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回顾城市水战略演变历程

中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回顾城市水战略演变历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也发生了由单纯开源逐步向重视节流和治污的方向转变,其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主导战略。同年,有关部委先后在大连、合肥召开的北方25个城市和南方10个城市的用水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的方针是“开源与节流并重”。

中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回顾城市水战略演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也发生了由单纯开源逐步向重视节流和治污的方向转变,其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主导战略。

(一)“以需定供,单纯开源”战略

1949~1957年,社会经济处于战后恢复和随之而来的大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处于恢复性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初期的10.6%提高到15.4%,年均增长率高达4.8%,城市人口则由5765万人迅速增长到9949万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极度匮乏的供水设施无法满足城市最基本的用水需求,1949年全国只有60个城市建有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仅为240.6万m3,供水人口仅900余万人。然而城市的水资源却很丰富,因此,当时的主导战略是“以需定供,单纯开源”,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大供水设施的能力建设以解决主要由设施不足而引起的缺水问题。在此战略引导下,有条件的单位或工矿企业都可以就近取用地表水,或在城区打井建自备水厂,市政公用自来水厂的水源多数也选在城市近郊区。由于当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用水消费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时期仅靠开源便基本上可以达到低标准的“供需平衡”,城市的供水水源和水环境也没有因此而遭受破坏。

(二)“开源为主,提倡节水”战略

1958~1978年,社会经济经历了20年漫长曲折的徘徊期过程,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下降至0.7%,但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958年出现了用水需求急剧增长的状况,设施型缺水的矛盾明显加剧。于是在贯彻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勤俭建国”的经济建设方针的形势之下,1959年原建筑工程部在保定主持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会议,首次提出“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开展节约用水工作”的要求;1973年,原国家建委又组织研讨会,一方面抓开源,重点组织13个缺水严重的城市建设供水工程;另一方面抓节流,发出了建(73)建革城字第341号《关于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我国城市节水的方针、任务和方法,随后节水工作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一时期的主导战略可概括为“开源为主,提倡节水”,节水只是一种辅助性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弥补开源或供水设施不足”,因此节水工作常被视为一项权宜之计,表现在行动上是节水工作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及随意性,节水的成效不甚明显。(www.daowen.com)

(三)“开源与节流并重”战略

1979~1988年,社会经济处于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达到3.3%,用水需求明显加大,但开源工程及供水设施的建设速度赶不上用水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缺水问题日益突出,缺水的原因已从单纯的设施不足,逐步扩展到与水源短缺并存,节水工作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1981年9月14日,国家经委、计委、城建总局在下发的《关于加强节约用水的通知》中,针对当时水资源紧缺和重开源轻节流的倾向时指出,如果以开源为主,不仅国家的物力、财力做不到,而且还受时间、水源条件等限制。同年,有关部委先后在大连、合肥召开的北方25个城市和南方10个城市的用水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的方针是“开源与节流并重”。随后,建设部成立了“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全国各主要城市也先后组建了“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1988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1988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部以1号令颁布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城市节水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在“开源与节流并重”战略的指引下,节流被提升到与开源同等重要的高度,节水的目的已由单纯“弥补开源不足”逐步向“遏制过度开源”转变,其实质是“弥补水源不足”,人们的节水意识和自觉性有了进一步提高,节水成效明显。

(四)“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战略

1989~1999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有所减缓,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降至1.7%,但用水需求仍在增加,继许多城市经历设施型和资源型缺水后,一些城市又出现污染型缺水问题,进而加剧了城市缺水的危机程度。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不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有些城市已无“源”可开,有些城市虽然有“源”但却已被污染,人们越来越感到治污迫在眉睫,于是,又提出了“开源、节流和治污并重”的战略。1998年1月1日,分别在淮河及太湖流域采取的防治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已让人们切实感到了“治污”形势的严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