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玲
有幸搭乘“重庆市王纬虹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这趟列车,我参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指南》的编写工作。我是一名战斗在一线十几年的心理教师,此次工作令我激动、兴奋,但也感到充满挑战。作为编委,只有掌握与作者交往的艺术,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与作者一起打造高品质文章,才能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那么,该怎样与作者沟通,携手打造出高品质文章呢?一路走来,我们不仅收获了王老师的陪伴、鼓励和专业指导,也收获了编写团队成员们不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更在与作者的磨合过程中收获了理解、包容、信任……这些都是使文章质量显著提高的重要因素。怀着对文字的敬畏之心,我们成长迅速,收获了许许多多。
一、尊重作者原作,尽量不改、改必有据
孙犁曾经说过:“作者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可删可不删者不删。不代作者作文章(特别是创作稿),偶有删节,要使上下文通顺,使作者心服。”这是修改文章的最高境界。不得不改的,必须有所依据,如有著作权问题、违反了相关规范等。改动的部分,最好告知作者,请其核对和认可。不能确定到底改不改的问题,及时跟作者沟通,在掌握更多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修改会更加客观。(www.daowen.com)
可是,最初改稿时,我忽略了原作者这样的感受,在我私下将一位老师的情境故事改动被他发现后,原作者生气地与我沟通。她写的情境故事更有文采,经我这么一改,虽然迎合了大众阅读习惯,却缺少了文采。此时,我才意识到,沟通、了解原作者的用意、尊重她的原始想法、达成共识是多么重要。所以说,编写者在改稿时既要改好,又要保留作者的文采,这需要与原作者多沟通、彼此尊重、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将其写作特点展现出来,形成独特风格。
二、提升专业素质,取得作者的信任
编写过程中,与原作者建立信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是我们展示自我专业素质的过程。我在与一个老师交流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方式过程中,提到我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操作模式。这使作者当时一筹莫展的问题得意解决,之后,他对我的信任感增加了,我们的合作也变得更加顺利、愉快。这件事让我们共同成长。我明白了,提出修改意见要有理有据,要能看到作者忽视的方面,避免稿件出现严重问题。这样的专业素养构成了合作的良好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