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维护心理健康课堂纪律?

如何有效维护心理健康课堂纪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景与情境教师一:我上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发现,这些孩子真是调皮。可见,“动”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灵性的体现。全体学生在充满信任和真诚的和谐气氛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尽情投入活动,使心理课堂实现有效的“动起来”。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但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针对学生。因此,为了维护课堂纪律,笔者与学生又共同制订并罗列了“惩罚超市清单”。

如何有效维护心理健康课堂纪律?

❤背景与情境

教师一:我上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发现,这些孩子真是调皮。学生很吵,我要不停维持纪律,这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一学期下来,原本一直渴望上的心理健康课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估计是学生们看我年轻,故意气我,我应该怎么办啊?好苦恼!我反复在想:课堂上“活”与“乱”并存的问题该怎么解决?辅导活动课要“活”,但一“活”就不容易控制,有些学生会趁机捣乱、调侃,或许有的学生本来就对心理辅导课怀着一种“混”的想法吧!

教师二:现在的孩子个性强,上课会质问老师,回答问题时想法多,甚至答非所问。面对这些情况,通常我都无法控制,所以有时候就不敢放手让他们讨论,因为讨论的结果往往会使课堂秩序混乱,说不定还有人故意捣蛋和刁难。我只好一讲到底上大课,结果他们就各干各的。唉,真是满肚子委屈与苦水!

❤分析与探讨

从上面两位同行的倾诉中,不难看出维持心理辅导课的课堂秩序成了心理教师特别是新上岗的青年心理教师最大的困惑,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性课程,需要学生动起来,学生不积极参与活动就无法体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性,课堂生成、讨论分享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动”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灵性的体现。心理辅导活动课更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只有静静地回味与思考才能获得独特的体验,才能将体验上升为一种成长的感悟。可见,“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悟性的体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常常要么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要么是一问一答、按部就班。那么,如何调控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堂气氛,使之“活而不乱、张弛有度”呢?

一、“角色到位”是前提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辅导学教授林孟平曾说过:“辅导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要想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必须做到“真诚—关注—共情”。只有做到这三点,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教师对学生在人格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力才能相对地提升。

心理辅导活动课常常无法出现在课表的“黄金时段”,面对已经上了一天课,有些疲累的学生,面对有些乱哄哄的课堂,心理教师可以说上一句:“同学们上了一天课,一定很累了。我们一起来做一节健脑操好吗?”心理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来营造课堂气氛。在这里,心理教师要用共情体谅学生,用行动关注学生,让他们领悟到该以怎样的状态来迎接新的一课。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自然就形成了。

二、“你我约定,罗列惩罚清单”是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订相应的规则,是让学生既能动起来,又能静下心的有力保证。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我们的约定”要体现民主性、公平性,要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制订。由于这份约定来自学生,执行起来会更加容易。一旦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约行为,就会受到同伴的谴责,就会有一种受到全班舆论攻击的压力。这种力量是“团体动力”的一种,能够隐性而又有效地保证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的形成。下面笔者提供一份自己上课时所用的“课堂公约”供大家参考:

(1)注意(力)集中(我承诺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2)暂停评价(我承诺对别人的观点暂停评价!);

(3)坦诚开放(我承诺对所有的成员坦诚开放!);

(4)保密尊重(我承诺做到保守秘密,彼此尊重!);

(5)积极倾听(我承诺表现最高品质,积极倾听!);

(6)全程参与(我承诺维护课程规则,全程参与!)。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结合班级的情况,经过和学生的协商尽量选取两到三条作为“我们的约定”。实践证明,“少就是多”,少而精的约定会让学生的头脑更为清晰,执行起来更加容易。在笔者的课堂中,“我们的约定”常常将重点放在“彼此尊重、认真倾听、积极分享”上,以此鼓励同学们尝试从他们的发言中获取看问题的新角度。同时,笔者会和学生商议一个游戏或活动结束时马上安静的口号:“我说hello,你说hi。”久而久之,当我向大家说“hello”时,同学们齐呼“hi”回应,继而迅速安静下来。

在规则的保护下,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规则是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束缚”。全体学生在充满信任和真诚的和谐气氛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尽情投入活动,使心理课堂实现有效的“动起来”。当然,形成规则后,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迁就,要严格要求,奖惩结合;对于违反规则的人,一定要让其按规则受到惩罚,因为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但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针对学生。因此,为了维护课堂纪律,笔者与学生又共同制订并罗列了“惩罚超市清单”。有了“彼此尊重”的共同约定,学生明白惩罚清单并不是以损学生尊严为目的的。我们的清单中甚至还有些可笑或好玩的项目。一旦学生违纪,自己主动在清单中选择一个或者抽取一个项目在大家的监督下完成。开始时,笔者会故意犯错,比如说错话、写错字,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率先从学生手中抽取一项惩罚,然后面向全体学生坦然认错。在孩子们的嬉笑声中,笔者将抽取到的“请面向学生三鞠躬,然后说三遍‘对不起,我错了,请你们原谅’”付诸行动,并在最后大家的原谅声中感谢大家。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懂得“面对错误,勇于当众认错并不是一件特别难堪的事”“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当众认错的勇气”。一旦勇于认错的氛围形成,课堂气氛更好,同学们关系也更融洽了。即使同学们最开始时不好意思认错,大家也会彼此鼓励、打气。

下面附上笔者与某班学生一起制订的“惩罚超市清单”,供大家参考(遵循“共同制订,因班而异”原则)。

××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惩罚超市清单

为维护心理课“活而不乱、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我勇于承担错误,请同学们监督:

(1)请面向学生三鞠躬,然后说三遍“对不起,我错了,请你们原谅”;

(2)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3)老师出题,面向全班用身体写字;(www.daowen.com)

(4)拿出手机请老师保管一节课;

(5)给同学们来一段即兴表演

三、“精彩选题”是根本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像其他学科性课程,没有统一的、现成的教材,这确实会给教师的执教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选题精彩、设计精心,才能让学生“愿意动”“静心想”,才能营造出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凡是自己上得得心应手、学生反响热烈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无不是在自己和学生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后定下的主题,然后经过反复试上,数易其稿,历时大半年才完成的心血之作。

在设计心理课的教学内容时,不少教师都反映不知道上什么,于是到网上随意照搬照抄一份教案。其实,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以小学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最重要的发展性主题是能否养成和保持一种勤奋、积极、进取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具体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时,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段来加以把握。

小学低段:一是帮助孩子尽快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与适应;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学中段:一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二是满足孩子正在迅速扩大的交友和被同伴接受的社会性需求,学习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小学高段: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抽象概括和归类记忆的能力;二是高度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发展,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四、小组合作是契机

首先,心理活动课教师可以将各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6至7人,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强化角色意识。尽量保证每组人数相当,在分组的时候按照自愿原则进行。接着,推选组长,由大家推选产生的组长,学生会从心理上信服、支持。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好小组成员的分工问题,力求使每位同学在一段时期内能够分别承担一次不同的职责,如主持人、记录员、汇报员、记时员等。之后,每组之间形成竞争,以累加分数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如此,赋予学生特定的职责,强化角色意识,人人有事干,课堂纪律明显改善了,活动的效果也就更能显著了。

五、“走心”活动是灵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它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这段名言适合用来思考课堂纪律管理——怎样使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心理活动占据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

由此可见,心理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挖掘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材料,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走近学生,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心理剧、情境设计、游戏辅导等多样形式吸引学生。相信只要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线,再加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动画、故事、情境体验等形式,何愁心理辅导活动课会出现“混乱不堪”抑或“静如死水”的局面呢?

总之,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去探索、去创造,心理课堂的控制能力是教师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教学艺术。营造动静结合、和谐有序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气氛是我们教师不断追求的主题。相信同行们各有千秋,都有一些很好的“绝招”,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任何一种“绝招”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场合,唯有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才有好效果。

❤资源与拓展

1.坦率真诚——把老师和同学当作自己最真诚的朋友,诚恳地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不必担心会不会讲错。

保守秘密——在活动课上听到的事情,要为同学保密,不到其他地方乱说,以免伤害了跟你说真心话的那位同学。

认真倾听——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他的意思,并表示你很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参与交流——积极参加讨论,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各种想法,并进一步了解别人对一些问题是怎么想的。

(来源:《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活动须知》,钟志农)

2.《辅导与心理治疗》,林孟平/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3.《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著,宁波出版社。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陈 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