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文化现象和旅游现象之间的相互融合,一个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从第一个相互融合来看,从文化的角度,这种融合形成了文化旅游;从旅游的角度,这种融合形成了旅游文化。这方面的融合,我们缺乏的是旅游文化,而不是文化旅游,中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便是以文化旅游打开世界市场的,并产生众多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如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因此,当今,如何创造中国式的旅游文化,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问题。现代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的文化意义首先在于提高生命质量。旅游是加强生命质量内涵的方式,它不仅仅是经济行为,已经演化成文化行为。通过旅游,让人改变自己的生态,与山水密切联系让我们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质量,所有这些,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然而,在以前我们对旅游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经济功能和产业功能上,并没有从文化功能上来认识旅游的意义。文化与旅游融合,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要创造旅游现代文化,使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当今社会建立旅游现代文化体系是构建中国核心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我国文化体系来说,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由工业社会形成的现代文化,还是相对薄弱的。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出适应当今社会的现代文化。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就曾经提出构建我国玩文化,即旅游休闲文化体系。20多年过去了,虽然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我国的旅游人数增加数百倍,近60亿的国内旅游者,1.5亿的出境旅游者,我们创造了旅游规模的奇迹,却没有创造出影响世界的旅游文化。应该说,中国式的旅游文化与西方旅游文化是两种文化观。从旅游消费行为来说,以家为主体的出游以及以孝为形式的旅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这与西方个人主义旅游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度假方式来说,中国式的旅游文化讲究的是山水文化,而西方强调的是海洋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以阳光海水沙滩咖啡酒吧为主的欧式度假方式,我们可以体验,但毕竟不是一种经常化的度假与休闲方式。中国人的体质无缘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到海边旅游更多的是看看海,游游泳,戏戏水,不会像欧美人光着身子享受日光沐浴。中暑是中国人晒太阳后产生的常见疾病,中医有专门治疗中暑的中药如藿香正气水,还有专门遮阳防晒用具如草帽、斗笠、阳伞等,很少见到欧美人用这些东西。所以说,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度假更多的是依托山、水、石、林、泉等资源以及利用乡村、街巷、楼堂等环境与设施获得放松的方式和活动。而这些文化在旅游方面的表现对旅游开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重要的是通过两种现象的融合产生中国式的观光旅游文化、度假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文化、户外旅游文化。
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关键是第二方面的问题,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这是产业层面的事情。融合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交叉、渗透,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技术是推动产业融合的决定性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出现了大量新的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其实质在于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业态和新的产业,也就是非马非驴而是骡子的现象。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旅游领域里,真正意义的文旅融合还不多见,如果有,旅游演艺业可以算一个,因为它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业态。至于大家说的旅游文化园区、文化主题酒店业、民宿业以及旅游小镇都不具有产业融合的特征。这些形态无非是传统旅游产业借用文化元素创造的形态,如果将它们作为产业融合的形态,也只能是产业融合的初级形态,因为它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对于能否成为新的产业,我们还处在一个无知的阶段,只有通过市场来检验。
【注释】
(www.daowen.com)
[1]2019年6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首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的发言,6月13日发表于凤凰网旅游专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