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下的旅游发展,一直在纠结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个市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三个市场的基本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从旅游市场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旅游发展与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同,都是沿着“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次序演化的,但三个市场的制度设计却有所不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到2005年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的发展一直是市场发展的立足点与核心。2008年,国家旅游局虽然提出“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也并不表示入境市场的重要性的弱化,而是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入境旅游的影响提出来的。2015年,在全国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为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确定的“515战略”目标任务,提出了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积极引导和扩大旅游消费,努力实现三大市场协调发展,虽然没有具体提出三大市场之间的关系,但还是将入境旅游作为发展的重心来认识的。
从政府角度,以入境旅游为重心是可以理解的。这不仅与我国旅游产业发育的背景有关,也与入境旅游对国际收入影响有关。特别是近几年内,我国的出境旅游的高速增长与入境旅游负增长形成了明显的对照,也使得我国旅游外汇出现了巨额逆差。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正确地面对,没有必要回避。因为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在不同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会形成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各类贸易不可能形成绝对的平衡。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体来说,我们也不能说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外汇顺差就是好,有了外汇逆差就是不好,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来认识才能作出科学的评判。如果通过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能为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换取更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这不仅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更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在政府主导下,旅游发展以入境旅游为重心,必然将大量的资源投身向旅游市场,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也必然会放弃其他市场的投入,这就会使旅游发展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为发展入境旅游,我们向世界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投了大量促销费用,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而入境旅游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变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注重了国内旅游的发展,通过国内旅游环境的改善,使我国居民少出境旅游一些,那么,不就是增加了入境旅游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吗?长期以来,我们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是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来认识的,实际上三大市场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是整体旅游市场的组成部分。在资源限定和规模限定、经济能力限定下,每一种市场规模的变化都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着旅游效益的变化。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降低,使得旅游服务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旅游效用大大降低,这就导致了入境旅游需求数量的下降以及推动了国民出境旅游的大幅度增长,反映出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于出境市场来说,这种“溢出”效应是积极的,使得众多追求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旅游者转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急速发展;然而,对于入境市场而言,这种效应则是消极的,以日韩为代表的主要客源国入境人次数的降低也说明这种现象。(www.daowen.com)
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内游客的需求、改善民生,如何化解出境旅游增长迅猛、入境旅游增长迟缓所导致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三大市场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也不可能长期地厚此薄彼,关键是如何发挥市场的力量,让国内旅游发展限制出境旅游增长,通过出境旅游带动入境旅游增长,来实现三大市场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