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人员要具有相当水平的管理素质。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尽管某些教学人员当过教师,对教学工作多少有些了解,有的还是优秀教师,对教学工作多少有些了解,有的还是优秀教师,但教学经验代替不了管理知识和经验。教学工作对教师而言是个体劳动,具备专业知识和讲课技能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而管理工作是组织教学,两者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差别很大。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助于做好工作,但可能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而组织不好全校的教学工作。最不应该的是外行人员来主管教学,由既无教学经验又缺乏管理知识的人主持教学工作,无疑要给学校造成损失。
(2)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上级下达的指示和精神。教务处的工作应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如果教学人员水平不高,自己理解不透或理解有偏差,精神贯彻不好,必然会使全校的教学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之间出现偏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大纲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偏离教学计划和大纲,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不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
(3)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规章制度是管理的一种措施,对管理对象进行某种程度的约束,能方便管理工作。一个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应该是:既保证工作的统一性,又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只有达到这种水平,管理的机制才有活力。
(4)处理好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从某种角度讲,教务处有权安排每个教师的工作。教师工作完成得怎样,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教务处安排是否适当,二是教师工作是否尽心尽力,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安排教学任务时,不可能完全做到均衡和公平,这不免会使有些教师产生误解和不满情绪,以致在工作上采取不合作态度。对这种情况,管理者一定要以理解、真诚的态度加以解释和说明,切不可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居高临下的态度压人。教务处和教师的关系不好,会导致教务处的管理工作的失败。
(5)建立反馈渠道。任何一个有生机的机构,,都具有一套信息反馈装备,以调整不适当的工作状态。教学组织工作的效果怎样,是否有成效,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都应及时传送到管理人员手中,作为调整工作的依据。外校的经验,教育、教学以及学校教学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都是提高本校管理工作的可靠手段。思想僵化、顽固保守的管理人员是难于使工作水平逐步提高的。(www.daowen.com)
(6)层次原则。教务处是学校中的中层管理机构,要处理好同学校工作的关系。虽然教务处主管着学校的教学,但在教学决策、制订计划时,需要校长的审查和校务会的批准。教学工作虽然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后勤、总务、人事等等也都是学校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务处的工作就和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协调性,不要在管理工作中职权越级,也不要缺乏工作主动性,发挥不出应有的管理职能。
(7)简化原则。管理工作要做得细致,但绝不是复杂化。教学工作内容虽然复杂,但管理体制要简明,分工要明确,手续要简单。有分工,又有协作,使整个管理机制有效率地运转起来。
(8)效益原则。教学工作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将有限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也是管理水平高的一种反映。不论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育设施还是优秀的教师,都要用在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上,做到既保证重点,又顾及全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