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刻意尚行①,离世异俗,高论怨诽②,为亢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④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⑤。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⑥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⑦。就薮泽⑧,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⑨,吐故纳新⑩,熊经鸟申⑪,为寿而已矣。此道引⑫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⑬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⑭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注 释
①刻:削,磨砺。意:心志。
②怨诽:埋怨生不逢时,讥抨天下无道。
③亢:高,清高。
④非世:非难时世,对现实不满。
⑤枯槁:指毁坏身体,自残或自杀。赴渊:投水自尽。
⑥游居学者:时而游说各国,时而居处讲学的人。
⑦致功:建立功业。并兼:指吞并敌国,开疆拓土。
⑨吹:合口用力呼气。呴(xǔ):张口慢慢出气。吹呴呼吸:道家呼吸吐纳之术,养生之法。
⑩吐故纳新: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这也是中国古代导引术养生法的一种。
熊经鸟申:像熊一样悬挂在树上,像鸟一样伸缩脖颈,这也是古代一种养生方法。经:原指挂于织机上的纵线,这里引申为悬挂。申:通“伸”。
道引:也作“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原是古代方士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后为道教承袭改造,基本上变成了一种修仙术。
寿考:高寿。
无极:指不滞于一方,结合上文,是指不刻意清高、修身、治世、无为、追求高寿。
译 文
磨砺心志使行为高尚,超脱尘世不同流俗,高谈阔论而怨谤世事无道,只是为了表现清高罢了。这是避居山谷的隐士,非难时世的人,因不满现实而情愿毁坏身体或投水自尽的人所一心追求的。宣扬仁义忠信,为人恭敬、俭朴、辞让、谦逊,只是为了修身罢了。这是意欲平治天下,对世人施以教化的人,时而四处游说,时而居家讲学的人所一心追求的。谈论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制定君臣的礼仪,确定上下尊卑的名分,只是为了治理天下罢了。这是身居朝廷的人,尊崇国君而希望国家强大的人,醉心于功业,一心想着吞并敌国的人所追求的。隐居于湖泽草野间,闲居在静谧的旷野,终日钓鱼闲处,只是为了无为自在罢了。这是栖身于江湖海滨的隐士,躲避俗世,悠闲从容的人一心所追求的。调养呼吸,吐故纳新,像熊一样悬挂在树上,像鸟一样伸缩脖颈,只是为了延年益寿罢了。这是导气引体之士,养身之人,像彭祖那样高寿的人一心所追求的。
至于那不磨砺心志就能行为高尚,不宣扬仁义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理天下,不隐居江湖就能处闲,不导气引体就能长寿的人,一切完全无心,一切又自然而然地得到,心境恬淡虚旷而从不滞留一方,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汇聚在他身边。这就是天地之道,圣人的高尚道德。
原 文
故曰:夫恬惔①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②。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③,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④,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⑤。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⑥。虚无恬惔,乃合天德。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⑦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⑧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注 释(www.daowen.com)
①惔:通“谈”。
②平:准则。质:根本。
③休休焉:形容宽容,器量大。平易:性情温和,态度和蔼。
④故:巧诈。
⑤豫谋:预先谋划。
⑥罢:通“疲”,疲惫,疲劳。
⑦于:即“与”。
⑧郁闭:滞积不通。
译 文
所以说,恬淡、寂漠、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准则和道德的根本。
所以说,圣人宽容安闲就会性情温和平静,平易近人,平易近人就会心境恬淡了。平易恬淡,那么忧患就不能侵入,邪气就不能袭扰,所以圣人德性完全而精神没有亏损。
所以说,圣人活着时能顺应天理而行,死后又像万物一样变化而去。平静时跟阴气一样宁寂,运动时又跟阳气一同波动。不做福的先导,不为祸的起始。外有所感而后内有所应,有所压力而后有所行动,迫不得已而后才有所兴起。抛弃心智和巧诈,遵循自然之理。所以没有天灾,没有外物的牵累,没有他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谴责。他们活着就好比在水面浮游,死后就像疲劳后的休息。他们不思考,也不预先谋划。充满光辉而不耀眼,守信用而不期必然得到。他们睡觉不做梦,醒来无忧患。他们心神纯净无杂,魂灵从不疲惫。虚无恬淡,才合乎自然的真性。
所以说,悲伤和快乐,都是违背纯真本性的邪恶表现;喜悦和愤怒,都是有悖于大道的罪恶行为;喜好和厌恶,都是忘却自然本性的过失。所以内心不忧不乐,是保持自然德性的最高境界;持守专一而没有变化,是保持寂静心态的最高境界;不与外物相抵触,是保持虚无心态的最高境界;不与外物相接触,是保持恬淡心态的最高境界;顺从万物而不逆,是保持纯净心态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形体过分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惫,精神使用过度而不停歇就会劳损,一旦劳损,就会枯竭。水的本性,不混杂就清澈,不搅动就平静,闭塞不流动,就不会纯净清澈。这是符合天道自然的现象。
所以说,纯净而不混杂,虚静专一而不改变,恬淡无为,运动则顺应自然而行,这就是养身的妙道。
原 文
夫有干越之剑者①,柙②而藏之,不敢用也,宝③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④于天,下蟠⑤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⑥为同帝。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⑥,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注 释
①干、越:即干溪和越山,都是出产名剑的地方,这里可代称吴国和越国。
②柙:通“匣”,这里指用匣子收藏起来。
③宝:珍惜,珍爱,视为珍宝。
④际:到达,接近。
⑤蟠:遍及。
⑥名:作用,功用。
⑥精通:指身体和精神凝合的妙契程度。
译 文
拥有吴越宝剑的人,用一个匣子将其珍藏起来,不敢轻易使用,真是珍爱到了极点了。精神可以向四处流溢而无所滞积,没有什么地方不可到达,上接近于天,下遍及于地,化育万物,却又不能捕捉到它的踪迹,它的功用如同天帝。纯粹素朴之道,只在专心持守精神,持守精神而不失却本真,就能使形体与精神融合为一。形体和精神融合为一达到了精通的程度,就与天理相合了。有俗语说道:“普通人看重财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崇尚高尚的志向,圣人注重素朴的精神。”所以,素朴就是不与物相混杂,纯粹就是精神没有亏损。能够体察纯素的人,就可以称之为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