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时代的呼唤,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研落点的新认识
1、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研究的新落点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重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
2、把握新课程资源内涵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再好的课程理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教材是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指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保证教育实践进行的各种条件。它包括人、财、物等物质因素,主要指教师、学生、文本和环境,诸要素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要学习研究课程资源的内涵,突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的重新定位。
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部关于课改实验要求的《通知》指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校本教研的主要理念
1、校本教研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即为了学校,体现“校本”。
2、校本教研的基地(主阵地)是学校——即基于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均产生于学校;结合学校具体的实际和教学情境才能产生适合本校需要的研究成果。
3、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最了解学校、学生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学校问题最有发言权。
校本教研的作用和意义
1、是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需要。
2、是验证教改措施,促进教改深入进行的需要。
3、是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源泉和动力。
4、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5、是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
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关注学校、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师本”“生本”的色彩非常浓。)
2、是一种教师主动的研究,大众参与的研究。(不带明显的功利色彩,与教学质量提高、自身发展紧密相连。)
3、是一种针对实际、密切联系实际的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展开,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情境性。)
4、是一种强调实效性的研究。以直接解决教育问题为任务。
5、是一种“合作式”的研究,具有依托性。(借助专家或教研部门的指导。)
校本教研的价值
1、校本教研有助于改变工作方式和作风,提高工作实效;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
2、校本教研有助于把教师从研究的“配角”或“执行者”的地位解放出来,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校本教研是重建学校文化的有效手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敬业精神、校园环境)
4、校本教研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科研兴校”、确定发展方向、提升办学理念)
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有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www.daowen.com)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合作文化。
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建。教书匠—→教育家
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一)校本教研的四个结合
学校搞教育教学研究,根本目的是用科学研究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校本教研应力求做到四个结合:
1、干群结合(领导和一线教师)
2、大小结合(宏观课题与微观课题)
3、虚实结合(理论升华与实践操作)
4、研教结合(以研究指导教学)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备课内容、备课形式创新的研究。
2、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群体优势的研究。
3、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功能的统一的设计研究。
4、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以及校本课程的研究。
5、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的鼓励性多元化评价的研究。
6、教学行为反思的研究。
做到既正向反思,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也逆向反思,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课前反思: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如何设计,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潜能的活动如何设计等;★课中反思: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及时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以顺应学生的思维;★课后反思:即要求教师的教案最后有课后反馈栏目,可以是课后小结,可以是教学反思,可以是自我点评,也可以看自己的录像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等。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程序
观点一:认为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主要经历四个环节:问题阶段(校本教研以问题为起点);设计阶段(即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想、策划);行动阶段(将设计付诸实施的过程);总结阶段(对行动的总结和反思)。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观点二:认为校本教研主要经历“问题——设计——执行——反思”四个阶段。——刘良华《怎么做校本教学研究》
观点三:认为校本教研主要经历五个阶段:“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的准备——设计和实施——总结和反思。”
——周卫《台湾开展校本教研的启示》
从以上观点可以发现,校本教研并无固定的统一的实施模式,它以问题为起点,以反思、总结为终点,反思、总结中发现的问题又成为下一轮校本教研的起点,如此循环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可见,校本教研是一种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过程。结合其内涵和特征,我们认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实施程序可表述为如下基本环节。
1、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校本教研的起始环节。
(1)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保持积极态度,观察教育现象。
(2)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学校的、真实的、自己的、他人的)
(3)是否有必要和能否将此问题上升为“课题”,使校本教研有别于随意性的问题解决。
2、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校本教研方案(基本思路和方法)。
3、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行动、检验、创造、调整、变更)
4、反思总结和修正阶段。
教师应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