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情境
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学知识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与运用,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意识到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的重要性及有效性。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形式,若能有效地融于班级建设与管理,既能缓解专职心理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还能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将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呢?
❤分析与探讨
在《团体心理辅导》一书中,樊富珉老师将团体心理辅导称之为“神奇的圆圈”,它是在一定情境下,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若要科学系统地运用这门技术,需要操作人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而班主任群体虽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背景,但有关心理辅导活动实践操作的经验却较为缺乏,那如何才能让团体心理辅导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呢?
一、增强意识,开启学习之路
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就已明确指出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骨干地位,但目前绝大多数班主任工作负担繁重,不仅要面临所教学科的教学压力,还要面对班级整体成绩的压力,所以他们倾向以学生学业成绩为重,习惯采用快节奏、简单化、甚至粗暴化的方式教育学生,严重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故若要实现团体心理辅导真正融入班级管理,方法不是最重要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对心理教育政策的解读,心理辅导案例的分享,团体心理知识的普及,让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体验到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实用性,从而增强班主任学习、参与及探索团体辅导的积极性,让全体班主任开启团体心理辅导融入班级管理的学习之路。
二、结合实践,踏上操作之路
为了促进团体心理辅导简易快捷地运用于班级管理中,提高班主任使用团体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最好将其与班主任已有的日常工作相结合,避免额外增加班主任工作负担,比如:班会课,班委团队建设、班级学生转化及家校活动等。具体操作如下。
(一)设计心理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级每周一次的常规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近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及时予以引导与教育;而心理主题班会则以班会课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选题内容,并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与知识、方法与技术,如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以解决班级中的共性、典型性心理需求与问题,从而提升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例如,在班级建立之初,我们可以借助“有缘相识”“寻人行动”“个性名片”“寻找归宿”等团体游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帮助其快速认识彼此,提高其环境适应力;又如,在班级成长过程中,如果班级出现凝聚力欠缺,合作意识淡薄等状况,我们可以借助“啄木鸟行动”“同舟共济”“解千千结”等团体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共同完成任务,一起克服困难,既能增强彼此的理解与信任,还能促进彼此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选拔班委干部成员
班委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班级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优秀得力的班干部不仅是班主任不可或缺的助手,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团体心理活动一般是由团体成员自主完成若干任务,所以班主任往往通过观察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表现,如“造房子”“蜈蚣翻身”“广告设计”“同舟共济”等活动,便能发现组织能力强,具备一定领导潜质的小助手。与此同时,小助手们通过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充分展现自己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有助于其在班级中迅速获取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将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活动中班主任还能发现小助手们的不足之处,若能予以及时点拨,将有效地促进班委干部的快速成长。(www.daowen.com)
(三)开展亲子互动活动
借助团体活动,开启真正有效的家校沟通模式。传统的家校沟通是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中心开家长会,此类家长会通常将学生与家长分离,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们则被动接收信息,整个过程中,也许家长能体验到片刻的欣喜或愤怒,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与亲子互动。而采用团体心理活动,如“盲人旅行”“我说你画”“我说你剪”“我画我家”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既能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理解,还能让孩子和家长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孩子的自我成长意识。
(四)组建学生互助团体
樊富珉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出,团体心理辅导让每一个参与的成员都能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能促进个体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改善沟通、增强适应、排除困扰、提升能力,增进身心健康。而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要么太自私,要么太懒惰,要么太冲动……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相关主题,将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召集在一起参与团体活动。在团体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教师的教育不再空洞乏力,学生也不再封闭自我,团体成员之间彼此互为镜子,相互提点,又相互支持,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转变。
三、强化反思,迈上研究之路
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千变万化,针对不同问题,不同班级,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团体活动,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尝试与探索,每一次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比活动本身更重要。通过反观活动过程,我们能进一步发现班级成员的优势与劣势,促进班级管理与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发现已有活动的不足,结合本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改善活动,甚至创新活动,从而促进我们对团体心理活动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
❤资源与拓展
1.《团体心理辅导》,樊富珉、何瑾/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案例》,杨敏毅、鞠瑞利/著,希望出版社。
3.《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著,宁波出版社。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陈 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