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科研能力在新课程中的全面提升

教师科研能力在新课程中的全面提升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倡导教师以对学校发展无限的热情,快速提高以现代教育科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研水平。为培养教师具有针对不同内容要素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我们在第一阶段时,把研究的“基本要素”分教师和学生,并分别提出了5个操作要素,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教师进行具体操作的研究。而在第二阶段时,研究的“基本要素”提出了8个。

教师科研能力在新课程中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科研先导性,抓目标导向,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我们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兴校,首要的是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而科研意识的重要标志就是必须坚持科研的先导性。因此,我们首先瞄准了教师科研意识的强化,并把工作重点定位在抓目标导向上。为此,我们相继提出了学校全员必须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贵在吃苦、贵在坚持、贵在创新”的“三感三贵”精神。倡导教师以对学校发展无限的热情,快速提高以现代教育科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研水平。把教师的科研水平确定为名师的重要标志,明确规定了“师德修养高,教学技艺高,科研水平高”的“三高”名师标准,要求教师在3—5年内达到不同层次级别的名师。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了“育优生、做名师、创名校”的总管理目标。同时,为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全面认识和把握,我们实施了在目标导向下抓理论学习、抓成果内移、抓资源挂靠的“三抓”换脑工程。

抓理论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我们规定必学的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科学理论、生理科学等等。在学习的类型上,根据教师的“最近需求区”把学习划分为专题性学习、系统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三种。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为彻底极转理论学习“台上读,台下记,高耗时,低效能”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教师的自觉性,充分突出理论的指导价值,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一体。具体操作模式是“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对应材料——记录理论要点——指导科研实践——整理学用心得”。同时,我们为教师订阅报刊70余种,开放了教师阅览室,要求教师每天至少要进阅览室读书40分钟,推行了“五个一”,即每年至少读一本理论专著,每月写一篇理论月记,每次理论学习结合自己实际写一段感想,每周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教育信息,每年撰写一篇有研究价值的实践论文。创办了展示教师学习与实践成果的校刊《教育信息月报》。《月报》采用了由级部负责轮流编辑,学校审核定期出版,教师自己编辑自己的作品,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热情,很好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教师也在教育理念上得到了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育随想分别在《人民教育》和《山东教育》上刊发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一切,对教师来说,不但认识了理论内涵,而且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理论的实践价值,从而增强了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抓成果内移。就是将外地教育科研成果吸收过来,并争取最大迁移效果,以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过程、方法和步骤的认识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对于书报及刊物上文字记载的成果,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建立“成果文摘制”。除了让教师自己摘记一些日常急需的成果,学校还将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根据需要复印给教师。同时,我们加强外出学习力度。3年来,组织集体外出学习6次,派教师参加专题研讨会250余人次,并实行了外出学习“三个一”制度。即外出学习之后,要写一份高水平的学习报告,做一次有深度的专题讲座,上一节精彩公开课。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科研意识,又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抓资源挂靠。就是联谊一些专门的教育科研部门,根据学校的研究重点,让专家定期面授,实地课题解剖分析。这样不仅使专家的智力资源在基层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进行资源共享,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国内外科研动态、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认识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快速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科研意识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正与中央教科所、省教科所、山东师大教科所和烟台市教科所等专门研究部门建立挂靠关系。

二、坚持科研实效性,抓实践活动,优化教师的科研能力

搞教育科研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研的实效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教师全面的教育科研能力,为此,我们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抓课题拉动,抓专题研讨,抓专项技能的层次递进的序列实践活动。

抓课题拉动。是指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此拉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初步实现对教育科研操作的整体感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所感悟”的要求,并精心规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前瞻性特点,提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310”工程(三个整体统领课题,10个分类突破的子课题)。2000年,结合创新教育的提出,整合“310”工程,立题进行了以十大改革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创新,学制改革创新,课程改革创新,教材改革创新,教学组织的形式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教学管理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家庭教育创新,德育及生活教育创新)的学校教育创新体系研究。为切实让教师实现“在实践中悟操作”的目标,我们首先从学校方面做到课题面向现实,立志深远,思路清新,规划合理,富有特色,从而为教师实践感悟提供最有价值的载体;其次,对教师而言,提出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了基本的行为模式,即“研摩范式——初步尝试——个人体验——集中反馈”,以此引导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对教育科研的操作有比较全面的整体感知;最后,学校根据反馈定期对教师的实践活动进行调控,丰富教师对教育科研实践的整体认识。(www.daowen.com)

抓专题研讨。就是在教师对课题研究整体感知和初步操作基础上,着眼于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提高全体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研讨的基本模式是个体与集体相结合,采用的程序是“个人系统总结——个体小组汇报——集体质疑论辩——形成调整意见”。如我们立题进行的“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到现在已进入到第二阶段的研究。为培养教师具有针对不同内容要素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我们在第一阶段时,把研究的“基本要素”分教师(组织、讲授、提问、指导、调控)和学生(听课、讨论、提问、习惯、自学),并分别提出了5个操作要素,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教师进行具体操作的研究。而在第二阶段时,研究的“基本要素”提出了8个(师生角色改变、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意识养成、多元互动关系、创新人格培养、学习方法指导、教学目标开放、学科语言特点)。相比第一阶段的要素设计,第二阶段的要素特点:一是师生不再分离,而是一体化;二是要素的概括性更强;三是要素本身为实践操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样,看似难度大了,实际上教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经过迁移和综合也较好地完成了操作,从而逐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内容进行研究操作的能力。

抓专项技能。我们主要做三方面工作。第一,科学整理教师课题实验专项技能构成。经过广泛查阅资料和反复论证,我们初步确定出8项专项技能:自主发现和提取问题能力,创新确立课题能力,编制研究方案能力,实施课题研究能力,课题总结能力,创新开发课题能力,推广成果课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第二,确立专项培训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我校教师不断膨胀的特点,我们确立了“重点先行,分类培训”的原则,“重点先行”是针对专项技能的急缓而言,“分类培训”是对教师水平差异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避免一刀切。在培训方法上,实现“专职教师授课与教师自选限时达标相结合”,即每次专项培训首先进行统一讲座,在此基础上教师选择达成标准与时间,学校据此进行测评。第三,开展主题培训月活动。我们把每年的4月和10月定为课题研究专项技能培训实践月,以保证教师实践技能有真正的提高。

三、坚持科研持续性,抓一体化管理,升华教师教育科研情感

抓科研与总体工作的一体化。就是指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规划学校的总体工作,用务实的科学研究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寻求高效的工作方法与策略,促使和谐发展。对此,我们首先抓的工作就是管理工作机构的一体化。学校设教导处,主管教育教学和科研。这样,学校的主体工作在校领导班子定夺之后,直接传达教导处,由教导处进行统筹设计与规划,使教育教学更直接地得到教育科研的支持,教育科研有了可靠的实施载体,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和谐高效运转。

抓科研与教研一体化。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寓科研于教研之中,融教研于科研之内”的策略,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体现科研成果,所有的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载体,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像我们在教师中开展的教学月主题活动就是落实这一要求的成功范例。首先由学校根据问题设计活动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研讨,然后教师根据总方案设计自我实施方案,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研究案例,最后学校根据教师研究成果,在集体汇报研讨的基础上形成行为规范,反馈到教师中,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实践问题,教师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中感觉到科研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抓集体研究与个体研究一体化。这是针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策略而言。多年的学校教育科研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选准“龙头”课题,形成课题群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成功的最佳前提。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保证集体研究与个体研究的统一,消除教育科研小部分参与、大部分观望的不良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群体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现有条件下,“人人有课题”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科研规律,我们把个体课题定位为学科年级教研组,教师只是这个“个体”中的一员参与研究,这样,教师真切地感受到集体力量的优越性,从而增强了科研的合作性和自主性。

抓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一体化。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评价来激励教师保持潜心教育科研、勇于攻关的热情和毅力。我们主要通过“两个结合,一个侧重”来实现教科研评价的一体化,“两个结合”一是日常过程化的教科研评价一体化,即在对日常教学常规的检查时都增设常规落实的科研因素,以提高教师对科研日常化的认识,让科研成为内存的自觉行为。二是年终评估教研评价一体化,就是年终教师工作评价时,由重教学转向教学科研并重,为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热情,我们还实行了教师层级制,即根据教学实际和科研能力,通过评估将教师确定为“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三个层级,并实现了层级制的动态管理,这对教师既是压力又是一种希望,在这种环境下,那种自主的追求完善自我的科研情感油然而生。“一个侧重”就是在目前情况下,在教科研评价一体化的过程中,侧重于科研的评价,主要通过课题分析会、论证会、汇报会、答辩会、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形成评价,一方面让教师体味到科研成功之愉悦,另一方面在愉悦中生发对科研挚爱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