信息整理加工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深入浅出的、系统化的教育信息,并适时输出,以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激起他们丰富的情感,引起学习的意向。因为积极的社会信息,往往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生动形象,而又有说服力的活生生的道德教育素材,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的教师把有关的社会信息,浓缩、组编为一个题为“人生的价值”的演讲报告,连续讲演百余场,深受欢迎。
筛选调节社会信息,也包括必要时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消极的社会信息,主动引进课堂,进行剖析,或者鼓励学生把在校外接触社会信息时产生的疑难杂症带到学校里来“会诊”。当学生积极地思考,留心地倾听,热心地投入争论时,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改变信息对自己影响的性质,即从消极接受信息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支配信息的主体了。事实表明,只要善于引导,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以道德思维为主的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今天,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明,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伦理生活、价值观念等等,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着,交流着,渗透着,竞争着,从而造成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学校应该通过调节社会信息,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思想观念、道德关系进行观察、比较、鉴别,以培养和发展健康的道德评价能力。正是这种道德评价能力才能经得起复杂的现实生活的考验。
调节社会信息还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因为在复杂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有时会经历更加激励的内心冲突,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对社会信息中恶丑的东西的批判能力,既是一种道德评价能力,也是一种道德意志力,这种道德意志力是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克鲁普斯卡娅曾这样告诫教育工作者,她说,学校不能从周围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旁掠过,学校的责任是要“把儿童从周围生活中得到的一切印象在正确的方向上组织起来。”
第四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一般指的是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过错的学生。这种学生虽然在学生中只占少数,但他们能量大,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给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多的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正确地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研究形成不良品德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因素,掌握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依据与措施,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根据国内外大量调查材料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这正是中学年龄阶段。近年来犯罪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以初中生为多。据某市三百名违法青少年的年龄调查,发现始犯年龄在14岁以下的竟占52.2%。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人民教师,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任务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这关系到一代人的道德风貌,以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严重道德过错是外在的不良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不良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既要分析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他们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同时弄清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矫正,以达到转化的目的。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外在因素
学生品德不良的外在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但概括起来不外是三方面: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不良影响和教育的失误。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当前主要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极端个人主义,错误的甚至反动的政治观点,庸俗、色情的文化艺术对青少年的侵蚀;社会上存在的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形形色色的流氓教唆犯对青少年的毒害也决不能低估;最后,在社会不良影响下,不良品德学生之间相互教唆、影响;“不道德”的“合理感”也是学生不良品德滋生的土壤。
2.家庭教育的不良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家庭结构不良。有的家庭自然结构破坏。据北京调查,70名青少年罪犯中,父母离丧或非自然缺损的约占35.5%。另一调查发现,54.7%的违法犯罪少年缺父或缺母;有的家庭关系结构不佳。家庭内部关系实际是由家属关系凝结起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自然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三层关系。一方关系的损害往往造成其他关系的裂痕。家庭关系的破裂或冷淡,往往会破坏学生与家庭的正常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有的家庭意识形态结构不纯,家庭成员的错误造成学生的变态心理,或者认为人与人关系是冷酷无情的,谁也靠不住,逐渐形成怀疑、冷淡、孤独、反抗、报复等心理,或者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逐渐形成自卑、自残、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等心理。
第二,家庭教育功能不良。有的家庭不重视教育。父母对子女重养轻教,重智育轻德育;有的家庭教育水平很低,他们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对子女娇惯溺爱、纵容放任、简单粗暴或苛刻要求;有的家长本身素质较差,年纪较轻,道德观念、文化修养以及行为习惯都起不到身教言传的作用。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表现在:第一,学校的思想教育尚未摆上正确的位置。不少学校花大力气抓学生的升学率、毕业率而放松了思想教育;第二,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时代性,出现了学校思想教育与学生思想发展不合拍的状况。缺乏针对性,往往大呼隆、一般化的教育多,而个别、生动、细致的教育少,不能吸引学生,效果不佳。缺乏层次性,常常只适合一部分好学生,不适应大多数学生,更不适合较差的一部分学生,或简单粗暴,或姑息迁就;第三,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力,部分教师对教育工作缺乏内部动力,对思想教育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www.daowen.com)
总之,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外在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不良品德的矫正,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内在因素
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下,通过主体一定的心理活动而逐渐形成和表现的。有下列几对主要的内心矛盾:
1.生理与心理的矛盾
青少年的生理上、心理上经历着一系列迅速的变化。
这个时期,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第一,身高体重开始猛增,有大量剩余能量等待释放;第二,性机能日趋成熟,有了性的体验和要求。
学生体力迅速增加,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使他们感到自己浑身都是劲,强烈地渴望在生活实践中表现自己的力量,在各种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干。他们对事物有了广泛的兴趣,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对某种行为的试探性。青少年第一次越轨行为往往是由于这种好奇心的驱使,而在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下,常常会受骗上当,步入歧途。
由于他们生理上性激素的出现和性的刺激而产生性的神秘感和新奇感,有了对性的要求和试探的欲望。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道德理解得很肤浅,法制观念很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差,当受到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中不健康内容的刺激而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时,就可能出现一些劣迹行为。
2.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渴望摆脱儿童时代对别人的依附关系,开始独立地观察社会、进行交往,对事物有了独自的见解。有由以前对周围权威人物崇拜逐渐转化为主观权威的意向。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与成人的相互关系。如果成人还像对待儿童那样认为他们是不懂事的孩子,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愿望,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听话,接受教训、监护,往往会更促使他们对依附关系的反感、厌恶,甚至发生冲突、形成对立,许多孩子和家长、老师关系的僵化、破裂,多数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一旦他们发觉自己不受尊重与信任,享受不到成人的爱和温暖时,就会在同伴中去寻找知音。他们想在同伴中逞能,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如果择友不慎,就会在品德上带来缺陷。另一方面,虽然他们有独立的意向,但毕竟心理发展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受到限制,辩证方法的掌握也很不完善,认识比较片面。对什么是友谊观、幸福观、自由观、英雄观,还不理解;对于荣与辱、美与丑、公和私、诚实与说谎等界线往往分不清。在这种情况之下,渴望独立的愿望和自身独立的能力产生矛盾,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不正当的需要。
3.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的矛盾
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各种内部心理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例如,认识与行为、意志与情感、情感与认识等等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的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青少年的认识与行为之间的脱节是经常存在的。具体表现在:
即使口头能说某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名词,却不理解其正确的含义,当然也就不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在某些情境下,如没有各种监督时,有时他们就经受不起不良情境的诱惑,特别是不能经受不良伙伴的怂恿,甚至在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产生内心冲突时,容易产生错误行动;青少年学生往往带有认识的盲目性和情感的冲动性。常常是怎么想就行动起来,而且做了之后也不知为什么错。
情感与意志的矛盾在青少年身上特别明显。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是丰富而强烈的,常表现出激情和热情,但不稳定,易变化,走极端,不是狂喜,就是暴怒,不是信心不足,就是灰心丧气,变化速度快幅度大。他们的行动往往不能由理智来控制,而多受感情驱使,控制与调节能力薄弱。当受到某些外界不良诱因的鼓励而陷入情感冲动状态时,就容易铤而走险。
这些矛盾因素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而且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把握他们心理的主要矛盾,循循善诱,以预防为主,使他们的品德按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
大量教育实践证明品德不良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可以得到矫正或改善的,关键在于采取符合他们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年龄特征的有效措施,讲究教育艺术。
学生的不良品德和过错行为总有一个发展过程,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家长和教师在发现青少年有品德不良征兆表现时,就应当及时加以教育,防微杜渐,给予特别的注意和关心。研究表明,青少年有如下一些表现时,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警惕与重视:(1)不爱学习,成绩突然下降;(2)喜欢上街游荡;(3)喜欢到饭馆吃喝;(4)交结坏朋友,来往频繁;(5)帮朋友打架;(6)带回家的东西来路不明;(7)参加赌博;(8)与异性有不正常关系;(9)看黄色小说手抄本;(10)备有匕首等凶器;(11)爱穿奇装异服;(12)爱说谎骗人;(13)对信件、电话特别敏感;(14)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心神不安;(15)言行突然粗暴,等等。
一旦学生已经形成了不良品德,则要积极创造转化的有利条件,做艰苦的工作。
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方法很多,这里摘要归纳为下列几种:
(一)消除疑惧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品德不良学生对待教育者一般都具有疑惧心理,他们总觉得教育者是管他们、治他们、与他们作对的。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讽刺、挖苦,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他们怀疑周围的一切,甚至对好话也不轻信,思想“熔点”相当高,似乎有点“铁石心肠”。可是真诚的热爱与关切是一种特异的热能,能把感情的温度提高到“熔点”,将师生的感情熔炼在一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应以虎口夺羊的胆识和铁杵磨针的精神,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期望他们变好,同情他们的处境,不厌弃他们,不增恨他们,使他们相信老师真诚的爱,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谈得上有效的教育。这里特别应强调的是老师必须有高度的耐心和韧性,任何急躁情绪都可能半途而废,要不怕费时间,不怕花力气,不怕问题多,不怕出现反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提高道德认识,讲究谈话艺术
品德不良学生一般都有一套错误认识,这套错误的认识,由于某些条件的强化,日益巩固,以致形成错误的意向,支配着他们不断地犯错误。因此,要教育好品德不良学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因此,讲究谈话的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注意三点。
1.心理接触原则
谈话内容要打动人心,动摇他们的错误观点,促其自省,激发对旧我的否定。因此,(1)谈话前,一定要摸准“病根”,找到他欲求自解而又难以解决的苦闷;(2)谈话语气要严肃、平和,语言要有启发性,少威胁指责,不伤人格,谈话循序渐进有层次,要允许对方讲话,创造讨论的空气,切忌一灌到底。
2.心理相容原则
教育措施要适合品德不良学生认识水平和个性特点所能接纳的程度。过大过强的信息量,会使他们“受不了”,“容不下”,因而激发“自我保护反射”——心理与行为反抗。如果发生反抗心理,再明智的教育,再美好的愿望都是徒劳的。要做到心理相容,必须做到:(1)时机一般要选择品德不良学生心理处于平静、欢乐状态为宜;(2)谈话要掌握对象情绪变化,在“抵火”征兆时退一步,心扉敞开时就进一步;(3)在尊重谈话对象的思路,顺情成理,借题发挥,发间要不损人格,分析要留有余地。只有实现心理相容,教育信息才能输入被教育者的大脑,才能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促使矛盾的转化。
3.心理反馈原则
实践告诉我们,这些品德不良的学生心灵深处同样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能和改变现实处境的强烈愿望。因此机智地向他们输送引起“欢乐情绪”的信息,也可以激发他们心理反馈活动。下列途径最能激发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反馈过程;在各种评比、竞赛活动中适当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帮助他总结自身的体验。总之,对于品德不良学生要多用表扬、赞许方式激发正反馈。批评、处分使用不当,易于诱发消极的惰性回复。
(三)保护自尊性,坚持集体教育原则
自尊心人皆有之。品德不良青少年也有自尊心,甚至达到过敏的程度,有时无意中说的话,也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冲动。自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恰恰是自尊心受到摧残后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们,并努力通过发掘他们身上存在的哪怕是极微小的积极因素,来培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地用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一个良好的集体像一个熔炉,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会感受到一种向上的鼓舞力量,也会感受到一种强大无比的舆论压力。因此,集体的爱,集体的温暖,集体的荣誉,集体对个人的严格要求,个人对集体应负的责任,这一切都是品德不良学生转化的重要条件。
(四)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促进学生品德转化
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变,是旧质的不断更新,新质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一转变过程一般是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几个阶段。醒悟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或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或念头;转变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动上开始有了改邪归正的表现;反复,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有了转变以后,对不良行为的改正不稳固并又重犯道德错误的现象;稳定,是指学生的行为不再出现反复的阶段。
教育者应该机智地根据错综复杂的具体情况,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采取恰当合理的决定,这对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通过实践,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品德不良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错误行为已成了习惯。由错误的习惯转化为正确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破除旧动型建立新联系、新动型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反复的、艰苦的过程。实践证明下述一些措施是有效的:
1.隔离调整法
当学生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够巩固,旧的不良行为习惯仍有潜在力量的情况下,应该让这些学生更换环境。
2.活动矫正法
有意识地把他们安置在良好的环境之中,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生动活泼的、健康有益的活动。例如,通过竞赛、评比可以改变原来不求上进的心理结构,促使他放弃非道德行为而采取正当的道德行为,再又通过正当需要的满足来巩固他们正当的行为。
3.行为强化法
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奖赏称之“正强化”;对错误的行为给予否定、惩罚称之“负强化”。两者都能矫正不良品德,但宜多运用正强化手段,运用这些手段时必须做到:确立目标,小步前进,及时小结,奖惩结合。
4.榜样引导法
榜样对矫正品德不良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榜样享有一定的威信,具有很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特别对那些失去进取心的学生,组织他们学习榜样,可以启发他们自觉地控制自己不符合道德的念头和行为,增强抵制干扰和调节自己行为的意志。
5.行为考验法
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成功的考验会提高改正不良习惯的自信和意志力。如让犯过纪律和有偷摸错误但有悔改之意的学生去担任纪律检查员或财物保管员等。值得注意的是考验应当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要有适当监督,争取成功。此外要允许反复,在反复中坚持教育。
(六)区别对待
由于年龄、性格,所犯错误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矫正的方法也应灵活多样。“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年龄较小的某些不良行为,常常是由于他们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行为规范,或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对他们应采取正面诱导的方法,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并且指导他们应该怎样行动。对年龄较大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评价能力,采取必要的比较严厉的教育方式是可以的,但也应分别不同情况。对初犯而又自尊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警告,不在集体面前公开他们的过错;对重犯而又缺乏自尊心、不接受别人意见的学生,可以采取群众性说理的方式,公开批评他们的错误,并指出其错误的严重性,同时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在多数情况下,要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特殊情况下,可以慎重地使用曲折迂回的方法。无论对哪种学生的教育,都应注意启发自觉,激发他们感情上与教育者的共鸣,使学生自己下决心痛改前非,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需要,使学生能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逐步克服由于不良环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工作的任务,就在于创设条件,增强他们内外正确因素的力量,净化不正确因素,促使学生自觉解决内心的矛盾,引导他们向正确方向转化。
思考和作业题
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
2.试总结一下您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经验和教训。
3.怎样抓好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
本章主要问题:
(1)何谓心理卫生?健康心理的标准是什么?
(2)少年期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3)怎样调节不良的心境?
(4)如何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5)怎样指导学生科学用脑?
(6)怎样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同时关心他们在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一直十分重视心理卫生问题。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内经》,就对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如“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而病起”)、诊断(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治疗(如“一曰治神、二曰养身”)、和预防(如“始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中的作用作了系统的总结。充满了身心相互制约的朴素辩证思想。
近代心理卫生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1909年美国比尔斯(C.W.Beers)、梅易尔(A.Meyer)和詹姆斯(W.James)共同发起组织心理卫生协会,使心理卫生成了一项全国运动。随后,其他各国也相继成立了心理卫生运动组织。1930年在美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关于什么是“心理卫生”,迄今仍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克林认为:“心理卫生在于帮助个人采用明智而有效的方法去解除各种困难,使人能在疾病、衰老、宗教、恋爱、社会地位、经济安全及各种不测事件等挫折情境中得到安全。”
洛逊滋甫认为:“心理卫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科学,其主要点有三,一是可由改良人种入手,使每个人都能具有优良的秉赋;二是充分利用优良的秉赋,使身体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和两性的活动能有良好的适应;三是预防心理的扰乱。”
华劳斯认为,“心理卫生是在心理学、儿童研究、教育学、精神病学、医学及生物科学等学科中,摄取有关个人卫生的知识和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持和促进个人与团体的心理健康,预防并治疗轻微的心理病态以及心理、教育及社会的不适应。”
综合上述各家之言,可以看出,心理卫生一词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指关于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二指表示健康的精神状态;三指心理保健的服务工作。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总的说来,我们认为,心理卫生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其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病态和不良适应行为,以保持和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迄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这是因为,心理正常(健康)与异常(不健康)是相对的,两者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无严格的界限。目前一般倾向是把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就学生而言,他们一般应表现为:
1.能乐于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产生满足和愉快的体验;
2.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在集体中能遵守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克服为集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和动机;能乐于与别人交往,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与人相处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友爱等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嫉妒、怀疑、畏惧等;
3.能正确地评价他人和正确地对待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能作适当的估计,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能努力克服和改正,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正确对待,不怨天尤人、自寻苦恼。在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能为自己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实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4.能有乐观而稳定的情绪。心理健康的学生心胸开阔,情绪稳定乐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即使遇到烦恼和不幸也能正确对待并自行解脱,使自己摆脱长时间的抑郁悲伤情境。
三、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
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心理疾病及适应不良行为进行治疗和处理,另一方面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心理健康的卫护。做好心理卫生工作,其意义不仅在于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也包括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人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从而增进身心健康。在学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有其特殊意义。
(一)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应包含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心理健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健康的心理是优良思想和品德的基础。例如,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之中,反映了个人在社会集体中的行为方式并表现在他对别人以及委托给他的工作态度上。前者实质上是一个意志品质问题,后者实质上是一个道德特征问题。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具体地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换言之,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这也就是说,培养健康的性格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也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条件。如果一个学生感到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就能调动他的智力活动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学生若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他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阻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Л.B.3анкoв)曾强调指出,儿童的“情绪生活”与儿童的独立、探索性思维是活生生有机地联系着的,如果伴随学习和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对发现真理的诧异和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健康的情感将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不良的情绪(受压抑、害怕、恼怒、反感)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阻碍其智力发展。这一方面的实验是很多的,例如,贝额(Beier)和科温(Cowev)通过实验证明,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挫折和压力(由失败、威胁、强制、过分的要求或心神烦乱所引起)等不健康的心理很可能以各种方式损害智力效率。处在压力之下,许多人往往无所用心或思想变得机械呆板,在解决问题的尝试与检验过程中,他们不会改换另一种方式,他们往往限制、歪曲或混淆对问题情景的考察。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象征性再现表象这些过程。再如,心理学家E.哈洛克(E.Hurlock)也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的喜悦、快乐、得意等健康情绪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由于受到训斥或害怕受到训斥而引起的害怕、紧张、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则能阻碍智力的发展。[5]
最后,身心的统一体,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都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心理上的长期和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愁、烦恼、抑郁、愤怒等,又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和病态,如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偏头痛、胃痛等,有时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日益严重。不言而喻,注意心理卫生,增进心理健康,对于心因性疾病的防治,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易为人们忽略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卫生学知识的匮乏,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时,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意一些生理方面的指标,如身高、体重、近视眼、有无疾病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一些习以为常的、并给他们的学习和社会适应带来不良影响的心理健康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西方,由于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安全等各种不测事件使人遭受挫折而引起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失常者却日益增多。以美国为例,据报道,美国有十分之一的人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全国所有医院的病床总数,有一半以上为精神病患者所占用,这表明,单是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即超过其他不同种类疾病的总和。有人曾研究1524个美国小学生,发现其中有12%是严重适应不良者,30%是适应困难者。同类其他报告说,美国全国小学儿童中有10%需要心理卫生专家的治疗。在我国,叶广俊等1981年在北京地区的调查表明,经医生确定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儿童检出率为17.5%,显示早期精神病的患者的检出率为4.2%,合计占21.5%;[6]陈家麟等1984年在江苏、浙江两省对16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学生的检出率为16.55%。[7]我国有两亿中小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引起社会各方面严重注意的问题。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像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那样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荣,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四化建设,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培养一代新人的大事。
第二节 青少年期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少年期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这里所指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除了健康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发育障碍外,更为多见的反应状态,有人称之为儿童行为障碍、儿童行为异常、儿童期精神症状、儿童神经质和神经官能症以及儿童期个别心理问题等。主要包括:MBD,神经机能失调,不良习惯,品行障碍,情绪异常,性格异常等。
(一)轻微脑功能失调
这是发病率较重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由于诊断标准不统一,各国调查的患病率很不一致。如据斯图尔特(Stowart)统计, 6~16岁儿童中,患病率为40%,温德(Wender)调查为10%。国内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中小学生,北京地区调查为8.6%,上海地区为3~14%,我们对江苏、浙江两省1095人的调查为3.69%。男性患病率较重,男女的性比为4∶1~7∶1。主要症状为:
1.行为异常,活动过度,注意分散;
2.情绪障碍,情绪不稳,易冲动,意向控制失调,自我克制能力较差,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过度兴奋、激动,但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则很易激怒,好发脾气,喜怒无常;
3.学习障碍,患儿尽管智力正常,家庭及学校教育方法适当,但由于机能有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自制力差,所以成绩低下。
(二)神经机能失调
神经机能失调主要指言语障碍(口吃),排泄机能障碍(遗尿,不自主排便),进食障碍(拒食,贪食,异嗜,反复呕吐),睡眠障碍(梦忧,梦魇,夜惊,失眠)及神经衰弱等,根据我们上述江浙两省的调查,在中小学生中,此类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0.87%。
(三)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指的是儿童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在精神上受到刺激及身体不适时表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如习惯性抽动,吮吸手指,咬指甲等。根据我国对江浙两省1095人的调查,在中小学生中,此类问题的检出率为6.58%。
(四)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指的是学生的品德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说谎,经常逃学,偷窃,恶作剧癖等,根据我们对江浙两省的调查,此类中小学生的检出率为2.37%。
(五)情绪异常
1.过度焦虑反应 焦虑原指一种内心的紧张,感到似乎要发生不幸的心境。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指的是有些儿童较一般儿童敏感,多虑,丧失自信心,因微小的事情而过分不安,急躁,担心,害怕,甚至吵闹不休,有“杞人忧天”的表现。
2.儿童恐怖症 如果说焦虑是对事实上不存在的危险而担心,恐怖则是对具体的、直接的危险的反应。有一些儿童他们害怕看到分数,害怕教师,一看到教师责备的目光就吓得呆若木鸡,受恐怖心理压抑,不能正常思维,有些学生的大脑半球皮层细胞特别敏感,教师的大声训斥,甚至对别人的训斥,都会抑制他的智力活动,使他麻木。这类患儿在害怕恐惧的同时,还可能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脸色苍白、出汗、瞳孔扩大、毛发竖立等。
(六)性格异常
学生的性格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疑。对自己接触的事物持过分的怀疑态度。
2.嫉妒。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学生心怀怨恨,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不以为喜,反以为忧,感到有损于自己,看到别人的成功比看到自己的失败还难受,因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诋毁、谋害别人,本人也会出现一些心理性疾病,如胃痛,头痛等。
3.敏感。神经过敏而失去自我控制,常喜怒无常,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注意力不易集中。
4.抑郁。孤独寡言,愁眉苦脸,动作迟缓,思想呆滞,对各种活动都无兴趣。
5.残酷。以戏弄别人为乐,以暴露别人的缺点,嘲笑别人的缺陷为乐;不择手段地打击别人以抬高自己;以虐待小动物为乐。这种学生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对事物的爱。
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遗传和素质的影响,内分泌失调和生理病变等。这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去详述,从教育角度出发,主要谈谈环境的原因。
(二)环境因素
1.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主要成员不良行为直接教唆或间接暗示的影响;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离婚、丧偶等);父母要求不一致;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黄色书刊、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感染或流氓团伙的唆引等,这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史特尔(Steuer)、阿普尔菲尔德(Applefield)和史密斯研究发现,电视节目里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的行为的影响较大。他们让一组8、9岁儿童每天花一些时间观看具有攻击性的卡通节目,而另一组儿童则在同样长的时间里观看没有攻击性的卡通节目,对这两个组的儿童所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加以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发现,观看攻击性卡通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明显增多的现象,而没有观看的儿童,其行为却没有改变。追踪研究表明,十年后,那些观看攻击性卡通的儿童,仍然具有攻击性,只是女孩没有这种相应现象。[8]
2.学习负担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总处于一定的心理激发水平或情绪状态,而情绪的激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温和的情绪激发水平能使人的学习增加兴趣和提高注意,情绪高亢时,不管愉快与否,通常会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瓦解人的有组织的行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加筹加码”,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结果不但丝毫无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而由于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且,还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从而有可能助长学生忧郁和固执行为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了不良影响,在极端情况下还会激发精神性疾病。
3.学校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在教育中采取命令式、强制性的粗暴态度,动辄就训斥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实践表明,作为教师,最忌由于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不深入调查而轻易下结论。例如,听到外面的反映就轻信;对偶然发生事件,不作调查,不搜集证据,不考虑其他有关情况便轻下结论;在发现学生某一过失后,便进一步推论;抱有成见,对激怒自己的事往往不能冷静对待,而凭感情下决断;因自己心境不良,便在学生头上发泄,等等。
4.学科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学科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一个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的、尊重、温暖和平等对待的学生,在学校和班级会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他的心理必然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一个在师生关系和班集体中经常得到否定、排斥、冷淡和不平等待遇的学生,会形成敌对思想和自卑感,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学生主观因素
消极的动机冲突,有两个或更多互相对立和排斥的需要引起内心矛盾冲突,或解决矛盾的方式和结果违反社会道德要求,都能引起心理挫折并使情绪长期处于痛苦和不安之中,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师之间,家庭学校之间要求不一致,教育者对孩子的苛求、凌辱、严厉惩罚、无理指责等等都会造成这种动机冲突。由于教育不得法或粗暴或以分数相恐吓,用体罚相威胁,也会使学生恐惧不安,胆怯怕事。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恐惧能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由于成绩不佳又得不到帮助鼓励而造成的自卑,使人“口欲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趔趄”,长期的沉溺于失败的消极情绪体验之中,久而久之造成心理异常。我们训练低能儿童所遇到的一种极大困难就是自卑感。儿童有了这种感受,会使他们没有勇气去尝试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更有些儿童有意犯罪以弥补他们这一方面的失败。
第三节 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少年期心理卫生工作主要在于怎样增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对待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及人生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系,这是一个人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个人行为举止的调节器。青少年正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正在形成,通过正确的教育,在对问题的认识上,会逐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防止片面和偏执,克服认识上的绝对化,这就有可能防止情感上的偏执和意志性格的顽固不化等不健康心理的产生。
二、培养健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有的喜爱学习,有的厌恶学习,有的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取得了优良成绩,受到了教师的表彰鼓励而兴高采烈;成绩不及格,老师和家长批评,惩罚而垂头丧气等等。人的情绪状态有其重要的生活意义。一般说来,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的色彩,并以不同的心境、激情和应激方式表露出来。
(一)心境及其调节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经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经验,它具有弥散性。
青少年时期的某些心境可能是由学习的失败,成绩的好坏,教师的态度,同学间的关系,健康状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引起,但他们有时是觉察不到的。心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积极的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克服学习和前进中的困难,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发展,是一种增力;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使健康水平、智力水平下降,是一种减力。美国的伯恩斯在《美好的心境》中提到:当你感到心烦意乱时,看看下列十个问题,用来提醒自己:
1.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把事情弄成非黑即白,总是失去信心,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2.不必要的类推。由于经过一次不顺心的活动,就认为“祸不单行”;
3.戴上有色眼镜,只抓住事物消极部分,并且常常断定任何事物都是消极的;
4.不自觉的自卑心理,常常有一个忧郁的假设在支配着你;
5.过早地下结论,即“心理猜测”、“荒谬推断”,前一种未经证实就猜测别人看不起自己,后一种观望前程,只看到灾难;
6.夸大和缩小,“双面镜把戏”。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同时缩小对自己力量的估计;
7.情绪推理。好像自己做了坏事,把自己的情绪当作自己做错事的证据;
8.无所适从。自己想:我应该做这个,又必须做那个;
9.不准确的自我评价。碰到挫折,认为“运气差”,而不认为自己是犯了一个错误;
10.个人化倾向,把自己不顺心的事、别人干的事都归为自己的错误,患了一种虚幻感觉的忧郁症。
这十条似乎简单,但对患者是有启发的,也都是切实可行的。
(二)情感教育与控制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教给学生情感方面的知识。有位心理学者指出:“没有其他知识比教会情绪这种知识受益更大,更切实,更有速效的了。目前中学教育里⋯⋯只是偶尔涉及到一些情绪问题,这实在不是办法,我们绝不应该对如此重要的事情的知识——情绪的发展及控制的知识对于偶然式的教育。”这些话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
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水平,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才是健康的,消极情感对人有什么危害,怎样控制消极情感。
健康的情绪生活一般的有以下条件。一是情绪反应应符合因果关系,喜怒忧愁悲恐惊的引起和消失都有一定对象作为原因,当事者自己是觉察的,可以说出其原因,别人也迟早能觉察;二是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原因相称,即与接受刺激物的强度相适应,风清云淡时当然不会出现浊浪排空的现象;三是情绪作用的时间是随客观的变化而转移的。当引起情绪波动的因素消失后,反应也会逐渐随之消失。一般刺激引起的情绪时间较短,严重刺激引起的情绪,时间会长一些。
产生了消极情绪而不能进行控制的人,常常会受到情绪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原因往往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首先是不承认某种消极情绪的存在,把它隐藏起来,不敢正视。时间一长,就不能自拔而得病。其次是不能发现或去寻找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听之任之,要发就发,矛盾始终不得解决,影响正常活动。还有的是不去寻求适当的途径克服不健康的情绪,常常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用酒浇愁愁更愁”。
消极情绪使人的机体内部活动发生紊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胃液和胃壁停止活动,肝脏分泌多量的血糖等。如恐惧、焦虑、悲痛时,胃酸停止分泌,胃粘膜变白,引起慢性消化不良。发怒时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紧缩,常会造成心肌梗塞。据统计,人类的疾病有50%~80%是消极情感引起的。美国霍浦金斯医学研究所由贝茨和托马斯两位医生经过三十年研究后写出报告,认为人的情感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谨慎、含蓄、安舒知足;第二种是自发性、积极、开朗;第三种情感波动,急躁易怒,不知足。前两种人生高血压、心血管病、良性肿瘤、癌症的比例不高,而后一种人生这些疾病的要占77.3%,可见除重视“病从口入”之外,更要重视“病由情生”。
消极情感还会使人的智力活动失去控制力,注意涣散,记忆下降,思维迟钝。一位心理学家说:“当你无比快乐时,你的智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当你忧伤、抑郁、惊恐或迷惘时,思考能力就会每况愈下。”
怎样控制消极情绪呢?
首先要改变习惯的认识。
例如,有人厌恶学习时,就会习惯地这样想:这种学习内容一点也没有劲,或者想是老师讲课不好;如果他发脾气了,就会想,这个人使我发脾气,这件事使我不高兴。现在要改变一下,要想到厌恶学习是自己不愿意学,不喜欢学,不想学;发脾气是自己有问题,心眼小,对自己要求不严,从而把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从归咎于客观到归咎于自己。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宁哉。”这就学会了控制消极情绪的第一步,这是关键的一步。学会了这一步,也就踏上了一条通向“聪明才智”、“获得成功”的光明大道。也就不致走上精神颓废的歧途,因为这使人认识到各种情感的产生,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而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正如大文豪萧伯纳所说的:“人们一向将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环境,而我们并不迷信环境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有作为的人总是奋力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环境。”
其次,一旦产生了消极情绪,就需善于转移及时摆脱,转移就是把注意力转向别处,使消极情绪淡薄以致消失。如你情绪不好或碰到困难不想学习时,可先到室外散散步或听一曲抒情的优美的音乐,或换一样感兴趣的事做做,让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开始学习,多次的转移,摆脱成功了,就会变成一种克服消极情绪的能力。当然要提高这种能力,还得进一步升华,即事后要好好想想,为什么会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发展结果会怎样,今后怎样才能防止?如果能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就能使消极情绪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注意科学用脑
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健康促使大脑健康,这就必须重视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有五条:
(一)灵活启动与转移
用脑和要开动汽车一样,要有一个启动过程,然后由慢到快正常运行。从课间活动到上课其间要打预备铃、有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作准备,这是符合用脑启动性原则的。在这段时间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作好两个准备,一是物质准备,放好需用的书薄文具,二是思想准备,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想想即将上的内容。这样,大脑活动就立即转到上课方面来了。观察证明,上课时出现的各种纪律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的思想还停留在课间情境里,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特别对那些灵活性差、注意转移速度慢的学生,更应该多照顾,帮助他们启动、转移,让他们顺利地跟上教学的进程。在家庭中复习功课时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先收心、先启动再复习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复习前没有思想准备,一坐下来东翻西翻,心一时定不下来,以致大量的时间浪费了。
(二)保持大脑的优势兴奋中心
大脑工作时,必须促使它形成一个兴奋中心,并保持这个兴奋中心,不要让它受内部和外部其他刺激的干扰,否则容易造成对学习对象的抑制,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分心,思想开小差。这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大敌。学习在大脑中兴奋中心的保持和加强要通过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用自觉性来调节。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对学习对象意义有认识和发生了兴趣)就会造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向心力量,各种干扰和离心趋向都会被排除在兴奋中心之外,使学习的对象始终保持清晰的程度。
学生大脑中对学习对象的优势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点拨。譬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各人原有知识、经验不同,需要不同,保持的优势有时会不自觉地转向。如上语文课《送西瓜》,学生听着听着就与星期天吃大西瓜的事联想了起来,兴奋优势从听课转到了吃西瓜上,这时,老师要及时从学生外部表现上发现学生优势的转向,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组织。学生在课外学习时也常会发生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转向的问题,要靠学生的自制能力来扭转。
(三)交替活动,让大脑得到休息
学习时,不能长时间地老盯在一个内容上,这样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应该休息一会儿,或者换别的科目,使大脑细胞轮流工作,保持学习内容的新鲜感。
伟大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在人类机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更有力量的了。”交替性就是指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要有节奏性,有规律性。
托尔斯泰认为人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不仅可以起到互为休息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消除疲劳的有效的积极的方式。这种交替学习法,托尔斯泰称为“智力体操”或“训练脑力的体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紧张地进行相对论的研究,一天早饭后对爱人说:“亲爱的,我有一个奇妙的想法。”说完就开始弹钢琴,他弹弹,停停,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说:“我有一个奇妙的想法。”这样叨叨咕咕地在钢琴边弹了大约半小时,然后到楼上的书房去,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有一天,他十分激动地将写满了字的稿纸放在桌子上。原来,那就是“相对论”论文。将学习、工作和文体活动恰当地交替进行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也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青少年学生的行动常常受直接兴趣的支配。玩得起劲时,可以成天玩下去,什么功课,什么疲劳统统丢在脑后了。结果造成汗流过多,疲劳过度,学业荒废;看书起劲时,他们可以无休止地看下去,忘了吃饭睡觉,以至造成神经紧张,食欲不振,视力下降。所以要十分重视学生生活有节奏,这是调动和保护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力求做到文理交替,动静搭配,体脑互换,劳逸结合。学校里安排课表,处理上课、下课关系和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四)防止超限抑制
用脑过度,超过限度,就会造成大脑细胞活力减弱或丧失,造成抑制状态。
我们知道,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克左右,它约占体重的四十分之一,但对氧气的消耗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比肌肉的耗氧量大15~16倍。脑里有长达几百里的血液运输管道。在安静状态下,脑部的血流量相当于心脏的血流量的五分之一,大脑本身很娇嫩、脆弱,必须经常有充分的能量供应。如果供应不上,脑细胞就很快疲劳了。脑细胞的疲劳不像肌肉纤维细胞那样有明显的酸痛感觉,因此,常常会被人忽视。
大脑皮层中某些细胞长时间的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持续的强烈兴奋,使脑中新陈代谢过程加速,能量急速消耗,甚至转入了抑制状态。这是为了避免大脑皮层因受过量刺激而损伤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大脑长时间地被迫处于疲劳状态就可能造成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经常失眠,全身无力,即使安静时也脉搏增快,肺活量减少,血压升高,大脑供血受到阻碍,高级神经活动紊乱(神经衰弱)。学生心理症状有信心不足,心情忧郁,情绪烦躁,记忆减退,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不良后果。所以,那种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对青少年的学习是不利的,更严重的,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贻害终生。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相对稳定的、完整的条件反射系统,也可以说是由于多次重复而成为部分自动化的,能轻易、迅速而准确完成的动作方式。
一旦形成动型,做起事来所花的脑力可大大减少,效果会大大提高。目前不少教师批改作业上花了大量精力,主要是由于学生建立了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的不良动型造成的。所以教师从开始就应该严格要求,长期坚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动型。如稍有不慎和放纵,学生自发形成的不良习惯一出现,再要改变它,就得花双倍的精力和更大的耐心。
四、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每个人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也就是说,一个七十多岁老人花在睡眠上差不多有27年。
睡眠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它可以使人不断地获得新的精力和体力。
睡眠的质量、数量和规定性,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睡眠不足或睡得不安稳会导致记忆衰退、注意力涣散、情绪消沉和其他心理失常。相反,睡眠规律而充足,能促进心理功能。巴甫洛夫把睡眠称为神经系统的“救星”,莎士比亚说睡眠为“灵魂的妙药”,亚里士多德把睡眠叫做“生命的仆从”。
据调查,目前由于学生学习过分紧张,看电视多,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六小时的竟达28%,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属于慢性睡眠不足。特别在考试测验期间,学生开夜车至深夜是普遍现象,值得引起严重注意。
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不同而异。据专家研究,中小学学生需要的睡眠时间一般如下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它还因个人的体质、习惯和环境、气候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表14-1 年龄与睡眠时间参考
据研究,睡眠不仅能对记忆材料加工整理,而且对创造性思维也有好处。古今中外有不少奇闻轶事:诗人在梦中吟成佳句,艺术家从梦中捕到灵感,科学家梦中得到发明创造的启迪。
梦中能出现创造性思维是由于梦境排除了外界的各种干扰,奇特的联想又特别活跃,不受逻辑思维和各种成见的束缚。当白天艰苦的思索在梦境中继续下去时,霍然贯通的机会就比较多。
为了保证有足够时间的和健康的睡眠,必须注意睡眠的卫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晚上9点钟左右,因为晚上10时到11时将出现一次生物的“低潮”期。起床时间是早晨5点左右为佳,因为这时是生物“高潮”期,人的精力旺盛,是学习和工作的黄金时刻。正如英国的谚语说的:“早睡早起,使您幸福、康健、聪明。”睡前应该避免过度的兴奋和剧烈的运动,不宜看惊险内容的小说、电影和电视,保持松弛状态,精神愉快,否则会迟迟不能入睡,或者入睡后容易做怪梦、恶梦。晚餐不要吃得过饱,但应富有营养,临睡最好不要吃东西,尤其不要喝咖啡、浓茶,否则会因胃肠不适,精神过于兴奋而睡不着。睡前房内要保持凉爽、无光和通风良好。睡眠不宜仰卧,这会使背部肌肉受到压迫,又会影响胃里的食物顺利地进入肠道。
睡前要洗脸刷牙、洗脚,女青少年还要每天坚持洗外阴部,保持清洁。如睡前能洗个热水澡,那就更理想了。
近来研究表明,白天短时间的睡眠对恢复和保持旺盛的精力有很大好处。例如中午或傍晚“小睡”或“微睡”10~15分钟,能显著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五、生活要有规律
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身上有大量的剩余精力需要得到散发。他们好奇,富于探索精神,兴趣广泛但又多变,极其热情地去寻求世界的奥秘。他们有时迷恋于一本书、一种活动,废寝忘食,甚至忘了自己身处的这个环境。不高兴时,他们有时会什么也不想干,无所事事或者闷头睡大觉;高兴时没头没脑地玩,玩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甚至生病。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的指导,严格安排作息制度,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防止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是指经过长时间从事同一性质的活动以后,对活动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难于维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要教育学生善于休息,列宁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的实质是消除因长时间学习和工作引起的体力和心理上的疲劳,恢复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休息分消极和积极两种。所谓消极休息是指“纯消费”性的休息,停止一切活动,安安静静地坐着,躺着,闭目养神,或睡大觉,这是大家都会的。所谓积极休息就是和其他的活动交替(即在用脑卫生中讲的交替性原则)。
休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所以休息应该能带给人愉快、欢乐的情绪和精神平衡,一句话,带来积极的激励性的情感。
安排休息的活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所从事的活动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否则就不能减轻心理上的负担,使人轻松愉快;(2)活动的性质应与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的差别,这样才能起到调节身心的作用;(3)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健康的有益的;(4)活动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度,否则体力精力消耗过大,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目前不少学校教师因为进度紧,习题多,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给剥夺了,弄得学生昏昏沉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做法恰恰与教师的愿望相反,得不偿失。据测定,通过课间休息可以使疲劳的视觉和听觉恢复提高30%。
课间休息以不出汗,心跳次数略强,全身各部位都能得到一定活动为宜。
六、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
青春期是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这一时期发育特征表现为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以及心理智力、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而达到性成熟。
(一)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青春期的性教育非常重要。周总理生前嘱咐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以前,男孩子发生首次遗精以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一定要把它当作一件破除封建思想和移风易俗的大事来抓。
性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理现象,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进入青春发育期,会出现一系列个体从未有的现象,如果缺乏有关的知识,青少年就有可能陷于迷惑、恐惧、焦虑之中,也可能因一时冲动受到引诱而处理不当,所以要及时传授有关的科学知识,使孩子心理上有所准备而正确处置。性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及时加强教育,形成孩子心理学上性别差异,社会学上的“性别角色”,有利于两性的互相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两性社会关系,这对一个人终生有极大影响。及时的良好的性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各种性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一些生殖系统和外生殖系统疾患的重要措施,也是使青少年学生情绪稳定,专心学习,发展个性的重要保证;性教育也是增进个人幸福、家庭稳定和幸福、社会稳定所必需的。
(二)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
性教育内容广泛,不仅仅是指有关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知识的讲解,而且涉及到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
性德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人在性行为上符合社会文明的要求,特别要教育学生如何交结和对待异性朋友。
性智育就是传授关于性器官、性发育、性卫生方面的知识。
性体育就是要使男女在身体上得到健康的发展。要选择适合于男女少年体美发育的体操与其他运动项目,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障身心健康,预防疾病。
性美育就是要塑造男女少年外形美和心灵美,特别是心灵美,正如德国著名思想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莱辛说的:“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好看的身躯以美感,正如丑恶的灵魂会在一个非常漂亮的躯体上打下某种特殊的不由得使人厌恶的烙印一样。”
(三)如何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1.提高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和法制水平。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使学生分清是非、美丑、善恶,分清友谊和性爱的界限,分清异性正常交往和性解放的界限,正确确定与自己年龄、身份相符合的“性角色”,做到自尊、自重、自爱、自持、自制。
2.创造两性交往环境,培养交往能力与习惯,要破除将两性交往庸俗化的观念。
由于性腺机能的成熟,男女生在形体和机能等方面变化显著,异性之间有了相互吸引力,开始对性的问题感到神秘、新奇,或者害羞、惊慌失措,或者主动去找性刺激。若不注意教育引导,就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有少数学生在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产生“性敏感”的病态心理而热衷于性的引诱、沉湎于性的想象之中,被原始情欲所控制,学习不专心,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思想呆滞,甚至堕落,对这样的学生应该加强个别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运用转移法把他们的注意吸引到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中去。
青春期女性在生殖和生理上的变化都比男性大得多,特别在月经前,往往容易受刺激,兴奋性高或疲劳贪睡,精神萎靡,月经期间约有三分之一的女孩体力活动降低,三分之二的女孩性格变得孤独,自尊心下降,兴趣减弱,约有十分之一的女孩在经期伴有神经官能症。在这期间,父母和教师应特别给予关心、体贴和引导。
思考和作业题
1.什么叫心理卫生?您对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的意义有什么认识?
2.您的学生在学习用脑方面有没有不当之处?您是如何指导学生科学用脑的?
3.请调查您所在学校学生负担过重的情况及其具体表现和对心理的危害?
[1]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国内18个地区5~11岁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调查》,《心理科学通讯》1982年第1期。
[2]林崇德:《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载《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1980年第1期。
[3]万云英、张伟远:《中小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载《小学德育》1986年第1期。
[4]Д.И.费里德斯坦:《作为少年个性形成条件之一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心理学问题》,载《心理学问题》1980年第4期。
[5]拉普:《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2期。
[6]叶广俊:《北京西城区西四北小学7~11岁儿童心理卫生调查研究报告》,《医学心理学年龄材料》,1982年。
[7]拉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研究》1985年第6期。
[8]R.M.李伯特:《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