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情境
作为一名新手心理教师,我很想知道:我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哪些工作是需要重点突破的?
❤分析与探讨
一、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内容和重点是由该项工作的目标决定的
1.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这样表述的,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此,该《纲要》还提出要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学校发展的总体需求。
以笔者任教的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为例,2009年至今,该校先后通过了区、市两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合格学校的验收,相继荣获武汉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十一五’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会员学校”、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授予的“2013—2014年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教育局免评授予的首批“武汉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经过近8年的探索,该校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该校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实现“幸福校园,智慧校园,健康校园”的“三园建设”目标,明确指出“要以我校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新的起点,全方位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制订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将工作成果固态化,从而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特色之一”。
继而,该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南,遵循学校建设“幸福校园,智慧校园,健康校园”的要求,为全体学生的青春生涯增加积极体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因此,该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确定为以下几点。
(1)工作目标。
工作阵地目标:建设环境温馨、功能齐全、设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室。
工作队伍目标:建设一支稳定的、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
工作机制目标:建设一套规范的、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2)工作任务。
阵地建设任务:不断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切实发挥心理辅导室在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队伍建设任务:不断壮大专职心理教师队伍,明确专职教师工作职责,发挥其在引领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普及性任务: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让全体师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调适性任务:对部分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预防心理疾病和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产生。
宣传性任务:坚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心育氛围。(www.daowen.com)
研究性任务: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探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作模式和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应以《纲要》为指导,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进行规划和部署。
二、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内容和重点
以上工作目标与任务的达成,需要从学校和心理教师两个层面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1.学校层面。
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定期维护,使其成为心理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制订《心理辅导室功能介绍及使用规则》《个别心理辅导预约流程》等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心理辅导室得到科学使用,各项心理辅导工作有序开展。
引进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专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学科备课组和教研组,打造一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制订《心理教师工作职责及绩效考核办法》,将心理课程、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危机干预、主题讲座、主题活动、宣传工作、课题研究等工作计入工作量进行考核,并按照各级文件要求,落实心理教师在考核、评优评先中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定期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支持教师们参加相关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制订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项制度,确保该项工作有专人领导,有专人实施,各项工作均有相应的经费支持。从结构建设的角度,成立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心,确保该中心工作与其他部门产生联动效应。
在以上工作中,除了确保场地和人员,相关机制的建设和运作也是工作重点。
2.心理教师层面。
(1)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培养其心理健康意识和各项基本素养。
(2)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能够及时识别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参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
(3)定期开展家长沙龙,面向家长群体普及精神卫生常识和亲子教育理念,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业务培训,使社团成员能够配合学校进行同伴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危机上报等工作。
(5)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及建档工作,为今后不同类别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做准备。根据测评和访谈结果初步将新生分为“常态学生”“高危学生”和“症状学生”三大类。对常态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危学生群体采取主动跟进式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于症状学生,应采取综合干预,即包括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共同干预,也包括干预手段的综合化,在用药的同时辅以学校心理辅导,在手段和人员两方面实现综合干预。
(6)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活动,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做出有效和及时的回应。
(7)通过宣传展板、宣传手册、便利贴、挂图等多样的形式主动向师生推送心理健康常识,渗透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8)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素质拓展、现场心理辅导、心理电影赏析等系列活动展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强化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积极体验。
(9)结合学生情况,申报有关课题,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作方法及工作理念。
(10)通过数据收集、案例积累等方式,依托课题研究,探索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以上常规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和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是工作重点。
总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是由各个学校对该项工作的要求来决定的,而各个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又是根据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制订的。心理教师在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时,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甚至所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所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先抓重点,比如实施课程和个别心理辅导;先易后难,比如从开展宣传和主题活动开始。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 吴 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