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主要充当着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 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当确立信息技术是为了辅助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还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教学环节配合起来。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的效果与所付出的代价, 即要考虑所谓的投入产出比。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从知识的类型上来分, 可以分成认知类和操作类, 后者是以运动技能为代表的。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心理、 生理活动都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而学习活动本身又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 所以运动技能的学习活动有其特有的基本规律。

(一) 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应用的分析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有许多的弊端, 但是作为一种教学系统各个要素关联的形式, 能够存在几百年且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 说明这种形式还有存在的必要。 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 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课程教学中, 仍然有它的用武之地。 但是, 要使这种教学结构能够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形式, 就必须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 实现教学的数字化。 因此, 如何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有机地应用信息技术,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形式中存在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 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中,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了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主要充当着教学辅助手段的作用, 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进行多样化教学信息的传递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 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 呈现微观的、 宏观的、 具有危险性的事件, 发展变化的周期太长或太短的事物、 需要反复观察的动态现象、 能启发学生想象力空间的情景、 已经过去的事件或过程回放等。 总之, 学生不能所见所得的情况大部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加以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各种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教师将这些资源的网址提供给学生, 比仅仅提供几本参考书或文章的效果要大得多。

2. 提供给学生多种练习的机会

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使用操练软件, 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使用教学游戏型软件, 寓教于乐, 通过做游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使用一些工具型、 智能型软件, 利用其生成性的特点, 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构成的题库系统, 可进行测试, 对测试结果可进行方便的统计分析, 免去了教师的许多烦琐、 重复的工作, 加大了评价的客观性与精确性。

要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信息技术,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去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知识的传递、 提高教学的效果, 千万不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课堂的一种装饰, 切勿为了形式技术而去做一些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2) 信息技术要与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贴切地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 应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现高效率、 高质量的教学。

应当确立信息技术是为了辅助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还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教学环节配合起来。

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运用的方法, 多角度、 多层面地传达教学信息, 不同的媒体形式有不同的优势, 可根据教学内容、 学生的特点, 选择使用技术, 使其达到优势互补。

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的效果与所付出的代价, 即要考虑所谓的投入产出比。 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 则无须应用信息技术, 否则无异于画蛇添足。

目前, 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完全用信息技术传递教学信息还有不少困难。许多运动技能的概念很难用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 只能作一些模糊的、 定性的描述。

学生对这类概念的掌握, 更多的还是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教师恰到好处地“点拨”、 及时地为学生做准确的信息反馈而形成的。 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学生学习时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而不同。 其中有许多形式要教师运用适时的、 力量适中的辅助动作去帮助学生完成动作, 使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感悟到其中的“窍门”。 例如, 做单杠的屈伸上动作时, 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向合适的方向“助” 学生一把力,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动作; 但是新教师则往往做不到, 不是助力不及时, 就是助力的方向不对, 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为对这些反馈形式还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所以这些反馈作用目前还很难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

(二)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应用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强调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强调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构建而掌握的,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答疑、 解惑, 帮助学生组建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结构的生存提供了基础条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形式下, 这种教学结构才能够真正实现。 术科课程对于学生的先天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这是由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的。

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学习者的基本要求也不一样。 另外, 各人对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有较大差异。 正确理解动作的方法和要领, 或动作方法和要领概念的掌握, 不仅需要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 即通过听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建立一个“语言化” 的表象, 更需要各种本体感觉的参与, 即通过本体感受器对正确完成动作时关节和肢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和顺序、各肌群参与动作的顺序和用力的程度、 整个身体和各局部与器械的时空关系等, 结合第二信号系统建立的“语言化” 的表象, 形成正确动作方法和要领的概念。(www.daowen.com)

在整个动作方法和要领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本体感觉起着很主要的作用。

但是, 同一种本体感觉是因人而异的, 本体感觉的差异可导致掌握动作方法和要领的速度和完整性方面出现差异。 因此, 对于具体项目的术科课程来说, 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效果影响更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比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这是这种教学结构在运动技能教学方面的主要优点。

但是,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 这种教学形式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作用, 对于教师在这个教学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却不够重视。所以, 这种教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以及情感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而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课程学习活动中, 运动技能的学习伴有强烈心理活动, 容易导致学习情绪的变化, 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察言观色, 给予心理疏导。

另外, 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度过大时, 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运动技能的初学阶段, 很容易出现动作上的错误,但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并采用适当的措施予以纠正, 是很容易改正的。 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纠正, 任其发展, 一段时间后再想纠正, 则难于刚出现错误动作的时候了。

尽早发现错误和及时纠正是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的关键。 而在动作错误出现的初期, 学生自己往往不知道出现了错误。 因为此时之所以出现错误, 一般都是对正确的动作没有形成准确的表象, 所以不会发现自己的动作已经出现了错误。 此时, 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能够起到及时发现并纠正动作错误的作用。

(三) 对学教并重(或称“主导——主体” ) 教学结构的分析

根据前面两种教学结构的讨论,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矛盾现象: 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强调了区别对待的重要性, 同时也确定了这类课程的教学活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然而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的重要性又让这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少不了教师的参与。 至此,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学教并重” 教学结构。

因为这种教学结构形式完全是处于以上两种教学结构中间的一种全新教学结构, 所以, 这种教学结构不会完全以教师为中心, 也不会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而是强调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主导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教学结构是一种现阶段比较理想的教学结构。

实际上, 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已经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四) 对多种教学结构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并存的分析

在目前的教学大背景下, 多种教学结构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并存是合理的。

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构成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是由多种知识体系构成的综合体, 包括认知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学习活动各具特点, 有不同的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支撑。 在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和学教并重三种教学结构各有其所用。

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的教学, 以学为主的方式较适合, 因为这类课程知识的构建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 与其他同学的协作学习的方式形成; 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 最好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2.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目前能够应用于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手段还不多, 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仅依靠这些手段就要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推到一个很高的阶段是不现实的。 例如, 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 目前要完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 因为许多运动技能的概念还无法完全用语言来描述, 这就给信息的数字化加工带来了困难。 只能够通过模拟技术向数字化进行“模糊翻译”, 而这种“模糊翻译” 的正确率起码目前还没有达到满足学习需要的水平。

可以肯定地说, 这个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是线性的,当人们对某个技术问题“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 时, 往往就会使整个领域突然前进一大步。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 教学结构的选择

教学结构的选择还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在调查的精品课程中都提到了课时分配的问题, 也就是说, 课程的学习是有时间限制的。 众所周知,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进度上恐怕也是不会统一的。既然如此, 课程学习的时间限制必然会限制教学方式。 现行的常用的教学结构导致的种种学习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4. 体育教育专业调查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教学实际现状也证明, 多种教学结构并存的必要。 在本研究调查的255 所体育院系中, 有85 所院系有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 教育部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对网络教学环境的要求是: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 并能经常更新; 运行机制良好; 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

据此, 各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都将网络教学资源放在了重要位置。 绝大部分精品课程均具有网络课程的特征, 而网络课程又分为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两大类。 可见多种教学结构并存的格局已经是既成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