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南

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南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如果自己决定任“总指挥”就再好不过了。“总指挥”和副校长、书记、德育主任及其他中层领导一起,总体设计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划。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是执行这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学校心理教师队伍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心理专家,只需要每一个人都在这项工作中定好位,负好责。

学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南

❤背景与情境

我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位专职心理教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我的到来而开始。然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几千名师生,心理教师就我一个人,别说各种心育活动了,仅仅开设班级心理健康课程的工作量就让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对于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的问题,我发现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很难应对,感觉需要不断充电,而学校领导却认为我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知识已经很丰富了,要学习的话自己看书就好;其他学科都有备课组活动,我要讨论交流的话只能同外校的心理教师一起,而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又不一样,感觉交流落不了地……面对上述种种,我不禁疑问: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么吃力呢?

❤分析与探讨

因为你是单枪匹马在战斗啊!出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人干出来的,而是一支队伍干出来的。从狭义上看,这支队伍就是受过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培训和获取资格认证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老师。从广义上来讲,这支队伍就是全校教职员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员教育,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肩负起一定的教育责任。

近年来,各大中小学都在努力地实施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和经济相对不够发达地区的学校也都陆续配置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校的心理教师数量离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一些“高完中”[1],好几千人的学校,很可能只有一个专职心理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单打独斗。

心理学,如同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一样,博大精深。心理现象的复杂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说教或聊天,而是建立在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助人自助”的过程。显然,这对学校心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个人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全校上下齐动员,分工协作

美的组织机构就是从校长到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校长如果自己决定任“总指挥”就再好不过了。“总指挥”和副校长、书记、德育主任及其他中层领导一起,总体设计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划(最好还要有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在这一规划下,学校要提供各种保障条件,给教师参与专业培训的机会。

专职和兼职心理教师,肯定是这项工作的主力军。除了负责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各种心理活动之外,心理教师还需要对学校的其他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是执行这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并不只依靠几位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教师做得风风火火,而在于各任课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突出各自学科的教育优势,从而培养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学校心理教师队伍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心理专家,只需要每一个人都在这项工作中定好位,负好责。

二、充分发掘个人潜力,让教师在这项工作中都有所长

学科相同,而每个教师的个人风格是不同的。以心理教师为例,有的老师心理健康课上得很好,从备课到教学,都很有一手,学生反馈也很棒,自己也很喜欢上课;有的老师对心理咨询很感兴趣,自己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咨询效果很不错;有的老师特别擅长做生涯规划;等等。就其他学科教师而言,有的特别适合做心理讲座;有的特别擅长做心理科普;有的在信息技术方面很有优势,做学生的心理档案很有一套;等等。学校应整合教师资源,让每位教师的强项得以施展,彼此互补,交流学习,使各方面都有本校的“权威专家”。

三、系统培训

这是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必需环节。或许有人会认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或是硕士生,他们经过了专业的学习,还获得了国家二级或是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只要将所学和工作联系起来,不断总结经验,就可以胜任工作了。其实,大学在校的学习还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只能叫理论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经验积累都是不够的,所以各种实操技术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各主要流派有质量的系统的培训要花费不少财力,学校应尽可能地给专、兼职心理教师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如今网络十分发达,也有很多网络课程较地面课程更实惠,这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如果学校财力允许,可定期派教师参加诸如高校主办的心理学培训班,或把专家“请进来”培训;如果条件有限,请附近的专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也是很好的。(www.daowen.com)

四、案例研讨,经验交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案例研讨会,教师们可以就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交流、分享,或是提出一些困惑和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专职教师可以根据交流的内容做一些说明和解释;可以分小组学习交流,比如,以年级为单位的班主任外加专职教师一起组成一个团队进行交流,有鲜活的案例和专业的解读,彼此都能收获成长。学校还可以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QQ群或微信群,让交流更加自如、便捷。

五、外聘督导师

专、兼职心理教师需要督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同样也需要督导。教师们一方面需要释放自身工作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更专业的人士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读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专业成长。尤其是遇到危机事件时,一个可靠的督导师就显得太重要了。

六、借科研推动教师成长

学校可以申报心理主题班会设计的课题,班主任可以参阅资料、文献,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与学生共同设计、呈现一次心理主题班会。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也提高了班主任的心理辅导能力。要求教师撰写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主题可以是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科教育方面的。比如,音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做音乐对缓解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体育教师可以做体育游戏对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方面的研究。这有利于教师们学习、反思、沉淀,从而获得成长。

七、加强对外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走出去”,同外校的相关团队交流互访;还可以与外校的专职教师自发组成朋辈督导团体或成长团体,在遵循伦理道德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资源与拓展

一个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不只是属于中小学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因此,建立你工作体系的第一步,是寻求其他人或组织的加入并记得与你的同事们合作。当你独自决定你的心理工作计划的时候,就把你的同事们排除在外了,你的心理服务可能就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最终会导致你的工作失去学校的支持。

你可能无法获得学校里所有人的支持,但是你的确需要学校里的大部分教师相信,你所提供的服务,以及这一工作体系中他们负责的部分,对于达成教育所有学生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校长和整个社区相关人员也需要了解这一点。如果你成功地让社区相关机构或人员都相信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你将获得一个大范围的受众支持,他们都会在你的领导下,帮助你设计一个总体性的心理工作体系。获得同事和学生家长的支持是建立心理工作体系的下一步。

(来源:《学校心理教师工作指南(第三版)》,[美]John J.Schmidt/著,孙菲菲、刘亚茵、喻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重庆市丰都中学 冯庆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