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情境
心理教师如何定位其角色?这可能是每一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也曾因为这个问题而迷茫过。七年前,我从学校基础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到中学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还要配合团委、德育处的工作。自己做了很多事,但总感觉只是处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状态,忙忙碌碌,没有成就感。我经常问自己:在这个学校里我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是心理课教师、心理咨询师,还是学校心理教师?我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我还可以开展哪些工作?对自身角色定位的不明确,让我感到身心俱疲、工作无序,也没有掌控感。
❤分析与探讨
现在很多学校里都已经配备了心理教师,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对心理教师的专业角色、权利与义务、所必须接受的培训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心理教师的地位,仅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到过——“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这就造成了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职责不清、边界不明,既与教育管理人相混淆,与普通任课教师角色相混淆,也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分不清,凸显不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成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心理教师成了可有可无的打杂者,更关键的是学生和老师也没能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获益。
上级部门没有对心理教师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但作为心理教师,其内心不能盲目,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要有规划和定位,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有一句网络流行语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在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有了明确的定位,我们在工作中才能主动作为,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系统、全面,自己也才能得到最大化的锻炼和提升。
心理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明晰自己在学校中的位置、权利与义务。2002年9月3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答记者问中提出,在中小学校实施的各种心理咨询、辅导活动统一称为“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员统一称为“心理教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学校里的心理教师,是接受过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在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工作,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如学习、情绪和社会发展等问题,设计管理或参与学校心理服务,促进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1],而不仅仅是任课老师或仅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从广义上讲,根据我国教育法,学校全体教师都应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而我们的定位应是受过专业训练、取得资格并经过正式任命,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人员,是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因此,心理教师除了进行常规的工作,如上课、咨询、心育活动、建档外,还可以拓宽、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到学校中各处标语的表述、国旗下讲话时正面的引导,大到学校对师生的人性化管理、人文教育文化的塑造等,都需要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心理教师可以针对这些方面积极、主动地向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这方面看,心理教师又是学校心理工作的顾问。
下面我就列举几个心理教师除常规工作之外的可为之处。
1.学校的人性化组织氛围与教育文化的创设需要心理教师参与。
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个体,严格的管理或标准化的评价能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却无法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需要从师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采用更加人文化的,更加贴近教师、理解教师、服务教师的人性化的“走心管理”。“走心”意味着要了解人性,了解师生的生命需求,让师生感受到管理中的温度。比如,学校标语的表述不用命令性口吻,而从关爱学生的角度考虑,于是,在我的建议下,我校的禁烟标牌不写“禁止吸烟”,而写的是“拒绝吸烟”;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主要采用表扬和奖励等正面方式,对其错误做法(如学生吸烟)私下处理,不在公开场合当众批评,坚持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学校发给教师的短信尽量以服务性语气为主,多一些问候的话语,多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需要教师上交的资料尽量以上交奖励为主,而不以上交惩罚为主;教师有了更多展示的平台,学校创办了教师兴趣团体(如羽毛球俱乐部、瑜伽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等),教师幸福讲堂,等等,让爱好不同、风格不同的教师有展示自己生命、生活的机会;在校门口树立“荣誉牌”,将本学期所有教师的获奖及文章发表的情况予以展示,正面营造教师积极向上的风貌;等等。
2.家校共育需要心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人民日报》曾刊登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其中提到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才,这些很重要。只有家长先树立正确的理念,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www.daowen.com)
现在,不仅是心理教师有这样的感慨,很多学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有同感——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对学生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对孩子的行为无所适从或粗暴对待、不尊重等不当处理,他们也有诸多疑惑。心理教师在解决家长的家庭教育困惑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在孩子遇到异性交往问题时如何处理,在孩子遭遇欺凌事件时如何应对,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建设家长群、开设家长讲堂等方式宣传家庭教育和心育理念,及时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迷茫支招、解惑。
3.心理教师不要忽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一线教师的压力,一线教师也需要进行心理放松和疏导,这是学校对教师人性化关怀的一个方面。比如,可以根据教师的自身需要,开展心理保健、人生修养、学生心理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讲座,这些讲座可以由心理教师自行开展,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实践证明老师们都很欢迎这样的形式;学校心理咨询室中可以增设心理健康服务,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的老师提供咨询服务;等。当然这都需要学校方面的资金支持。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第一堂普通心理学课上,老师说过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心理学。”学校是生命云集之处,要想学校有温度,有人文味道,就要有懂心理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可为之处在于方方面面。但如果学校的心理教师较少,甚至只有自己一位时,如果想要面面俱到,一定会把自己累坏。所以,心理教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和侧重点,这样,才能获得工作中的掌控感。
❤资源与拓展
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徐樾还处于王阳明心学的初级阶段——静坐。他确信在静坐中理解了王阳明心学,得到了真谛。王阳明就让他举例子说明,徐樾就兴奋地举起例子来,他举一个,王阳明否定一个。这样举了十几个,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王阳明指点他道:你太执着于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阳明就指着船里蜡烛的光说:“这是光。”在空中画了个圈说:“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耀的湖面说:“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处:“这还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来源:搜狐网)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 路晓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