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规划的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规划的评价内容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基于此,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对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实践:规划的评价内容

1.基本内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机构,在搞清楚规划方案中的发展目标、定位、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或实施)时序,以及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等前提下,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0—2019)中规定的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工作。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规划概述与分析、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公众参与和评价结论。其基本内容如下:

(1)规划概述与分析。

规划概述与分析包括规划区概况、规划概述、规划背景分析、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规划区域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和环境敏感区调查等。

(2)现状调查与评价。

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调查和社会经济概况调查。具体包括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调查与评价,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等。详细内容可参见第三章。

(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包括识别规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通常在将环境目标分解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以及社会与经济环境等评价主题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通常在规划开发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包括规划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分析,不同发展情景或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实施过程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的预测和评价。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规划区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周边环境对规划区环境质量的累积影响。

(5)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源项分析、风险预测与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等。

(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包括环境合理性论证和可持续发展论证两部分内容。其中,前者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资源、环境整体影响的角度,论证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即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后者则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贡献,以及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即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果,对规划要素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是对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措施进行评估后,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建议。(www.daowen.com)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或缓解规划所在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使环境目标在相应的规划期限内可以实现。具体包括影响预防、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8)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包括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跟踪评价等。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订监测和跟踪评价计划,制订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案。其中包括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及评价。

(9)公众参与。

公众对规划实施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直接涉及的公众环境权益具有知情权,因此,应当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具体内容包括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公众参与方式、公众参与调查的结果及分析等。

(10)评价结论。

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篇章或说明,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必须给出明确的评价结论。该评价结论是对整个评价工作成果的归纳总结,应力求文字简洁、论点明确、结论清晰准确。公开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

2.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规划区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相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包括进入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以及规划区为项目带动的滚动发展,施工建设时间会比较长,环境影响会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因此,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存在一些特殊性。基于此,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0—2019)中,对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

(1)按照规划中的不同发展情景,开展同等深度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常常有情景设计,不同情景下的规划实施,有可能带来不同的环境影响,这一点与建设项目内容的确定性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开展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需要系统分析规划实施全过程对可能受影响的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类型和途径,针对环境影响识别确定的评价重点内容和各项具体评价指标,开展不同发展情景下同等深度的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明确给出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性质、程度和范围,为提出评价推荐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和优化调整建议提供支撑。

(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规划开发强度的分析:开发强度不同,规划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方面的内容不同于建设项目。

环境要素方面的影响分析:包括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分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分析,对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的分析,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等内容。

规划项目实施时间方面的分析: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又可以分为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这一点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