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诺贝尔之谜:揭秘炸不死的人(28字)

诺贝尔之谜:揭秘炸不死的人(28字)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点燃导火索,引起雷管里的雷汞爆炸,而雷汞的爆炸又会引起第二炸药的爆炸。正因这样,诺贝尔被人们称为“炸不死的人”!在射击时,只消用手一扣扳机,撞针猛地撞击雷管,引起雷汞爆炸,而雷汞的爆炸又引起第二炸药爆炸,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力,把弹头推出枪膛或炮口。雷汞一爆炸,引起整个炸药包爆炸,从而摧毁山岩,叫大自然按照人们的意志,改变面貌。

诺贝尔之谜:揭秘炸不死的人(28字)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炸胶用火点燃后都不会爆炸,那么,怎么用它来做炸药呢?

原来,像炸胶这样的炸药,我们称它为“第二炸药”。要使第二炸药引起爆炸,必须要有起爆剂(又叫作起爆炸药)。这种起爆剂,叫作“第一炸药”。

在古代,黑色火药是用导火索起爆的。鞭炮的“小辫子”,就是导火索。

鞭炮的导火索很简单:用纸头卷着微量黑色火药,制成纸捻就行了。

可是,炸胶即使用火点着了,都不会爆炸。用导火索,当然更不起作用了。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敏感的炸药,用它来起爆别的炸药。

起初,人们找到了一种非常敏感的炸药——碘化氮。人们把碘溶解在碘化钾的水溶液里,再加入浓氨水,经沉淀,就可以得到棕色的碘化氮。

碘化氮是那么容易发怒:

用一根鸡毛轻轻地刷一下,它立即就爆炸!有人甚至看到一只苍蝇飞到碘化氮上,那纤细的脚爪刚刚踏上去,碘化氮便“轰”的一声炸开了!不仅如此,用强光(如照相用的镁光灯)照射碘化氮,也会使它爆炸。

我们平时常用“火药脾气”“炸药脾气”来形容一个人脾气的急躁易怒,严格地讲,应当叫“碘化氮性格”“碘化氮脾气”,才比较确切呐!

碘化氮炸药实在太敏感了,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于是,诺贝尔又注意到一种叫雷酸汞的灰白色粉末。

雷酸汞又叫作雷汞。雷汞也是一种很敏感的炸药。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化学家的上衣纽扣扯松了,他当时没有在意。在做雷汞实验时,突然,纽扣掉了下来,落在桌子上灰白色的粉末上,那粉末顿时“轰”的一声爆炸了,炸伤了这位化学家!

所以,雷汞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不过,比起碘化氮来,要温和一些了。(www.daowen.com)

雷汞在爆炸时,它的分子迅速分解,产生一个汞分子、一个氮气分子和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它的体积在几百分之一秒内,猛增到几万倍!

诺贝尔试着往雷汞中掺入一些硫化物及其他化合物,这样,可以使雷汞的脾气变得更加温和一些。然后,又把它装入铅管或铜管里,再接上一根导火索。这种装有雷汞的管子,就叫作“雷管”。

点燃导火索,引起雷管里的雷汞爆炸,而雷汞的爆炸又会引起第二炸药的爆炸。雷管,是一种很理想的引导器。

诺贝尔差不多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试制雷管。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的工作:有时候,雷管还没制成,就爆炸了;有时候,雷管制好后,还没等埋入第二炸药中,就爆炸了;有时候,导火索点燃了,雷管没有爆炸;有时候,雷汞爆炸了,第二炸药却没有爆炸……

就这样,诺贝尔试验了几百次,失败了几百次。

1867年9月3日这一天,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简陋的实验室里,传出了“轰隆”一阵巨响!原来是雷管爆炸后,把第二炸药也引爆了,这小小实验室的房顶被轰上了天,尘土四处飞扬。

诺贝尔在爆炸声中欢呼:我成功了!

这时,只见一个30岁的青年,从浓烈的烟尘中冲了出来,满脸鲜血,却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声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此人就是诺贝尔。他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研究炸药。有好多次,他被炸伤,还险些炸死,但他依旧坚持研究炸药。正因这样,诺贝尔被人们称为“炸不死的人”!

自从诺贝尔发明雷管以后,枪、炮不再用导火索了。在射击时,只消用手一扣扳机,撞针猛地撞击雷管,引起雷汞爆炸,而雷汞的爆炸又引起第二炸药爆炸,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力,把弹头推出枪膛或炮口。这样一来,打仗时,再也用不着用打火石“嚓、嚓”地点燃导火索了。

雷管的外壳通常是用紫铜做的,有时也用纸壳,近年来开始用塑料壳。

用来开矿、挖隧道、炸敌堡的炸药包,里面都装有雷管。当人们使用炸药包时,只消把露在外边的导火线点着,火就沿着导火线“爬”进雷管,“触怒”了雷汞。雷汞一爆炸,引起整个炸药包爆炸,从而摧毁山岩,叫大自然按照人们的意志,改变面貌。

如今,有的雷管改用电起爆,更加方便。这种雷管,叫“电雷管”。电雷管中装有很细的金属丝。通电时,电流使金属丝熔断,产生电火花,使雷管起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