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工作量折合及评定标准解析

教师工作量折合及评定标准解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工作量折合后的单位,通常称为“教师工作量单位”。是指以教师工作时间量为教师工作量原始数据,依照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将实际教师工作时间量折合为以“教师工作量单位”为单位的工作量的方法。教师工作数量评定标准选取时间量为标准,以及我们这里谈到的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

教师工作量折合及评定标准解析

即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教师工作量,换算为具有可比性的相同单位的教师工作量。

如何使各种教师工作量之间能够互相比较,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教师工作量计量的最直接目的,是通过区分不同教师所付出的劳动量数量大小和质量高低,进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显然,“如何区分”这一技术上的问题,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教师工作量的折合,正是试图寻找一条解决“如何区别”这一技术问题的道路。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工作量制度能否站住脚,前提在于教师工作量能否计量,如果连教师工作量能否计量都不能肯定的话,那么就谈不到教师工作量制度的建立,而对于能否计量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莫过于对教师工作量折合的理想解决。

教师工作存在着教学工作、行政工作、教辅工作的区别,而在这三种工作的“内部”,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异。同样是教学工作,我们会遇到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物理教师、化学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体育教师等第上一节课其工作量是否相同的问题;同样是行政工作,我们会遇到教务处教师的工作量与总务处教师的工作量是否相同的问题;同样是教辅工作,我们会遇到实验室教师的工作量与图书馆教师的工作量在相同时间内是否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教师工作量的比较问题。

教师工作量之间之所以能够彼此进行比较,是因为完成教师工作只有不同种类的区别、数量多少的区别、质量高低的区别,而完成教师工作所付出的劳动却是没有差别的。正是由于人类劳动的无差别性,才使得商品所具有的价值没有质的差别,才使得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同样的道理,正是由于这种质的无差别性,才使得教师工作量的折合成为可能,才使教师工作量之间得以进行比较。

教师工作量折合后的单位,通常称为“教师工作量单位”。教师工作量的折合,就是将不同的教师工作量都换算成以“教师工作量单位”为单位的可比工作量。教师工作量的折合过程,是将不同的实际教师工作量,乘以相应的不同的折合权数。

如何使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的制定更加体现科学化,是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都在努力的方向。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确定折合权数的方法。

(1)层次分析法。这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斯塔用以解决权数确定问题的一种多目标、多标准的决策方法。这里仅介绍其中的无标度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它能够把咨询人的经验认识与理解分析结合起来,用两次直接比较的方法又能使比较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得到较大程度降低。

①确定咨询人员。咨询人员应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是20-50人。

②用咨询表进行咨询调查。在咨询表的附言中要说清楚下列各要求:一是简单扼要交代咨询事件的意义、内容及必要背景,并详尽说明每个咨询因素的确切涵义。二是要交代填表时需要对评价要素作两次比较,填表时所列的因素为基础,把它与行的因素逐一比较。若列因素的重要程度超过或等于所比较的行因素的重要程度,则在表的比较格中填上“√”号,否则应留空;同一因素自身不作比较,格中亦留空。下表所填说明,该咨询人认为因素①与因素②同等重要,而因素③比之另两因素均更为重要。

③回收咨询表,构造出判断矩阵。若收回30张咨询表,即n=30。

(2)模糊聚类方法。聚类分析数理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即用数学定量地确定样品(或项目)的亲疏关系,从而客观地分型划类。其基本步骤有(1)设计问卷,要求答卷者对已有指标赋予权数;(2)统计,将原数据标准化(或称正规化),可以由式理,其中x,为原始数据,X为原始数据的平均值,S为原始数据的标准差;(3)选择分类对象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确定相关距离;(4)形成聚类;(5)确定临界值,聚出分类结果和权重

(3)特尔菲法。特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它以神的预言灵验而著称,因而借用其名。该方法是要先设计好权数调查表,让不同类型的各方面专家和富有经验的教师彼此隔离的情况下填写。填写回来后进行第一次汇总,汇总的方法一般是确定中位数和中位数左右包含50%应答者的区间,称为四分位区间,列成一个汇集意见表。再把同样的问题连同汇总表再一次交给各位专家,让他们各自看到全体应答者的意见倾向。各位专家从表中可以比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意见。同样的彼此隔离的情况下进行,再把所有专家第二次的,意见汇集起来。从第二轮起,只要求对问题有专长的人或者只对比较关心的项目给以回答。征询、应答、汇总反复进行三、四次,应答者的意见将逐渐集中,具有收敛性,就可以取得比较集中的意见,从而确定出各因素权数。

特尔斐方法可以理解为组织集体思想交流的过程,它有以下特点:一是匿名方式。参加权数确定的专家互不了解,完全消除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专家可以参考前一轮权数确定的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而无需公开说明,无损自己威望。二是不断反馈的沟通情况。因为特尔斐方法不同于民意测验,一般要经过三至四轮,在匿名情况下为了使参加数确定的专家们掌握每一轮的汇总结果,组织者要对每一轮的权数确定结果作出统计,并作为反馈材料发给每个专家。这样,专家就可以知道全体意见的倾向及持各种意见的理由,供下轮确定权数时参考。三是对权数确定结果进行统计评估。为了能够定量地评价权数确定结果,特尔斐方法还采用统计方法对权数确定结果进行处理。

(4)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是指以教师工作时间量为教师工作量原始数据,依照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将实际教师工作时间量折合为以“教师工作量单位”为单位的工作量的方法。(www.daowen.com)

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是反映劳动数量的两个指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付出的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就越多。以劳动产品的产量多少来衡量劳动者的劳动数量,适合于生产劳动部门。对于非生产劳动部门,比如教育部门,不存在直接劳动产品的问题,因而,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只能通过劳动时间来进行间接反映。教师工作数量评定标准选取时间量为标准,以及我们这里谈到的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

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中的“时间”,可以是学时(40-50分钟)、小时、周、月、学期、学年等,这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但最为常用的是学时和小时。

我们知道,教师工作量折合数包括教师工作量的数量折合数和教师工作量的质量评定权数,我们在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中所谈的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是指教师工作量的数量折合权数。

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法是建立在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及实际教师工作时间的基础上的,离开这两个基础,教师工作量时间折合就不可能进行。

(5)教师工作量质量评分法。是指以教师工作质量标准为依据,评定教师工作质量,打出分数,最后将各项质量分进行折合。

将各项教师工作质量分折合,依据的是教师工作折合权数。我们知道,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包括教师工作量的数量折合权数和教师工作量的质量评定权数,我们在教师工作量质量评分法中所谈的教师工作量折合权数,是指教师工作量的质量评定权数。

将各项教师工作质量分进行折合,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依照各项的权数,将各项质量分进行加总。根据需要,又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是将权数直接进行等级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权数直接相加。比如,评定指标包括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权数分别为0.3、0.4和0.3,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优、良、一般、差的顺序,将教学能力的权数分别定为0.3、0.2、0.1和,教学方法的的权数分别定为0.4、0.3、0.2、0.1,将教学态度的权数分别定为0.3、0.2、0.1、0。这样,如果某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被评为“良”、教学方法被评为“优”,那么加总后的质量分就是0.8.另一种形式,是先按百分制或十分数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然后再将每项评分乘以相应权数,最后加总。还以上面的例子说明。例如对教学能力的评分是肋,对教学方法的评分是肋,对教学态度的评分是100,那么最后所得的质量分就是86(80×0.3+80×0.4+100×0.3)。第二步,是将加总后的质量分与已折合的教师工作数量进行统一。统一的方法,是将质量分以系数的形式乘以折合后的教师工作数量。如某教师质量分是86,折合后的教师工作数量为56个教师工作量单位,那么统一分值就是0.86×56≈48。

(6)教师工作量评议。是在教师工作量自报的基础上,由教师所在基层单位和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对工作数量自报进行审核,并分别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评定的过程。

教师所在基层单位对教师自报的工作数量的真实性负有主要责任。由于多种原因,教师自报的工作数量不一定能完全真实、符合实际,通过大家坐到一起,彼此交换意见,则会起到对自报工作量验证、补充和修正的作用。教师自报的工作量不符合实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多报,一种是少报。

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要对教师工作量评定最后把关。做好对评定标准的解释工作。以及对于各基层单位评定过程的协调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还应对每一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评定,即进行三级评定。将教师工作质量进行三级评定,是增强评定真实性的必要步骤,体现了教师工作量计量科学性原则的要求。每一位教师工作质量的最终评定分值,等于一级评定、二级评定和三级评定三个分值的算术平均。对于学校,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是校一级的教师工作量评定组织;对于大学,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是系、校两级组织,系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负责三级评定和各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校教师工作量评定委员会负责对校定标准的解释和各系(所)之间的协调。

(7)教师工作量汇总。是把统计调查所取得的教师工作量资料,按照预定的目的和综合要求,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通过分组归类和计算,将各项指标数字,填好综合表,使之成为系统的、能够说明教师工作量整体及其构成性的全面资料。

为了保证统计汇总工作的质量,弥补前面所做工作的不足,在教师工作量资料汇总前,必须对教师工作量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汇总前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是检查其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教师工作量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集中汇总和逐级汇总两种。集中汇总是把全部教师工作量资料集中在一个单位进行汇总,该单位一般为教师工作量领导委员会。集中汇总把所有应该汇总的基层单位的基层报表或基层综合表都汇集起来,把应该汇总的资料按照汇总要求进行加工整理,汇总出全部需要的资料。这种形式的特点,不仅可以一次获得所有应该汇总单位的一部报表资料,而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汇总出调查的基本情况。这种形式不必经过中间环节,不但可以缩短汇总的时间,还可以减少在汇总过程中的差错,并且也容易统一汇总的要求和口径,更便于计算机汇总。但是,这种形式由于过分集中,参加人数多,工作量大,而且时间又比较紧,因此必须很好地安排和组织,否则会产生混乱现象。逐级汇总是按照统一的汇总表,按照一定的组织系统自下而上地逐级进行资料的汇总。这种汇总形式,主要用于定期报表汇总,对于其汇总的原始报表中所检查出来的错误和疑问,能够就近询查清楚,及时更正,使最基层汇总资料的正确性得到保证。这种形式的不足之处,是汇总的单位多,由于层层汇总则需要汇总的时间长,有的指标和数据要反复审核转录,这样在转录和计算的时候,发生差错的机会就要大些。实践说明,对于高等院校中的大中型学校,采用逐级汇总的形式汇总教师工作量比较好;对于学校来说,采用集中汇总的形式,尤其能发挥这种汇总形式的特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