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大众化旅游时代,必须将这一现象放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来认识,才能认知该现象的本质。我们知道,旅游现象首先是人的空间移动。通过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人的空间移动自古以来便存在了。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空间移动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的空间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目的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虽然人的空间移动早已存在,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形成人们移动的原因却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人的空间移动有三种不同形态,即迁徙、商业旅行和旅游。迁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移动形式。根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年复一年辗转于山林原野,共同采集、共同狩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降临,毒蛇猛兽的侵袭,原始人群必须到处奔波流浪,过着行迹不定、留居不定的生活”。可见,为自身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迁徙是最初人类的空间移动形式。而旅行现象是在人类形成农业定居生活,特别是当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商品交换出现时才有可能出现。商业与商人的出现,一方面使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形成了早期的商业旅行。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来说,早期商人的商业旅行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旅游现象,无论是旅行的目的还是旅行的内容,它都同现代旅游有着根本的区别。就旅行目的来看,商业旅行不是追求休闲、消遣、度假、观光,而是为了实现商品交换,并且它是商人为满足其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属于生产的性质,而不是一种社会消费。所以,商人的商业旅行不能与现代旅游等同。
旅游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不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时代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工业化发展导致了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离,正是这种分离,使旅游活动这一现象得以产生。工业化本身会引起不可克服的社会问题,如机器化生产形成的劳动枯燥、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形成的重复性工作、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缺乏快乐和幸福感,体验不同的生活便成为工业化社会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旅游通过变换工作和生活地点来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体验,符合人们在工业化社会下生活与工作的需要,因此,旅游现象才会在工业化社会出现后得以快速发展。(www.daowen.com)
从理性角度分析,旅游是对应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对应,便形成了不同社会。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它们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也在于其生活方式的不同。从空间关系来说,游牧社会是移动生活方式,农耕社会是定居生活方式,工业社会是移居生活方式。旅游正是工业社会移居生活方式的体现,移动与居住构成了旅游现象,也成为旅游的本质属性。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快节奏与慢节奏、大尺度与小尺度之间的转换,正是生活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追求与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