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项目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展开实现的。这些“活动”多种多样,对于建设项目而言一般按四个阶段划分,即建设前期(勘探、选址选线、可研与方案设计)、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期。由于不同阶段的“活动”不同,因此不同“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按照某些步骤,识别不同阶段各“活动”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基本步骤如下:
1.规划分析或工程分析
将规划项目或建设项目的某个阶段分解成各层“活动”。如建设项目的分解:
[建设项目]=(活动)1,(活动)2,…,(活动)m
这些不同阶段的活动,可能存在于主体工程、公用工程、大型临时工程或环保工程的建设活动中。
2.环境要素分解
不管是规划项目还是建设项目,均可能影响其所处环境中的大气、地表水或地下水、土壤或生态这些集合体。如大气是由N2、O2、Ar、CH4、SO2、NOx、CO2、VOCs(挥发性有机物)和PM(细颗粒物)等多种物质或要素组成的一种平衡体系,体系中每一种物质的浓度均有一个相对稳定值,一旦其浓度超过了该相对稳定值范围,平衡体系被破坏,环境就发生了变化。当这些“物质或要素”的浓度超过了其相对稳定值范围时,其就被称为污染物。基于此,可以写出环境与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环境]=(要素)1,(要素)2,…,(要素)n
3.写出规划或拟建项目“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此步骤需要结合工程分析结果,看看项目“活动”中产生的哪些要素与环境要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活动)i(要素)j→(影响)ij
(影响)ij即表示第i项“活动”对j项要素的影响。j项要素可能是大气环境要素中的某种或某几种,也可能包含水环境要素、生态环境要素,或人口、经济等社会环境要素。(www.daowen.com)
4.环境容量分析
不管是规划项目还是建设项目,在其“活动”过程中,当其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量超过其环境容量时,将对大气环境或水环境的某种环境要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定量确定其环境影响程度和确定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需要计算某种环境要素满足某种环境标准要求的区域环境容量。
5.环境承载力分析
环境承载力分析通常用于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方面,包括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分析等内容。这涉及规划项目投资规模、人口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规模等方面。
6.预测项目“活动”产生的某污染物的量
按照规划分析或工程分析结果,依据某些数学模型或其他模型及相应的参数,对某项“活动”所产生的某要素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项目“活动”所产生的某要素或污染物的量,或者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或排放浓度。
7.确定项目“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
基于某种原理,采用某些方法就可以确定项目“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例如,通过环境容量计算或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可以确定某项“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如某区域的SO2、NO2或PM2.5的环境容量,某河流的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环境容量,某区域的人口承载力;等等。这些计算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将这些结果和某项“活动”进行对比,就可以确定规划或建设项目“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
8.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对预测到的不利环境影响,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防止、减轻、消除或补偿)来减缓不利的环境影响。在采取了减缓措施后,环境影响表述为:
(活动)i(要素)j→(影响)ij→预测和评价→减缓措施→(剩余影响)ij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