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比希和维勒是好朋友,他们之间有过激烈的论战。李比希虽然没有在柏济力阿斯身边学习过,但是他也非常尊敬这位化学界的前辈,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他与柏济力阿斯之间常常通信。就在他们之间,也曾有过尖锐的争论。
第一次论战是从1836年开始的,李比希和柏济力阿斯争论了10多年。
那时候,人们发现一种奇特的化学现象:一杯双氧水,安安静静地搁在那里,如果放进一块铂(白金),马上会气泡翻滚,放出氧气。反应结束后,铂好端端的,未损一根“毫毛”!
说是铂参加反应了吧,可它好端端的,一切如旧;说铂没有参加反应吧,可是,铂一放进双氧水,立即气泡翻滚。把铂一取出来,气泡便不见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1836年,柏济力阿斯发表了论文,第一次提出新名词——“催化反应”。他认为,催化反应是“在这样一些物质的参加下引起的,这些物质的成分不包含在最后产物中,因此它们在反应中没有被利用”。他还认为,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而“催化力”是对原子极性的某种影响,它可以增大、缩小或改变这种极性……
李比希强烈地反对柏济力阿斯的观点。他发表论文,认为接受“催化力”这个概念,“会导致以一个未知解释另一个未知”。
他们热烈地争论着。论战把讨论引向深入,使人们逐步深入了解催化作用原理。争论表明,柏济力阿斯的许多观点是可取的,而李比希也在争论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使理论得到完善。
如今,“催化化学”已成为化学中一个新的学科。当人们谈论起这门新学科时,称赞柏济力阿斯与李比希的论战本身是一种“催化剂”,加速了“催化化学”的诞生。
第二次论战是从1843年一直延续到柏济力阿斯去世。
“有机化学”这一概念,是柏济力阿斯首创的,是他对化学的重大贡献。
紧接着,他提出了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理论。他认为,在有机化合物中,氧是最重要的元素[5]。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是由带负电的氧和带正电的“复合基”这样两部分组成的。柏济力阿斯的这一理论,称为“二元论”。
意想不到,法国化学家杜马从一件生活小事入手,使“二元论”难以自圆其说。
那是在1843年,杜马到王宫参加舞会。那时候没有电灯,王宫里点了数百支蜡烛。别人忙于跳舞,杜马却注意起蜡烛散出来的气味。咦,怎么有点刺鼻?
杜马仔细一了解,原来那些蜡烛是用蜂蜡制成的,曾用氯气漂白。奇怪,用氯气漂白以后,氯已经散失了,蜡烛怎么还会有刺鼻的酸酸气味呢?
这样,杜马从舞会上的蜡烛进行“推理”,认为很可能在漂白时,氯取代了蜡烛中的氢。
杜马进一步用醋酸进行试验,通入氯气以后,制得了氯醋酸。氯,可以取代醋酸中的氢,变成氯醋酸。这么一来,证明了有机物未必是由氧的“复合基”组成的。因为氯是带负电的,按照柏济力阿斯的理论,应该取代氧,而不应该取代带正电的氢。杜马的发现,是对“二元论”的莫大的打击。
可是,柏济力阿斯不认输,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进行解释,依旧维护着“二元论”,犹如他顽固地维护“生命力论”一样。
李比希参战了。他鲜明地支持杜马。
李比希很诚恳地向柏济力阿斯指出:(www.daowen.com)
“我们争论的焦点在你主张维持你原有的理论,而我主张把它改进和进一步发展。”在争论中,柏济力阿斯明显地错了,陷入了困境。在他的晚年,变得越来越保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固执己见。
李比希眼看柏济力阿斯步步败退,赶紧写信给维勒:
“柏济力阿斯在为一场输了的事业而战斗……我恳求你,亲爱的维勒,为了我们最尊敬的老师,你去进行干预吧!”
可惜,柏济力阿斯连维勒的话,都没有听进去。一直到去世。柏济力阿斯仍坚持错误的“二元论”。
李比希像维勒一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尽管李比希由于脾气急躁,在化学上犯的错误比柏济力阿斯要多得多,然而他从不坚持错误,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啊!
在这场激烈的论战中,还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
杜马能够从蜡烛的气味之中,发现重要的线索,这说明杜马多么细心。这下子,杜马很快就被记者们包围,而同行们也夸奖他。
杜马得意起来。他对助手做的实验未经复核,就轻率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氯不仅能够置换有机物中的氢,还能置换碳,而且置换以后物质的性质没有明显改变。
科学真理是很严谨的,一寸就是一寸,一尺就是一尺。真理向前跨进了半步,便会成为谬误。
杜马因细心而发现真理,紧接着,又因粗心而失去真理。
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的一家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奇特的论文。论文中说:
“根据来自伦敦的最新消息,英国化学家们已能够把棉纤维中所有的原子用氯置换,而它的性质不变。据说,在伦敦的商店里已出售一种由纯粹氯制成的布匹,这种布匹极其适宜于用来缝制睡帽、衬裤和极为优良的暖和的腹带……”
论文的作者,是“S.C.H.Windler”。
论文发表后,在化学界传为奇闻、笑谈。因为谁都未见过这种纯粹氯织成的布匹。人们纷纷打听,这位“S.C.H.Windler”究竟是谁?
过了好久,人们才明白,如果把“S.C.H.Windler”所有的字母一起拼读,谐音便是德语中的“骗子”!
论文的真正作者,出乎人们意料,竟是李比希!当时,李比希跟杜马发生了激烈的论战。李比希坚持,氯绝不能把有机物中的碳一一置换。为了抨击杜马,李比希“创作”了那篇用“S.C.H.Windler”署名的近似于讽刺小说的化学论文。
李比希的这种做法当然不足取。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当时论战的激烈程度。
心理学家曾把人们的性格分为三类:A型文静含蓄,B型活泼开朗,C型易争好斗。如果维勒的性格是属于A型的话,那么李比希的性格就属于C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