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域的农产品资源(橡胶、槟榔、胡椒、椰子、菠萝和柠檬等),海南省农垦局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园区化的原则,决定规划建设万宁市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域的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使其具有集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销售—物流的完整产业链,规划年限是2015—2030年。规划范围为槟榔城北至后安镇后坑村,南临后安镇老杨村,西至北大镇竹埇村,东接223国道,规划用地面积约195 hm2。规划区重点发展热带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乡村旅游和文化休闲度假等产业,兼配套、物流、交易、展销、居住等。
规划区内现有以农业种植为主的6个村庄和4个国有农场生产队,以及槟榔城政府所在地。规划区的生活与农业生态用水主要来源于水声水库和灌溉水库,水库周边有少量鱼塘。规划区拟新建一座污水收集规模为12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以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态排污口拟设置于Ⅲ类水体龙尾河上(美子村附近)。污水处理厂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中水中的30%回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绿化喷淋或道路广场浇洒等,剩余部分的中水排至槟榔城南部的中等河流龙尾河(龙尾河排污口上游500 m处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3.8 mg/L和0.74 mg/L)中。龙尾河离水声水库的最短距离为1200 m。
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问题二 如何开展该规划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问题三 该规划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四 该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问题一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1)根据规划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区域环境功能特点,分析和预测规划区域内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确定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区域环境空气容量。
(2)分析规划与《万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各专项规划的相容性,从宏观角度对该规划的总体定位、发展规模、用地布局等进行论证,对规划区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和调整方案。
(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各环境保护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预防、降低、修复或补偿由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4)对规划的功能区划、用地布局、产业结构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问题二 如何开展该规划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从该规划的基本概述可知,规划区内的地表水体包括生活用水水源地水声水库、农业生态水源地灌溉水库、水库周边的少量鱼塘,以及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排水的纳污水体龙尾河。这表明规划区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但涉及水资源保护区,即水声水库,故规划区内存在生态保护红线。基于此,该规划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将只针对纳污水体,即Ⅲ类水体龙尾河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一)规划区污水量核算
为了预测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对Ⅲ类水体龙尾河水质的环境影响,首先需要开展规划区用水量预测。为此,先根据《万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30年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以及《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确定的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可以预测出规划末期2030年槟榔城的用水量。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出的用水总量,乘以相应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可以计算得出规划远期2030年槟榔城的污水排放量。
1.规划区用水量预测
规划区用水量预测采用分项建设用地指标法或单位面积用水量指标法来计算用水量。根据给水规划规范,城镇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应为0.4~0.8万m3/(km2·d)。经计算,规划远期最高日用水量约为16500 m3,具体情况如表4-12所示。
表4-12 规划区用水量一览表
续表
2.规划区污水量预测
槟榔城平均日污水排放量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计算,变化系数取1.3。综合平均日污水排放量为16500÷1.3×0.8≈10160(m3/d)。
3.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水去向
规划在槟榔城城南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总设计规模为12000 m3/d,占地面积约为1.0 hm2。通过规划区污水管网收集规划区污水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工业废水必须经第一次净化处理后才能进入市政污水管网。规划污水处理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处理。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后的中水分两部分处理:一部分回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绿化喷淋或道路广场浇洒等,这部分中水约占总中水量的30%(3150 m3/d);剩余部分排至槟榔城南部的龙尾河中,这部分中水约占总中水量的70%(7350 m3/d)。
规划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水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粪大肠菌群等,按一级A标准浓度计算,得到规划区各种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结果如表4-13所示。
表4-13 规划区废水污染物预测排放量
注:一年按365天计算。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预测内容、预测因子和预测范围
预测内容主要是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对纳污水体龙尾河的水质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包括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和事故排放两个典型工况下的预测与评价。
根据评价河段水域功能、水质现状及污水处理厂排污特征,确定预测因子为COD和氨氮。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选取龙尾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龙尾河美子村附近)上游500 m至排污口下游13 km,共13.5 km。因此,预测评价范围确定为龙尾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0.5 km至下游5 km的河段,全长约5.5 km。
2.污染物排放源强
规划区废水排入规划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龙尾河。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2000 m3/d,中水回用率约为30%,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约为7350 m3/d。污染物排放情况如表4-14所示。
表4-14 污染物排放情况
(三)计算模式和参数取值
1.计算模式
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为7350 m3/d,废水中污染物以非持久性污染物为主,龙尾河为中河,属于Ⅲ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中的规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龙尾河可近似为平直河流,导则中建议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横向混合系数My建议采用泰勒法估算。
本项目选用二维稳态(岸边排放)水质模型,对污染物在纳污水道上的浓度分布进行预测。二维稳态(岸边排放)水质模型直角坐标的基本方程为
式中:U、Uy分别为x、y方向的垂线平均流速,m/s;Ex、Ey分别为x、y方向的扩散系数,m2/s;C为污染物浓度,mg/L;K为污染物降解系数,L/d。
对于平直河道的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通常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即
式中:C为断面平均浓度,mg/L;Ch为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Cp为排放污染物浓度,mg/L;Qp为废水排放量,m3/s;u为评价河段中断面平均流速,m/s;H为河段平均水深,m;B为河段平均宽度,m;My为横向混合系数,m2/s。
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岸边排放,则采用以下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即
式中:Kl为水质计算经验系数。
由于CODCr和氨氮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故选用上述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My采用泰勒法估算,即(www.daowen.com)
式中:I为河床坡降,m/m;g为重力加速度,rn/s2。
2.参数取值
根据龙尾河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龙尾河排污口上游500 m处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3.8 mg/L和0.74 mg/L,水文水质参数如表4-15所示。
表4-15 水文水质参数
3.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模式和参数,预测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废水达标排放和事故排放对龙尾河水质的影响情况。
(1)达标排放工况。
达标排放工况下,龙尾河各断面COD、氨氮浓度预测结果如表4-16所示。
表4-16 达标排放工况下龙尾河COD、氨氮浓度预测结果 (单位:mg/L)
续表
(2)事故排放工况。
事故排放工况下,龙尾河各断面COD、氨氮浓度预测结果如表4-17所示。
表4-17 事故排放工况下龙尾河COD、氨氮浓度预测结果 (单位:mg/L)
续表
(四)水环境影响预测小结
规划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排入龙尾河。根据表4-16中的预测结果,达标排放时,污水处理厂尾水使龙尾河排污口下游附近断面COD、氨氮浓度较现状值有一定增加,但各断面COD、氨氮浓度均可达标。因此,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正常营运情况下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表4-17中的预测结果,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时,龙尾河排污河段下游一定范围断面COD、氨氮浓度均超标,250 m处水质才可达标。事故排放对水体水质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做好事故防范措施,杜绝事故排放。
问题三 该规划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规划区的建设项目通常是不连续引进或进驻,引进或进驻项目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别。因此,进驻规划区的建设项目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规划区项目的这种不连续性模式,使得规划区的建设施工时间会比较长,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规划区建设期的主要经济活动内容包括征地、房屋拆迁、场地平整、道路建设、管网铺设、建筑工程、绿化工程等。主要施工作业包括大型施工机械开挖、回填、平整、钻孔、爆破、地基开挖、建筑垃圾清理、土石方运输、筑路、建筑材料运输等。另外,在施工营地还包括施工人员食宿、施工车辆清洗维修、材料堆场等。
建设期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施工项目不同,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引进项目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确定敏感目标,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以便将施工过程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这里仅针对不同经济活动、施工方式,开展该规划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如表4-18所示。
表4-18 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一览表
施工期的各种环境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对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通过安排好施工时间、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力争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如:规定夜间不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施工,以减少施工对居民睡觉的影响;对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减少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等。
问题四 该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内容有哪些?
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或逐级的分析方法,开展该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内容包括该规划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的相关规划内容之间的符合程度分析。
1.与国家相关规划的一致性分析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十八章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第二十四章提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第三十六章提出“依托优势资源,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服务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所以,本规划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该规划与《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海南发展方向相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海南省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中的其他农业地区,以发展热带农产品产业为主。文件指出“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村就业和增收空间”。该规划区以热带现代农业种植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热带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乡村旅游和文化休闲度假等产业,兼配套、物流、交易、展销、居住等。故该规划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符。
该规划区在涉及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也是相符合的。
2.与海南省相关规划的一致性分析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四章提出:“构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热带作物和水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园区和市场建设等”“加快南药、黎药创新研发和特色品种二次开发,精细创新原料药做出特色,努力在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产品、海洋药物产品等研究和开发上取得突破”等。这些内容涵盖了该规划区拟发展的以热带现代农业种植业为基础的热带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产业。
《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充分发挥海南唯一热带气候优势,打造绿色品牌农业,构建热带现代特色农业体系”;《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提出“发展以热带作物为特色的高效农业,走科技密集型的精致农业生产道路。以具有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果菜、橡胶、花卉、咖啡、南药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为龙头”。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三章提出“琼海、万宁两市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业、热带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根据条件,适当布局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第十三章提到“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优势,加大项目聚集力度,进一步延伸现有优势产业链条,壮大支柱产业”。《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聚集”。
综上所述,该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热带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乡村旅游和文化休闲度假等产业,兼配套、物流、交易、展销、居住等内容与目标,与《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和《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海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内容相符。
按照《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规划区域内水声水库为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其余区域不涉及《海南省省级生态保护红线》中的Ⅰ类和Ⅱ类保护区。而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禁止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商品房建设、规模化养殖及其他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该规划在水声水库范围内未开展上述建设项目。故该规划与《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相符。
3.与万宁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万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万宁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精心培育东部滨海旅游、中部乡村旅游、西部生态旅游等三大旅游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热带作物和水果、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利用万宁丰富的南药资源及生物制药产业基础,着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以后安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礼纪新能源高新技术园区、乌场综合港临港产业园区、万宁槟榔城等4个工业园区为依托,集聚发展新型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因此,该规划符合《万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万宁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以山地林业和热带作物为特色,重点发展南药、槟榔、橡胶等,并适度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利用特有资源适度发展山区生态旅游,形成与滨海旅游的互动。该规划因地制宜以槟榔精深加工为主要产业,依托槟榔城周边的农业种植基地,围绕菠萝、柠檬、诺尼等特色农产品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同时发展生物制药业、商贸物流业、休闲养生观光旅游业、乡村旅游业。故该规划与《万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相符。
《万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共划定五个土地利用功能区,该规划区属于其中的中东部城镇及农副产品集散加工用地区。其中指出“该区域是万宁市未来城乡人口增长和资源性加工业集聚的中心区,包括主城区万城镇和礼纪镇、大茂镇、后安镇、和乐镇等重点镇区”。该规划区拟用地在三镇一场(北大镇、后安镇、大茂镇及海南省国营东兴农场)的辖区范围内,用地北至后安镇后坑村,南临后安镇老杨村,西至北大镇竹埇村。故规划区位置以及产业发展方向均符合《万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万宁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万宁必须将雨林度假、南药养生、户外运动和东南亚风情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热带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面向岛外游客的度假型乡村旅游品牌”。该规划区结合水库资源发展以槟榔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产品,结合万宁本地特色的乡村民风民俗发展生态休闲、乡村度假旅游,打造特色浓郁的休闲农业旅游。因此,该规划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万宁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相符。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该规划内容与国家、省和市/区的相关规划相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