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情境
新接手的班级中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学生,个人卫生条件差,上课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嘴里不断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有时还会在上课途中在教室里走动。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讨厌他,甚至有的男生还会欺负他,课堂纪律也变得比较差。我该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呢?
❤分析与探讨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随班就读”案例。随班就读是我们国家实施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政策,主要指将残疾儿童安置于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的教育方式。一般认为,它是全纳教育在我国的一种实践形式。
随班就读旨在提升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给授课班级的教师及学生带来一些不便。授课教师缺少相关专业素养,无力应对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普通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与特殊学生之间的“不同”,且有的家长会拒绝孩子与特殊学生的交往;特殊学生,特别是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智力障碍的学生在班级中也容易受到孤立、不被接纳,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一如本案例中所出现的情况。但若从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件事,随班就读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师个别化、个性化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普通学生的理解力与包容度,也能让特殊学生更好地参与主流社会生活。
在本案例中,想改善此状况,教师就要细观察、广思考,需要挖掘案例中的积极因素,化消极事件为积极教育契机。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开展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同理心与同情心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形态,了解障碍者障碍的来源与处境,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多样性,为正常学生从心理上接受特殊学生做好铺垫,比如可以开展模拟特殊障碍者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障碍者的不便。
二、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教室这个场域中,只有老师表现出真诚而自然的接纳态度,才能为正常学生对特殊学生的接纳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比如,不忽视、及时回应特殊学生的诉求;同时,鼓励普通学生对障碍学生提供帮助,利用班级中的大多数力量来监督、改善欺负行为。
三、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例如,针对特殊学生上课时的走动问题,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判断学生走动的原因,是不了解规则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前者可以通过及时提醒改善,后者则可以及时利用时机,请特殊学生上台展示或者帮助老师做一些小事,为学生的这一无意识行为赋予意义,改善走动带给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www.daowen.com)
四、加强家校沟通
比如特殊学生的个人卫生问题,就可以通过积极的家校沟通得到解决。
总的说来,随班就读一般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和内容。第一个层次是物理性的,典型代表是“随班就座”,特殊学生和正常学生一起置身于一个教室中学习和生活。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性的,特殊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班队生活,能够被班级中的其他成员接纳、尊重。第三个层次是课程性的,特殊学生能和正常学生一起在课程中成长与发展。对于物理性的随班就读,其目的在于使特殊学生能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因此只需要对物理环境进行调整,比如有视障学生时,教师应注意课桌位置间的距离、过道的走向。对于社会性的随班就读,教师就需要通过帮助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融洽的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平等对待特殊学生,允许特殊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慢慢来”。对于课程性的随班就读,教师就需要运用多种资源、辅助设备以及改编教学材料等方式,来支持特殊学生在课程中成长与发展。
❤资源与拓展
推荐书籍:
1.《隔离到融合:随班就读效能化的理论与实践》,申仁洪/著,重庆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以关注随班就读质量提升为核心,选择随班就读有效运作模式为突破口,探讨了中国具体场域中随班就读核心理念的充分实现样式。
2.《融合教育与教学》,张文京/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内容丰富,有针对不同类型障碍学生的教育训练方法;指导性较强,从理论到实践,兼以个案研究,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校 夏江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