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案例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案例研究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概述1. “体教结合” 模式的发展过程关于“体教结合” 的模式内涵问题, 体育界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则是众说纷纭, 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因此, “体教结合” 便是最好的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案例研究

(一)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概述

1. “体教结合” 模式的发展过程

关于“体教结合” 的模式内涵问题, 体育界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则是众说纷纭, 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最初概念的提出到现实中的实践, “体教结合” 经历了实践的发展过程和认识的发展过程。 实践过程中, 1985 年年底召开了全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座谈会, 会上对《关于发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 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 进行了讨论, 当时在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和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的重要性, 确定了学校体育的工作, 即在学校中寻找有体育才华的学生, 使其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可以为国争光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在退役之后还可以从事相应的工作, 为祖国做贡献。 这次会议还就当时“举国体制” 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它试图突破竞技体育人才由体委一家单独培养的局面, 在一定意义上确定了“体教结合” 的意向, 为竞技体育人才由体、 教两家齐心合力共同培养指明了方向。 在会议召开之后, “体教结合” 经历了积极准备、 快速推进、 多元化探索和不断强化管理的阶段, 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体委颁发的一系列文件, 基本上明确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从学校招收体校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以及高中预科班和直接录取有突出表现的运动员开始, 学校中便有了运动员身份的学生, 或者是学生身份的运动员,以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生班、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三高” 足球俱乐部为典型例子的小中大学培养模式的实践, 到上海等省市创新尝试“体教结合”的各种形式, 全国各地各级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的各种方式的结合, “体教结合” 正在向着全国范围内重点普及, 新的形式和运行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验证。 “体教结合”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在认识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 的深化, 从针对运动员个体、 针对学校教育到体教两个部门的结合, “体教结合” 则更多地强调运动员个体的修养到宏观的政策制定和行动推进, 实现整体上两个部门的统一, 对于该模式的认识成为整个体育界关注的问题, 其重视程度也远远大于过去。

2. “体教结合” 模式的概念内涵

对“体教结合” 的界定, 是从其具体层面上进行理解、 剖析的。

(1) “体” 即体育部门, “教” 即教育部门。 目前我国存在着体育和教育部门相互独立的发展现状, 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上级机构管辖, 体育部门专心培育体育人才, 有着严格的训练时间, 与其他院校的学生接触较少, 在训练方法和营养补给方面都由专业的团队悉心指导, 但是却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教育部门则主攻文化知识的深造, 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是仅限于学校体育队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训练的过程中相对业余, 有着较高体育天赋的人才可能会因为训练方法不得当、 营养供给不充足等原因而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因此, “体教结合” 便是最好的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将国家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进行合理组合, 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由教育部门负责, 运动员的体育水平则由体育部门负责提高, 两个部门合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上所述, 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这两种人才培养系统的有机结合, 培养出的竞技体育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两个部门以有利于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心, 统筹规划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经过科学合理的安排, 促进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体” 即体育运动, “教” 即各级学校。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过于偏重学生的文化课水平, 不重视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 由此导致一部分具有体育潜质的人才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 “体教结合”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优秀运动员的文化问题, 更多地是为了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体育运动来源于学校, 从世界体育强国看, 竞技体育人才大多是从各类学校中选拔出来的, 我国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纳入现代的体育教育体系也是实现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之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国外的竞技体育人才大部分是在各类学校中训练出来的, 脱离了文化大环境下的体育训练终究只会是暂时的, 不利于体育事业的持久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尽管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最终不能长久地维持体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 只有做到学校教育和体育教育的优化组合, 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合理开展体育训练,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和配合竞技体育的改革, 高校要充分做到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发掘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 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水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

(3) “体” 即体育训练, “教” 即文化教育。 该解释是针对我国在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而言的。 当前, 高校运动队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竞技体育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 这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单轨制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竞技体育希望实现赶超世界体育竞技水平、 取得辉煌成绩的目的, 但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单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合适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在初级阶段, 这个体制有效地提升了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水平,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暴露出来, 体育人才的整体素养不够、 招生单位经费短缺、 学生数量减少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加上当今国际上赛事的增多, 对于竞技成绩的急于求成, 盲目训练缺少科学规划的问题日益突出, 而要探索出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合理模式就需要对体育体制进行深化改革。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 “体教结合” 模式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便应运而生, 不仅注重体育竞技人才运动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关注他们的文化教育状况, 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高水平运动员。 在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的同时, 体育院校也要帮助运动员提升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优秀的运动员退役之后找不到工作或无事可做。 其次, 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还可以帮助其情商和智商的提高, 增强整体竞技运动的控制能力, 面对突发情况沉着应对、 稳定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并彰显优秀运动员的品质。 相应的, “体教结合” 培养出的运动员使大众摆脱了旧有训练模式培养出的“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的公众形象的认知定位。 通过“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出的运动员将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 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的特征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体教结合” 模式是我国根据其特有的现实状况所提出的培养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方式, 它与其他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方式不同。

1. 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发展特色

“体教结合” 模式培养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举国体制” 下, 我国尽全力开展体育竞技, 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多项体育项目获得斐然成绩, 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举国体制” 下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较好,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其种种不足也暴露出来。 在与时俱进观念的指导下,在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体教结合” 成为新时期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举措, 也成为我国高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它结合了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形势, 通过实现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充分合作,发挥二者的优势, 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极具中国特色

2. 国家政策的导向性

在认识过程中, “体教结合” 经历了微观层面、 中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发展历程, 在此过程中, 体育和教育部门下发的一系列文件成为该模式发展的行动指南。 从1983 年国家体委、 教育部下发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 1986 年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评选办法》, 这些政策举措在“体教结合” 实施的初级阶段使得全国普通中小学都开始重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各级学校也增强了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输送方面的责任感。 该项工作自进入21 世纪后, 发展更是趋向于程序化,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 颁发于2000 年, 对申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规范, 而于2003 年颁发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定办法、 标准及评分》 则更是加强了国家对业余体育训练的控制。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上述政策的指引下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各项招生工作稳步进行, 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极大地增进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3. 实践地区的分散性

目前“体教结合” 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实施, 主要开展区域是在华东沿海等省市地区, 且大部分是出于学校的个体行为, 因此具有分散性。 以清华大学为例, 它凭借学校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 独创了引进招募或从中学招收优秀体育竞技人才的运动员培养体系。 但是, 就全国范围来看, 真正做到“体教结合” 的高校仅有二十多所, 而且主要分散在直辖市、 高校集中地、 经济发达地区等。

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高校处在各自发展、 独立办学的阶段。 这由此造成了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自为政, 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会出现关于代表体育系统还是学校的冲突, 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矛盾。 随着体育竞技活动的日益增多, 这些矛盾将会一一呈现出来, 由此造成体育和教育结合中的凌乱和散漫,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从而不利于体育事业整体的长远发展。(www.daowen.com)

(三)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的优劣势

“体教结合” 是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而提出的发展模式, 它适应了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 有着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在理论和实践中, 它还不是特别成熟, 存在着一些不足。

1.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的优势

“体教结合” 是走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体教结合” 是要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也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关键所在; 运动员成长阶段, 营养是否丰富、 训练方式是否得当都是运动员体能恢复与增强的重要因素, 体育部门在体育训练方面有专门的教练员,他们专业的训练知识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运动竞技状态, 同时, 教育部门在塑造运动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教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训矛盾” 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使具有体育特长的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 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可以使其不至于在退役后因为没有文凭而遇到就业难的问题; 它在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桥梁, 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 能够协调好管理者与执行者的关系。

2.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 模式的缺点

首先, 很多高校认为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学校竞技运动成绩。 其次, 体教结合制度不健全, 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资源整合不完善,致使部门之间的协作冲突频发、 职责不明晰。 例如, 运动员注册、 比赛资格归属问题, 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不够合理, 这些都会导致各方利益博弈达不到均衡。 再次, 多数高校里的教练员片面强调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而忽视了学生运动员专业文化课的学习, 出现了体教分离的现象, 致使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使“体教结合” 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最终致使学生运动员不能掌握文化知识、 无法完成学业。 此外,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体教结合” 的投入成本过于巨大, 进行训练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其中的费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最后, 运动训练会消耗运动员较多的体力, 造成运动员身心疲惫, 这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1.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

(1) 两个系统并未真正合作, 各自为政的问题较为突出。 “体教结合”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而提出的发展对策, 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距以及部分学校急于求成, 过于重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而没有耐心培养那些具有潜质的体育人才, 体育部门还是通过运动员进校学习作为运动员综合素质提升的保障, 高校则希望通过招收退役运动员快速组建一支高水平运动队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这些都表明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并未真正合作,导致了“体教结合” 仍是政策文件上的口号。 目前虽然有些省市在政府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已经展开了一些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稍有成效的尝试, 但总体上两部门还是在各自微观和中观的系统内运作“体教结合”, 宏观合作意识不强, 很少出现跨省、 跨地区的合作。

(2) “体教结合” 的硬件软件设施配置问题亟待解决。 此处的硬件和软件配置主要是指场地设施、 营养供给和教练配置。 纵观该模式的实施过程,由于两个系统多年的各自为政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 在教育系统, 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体育训练场所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少学校甚至没有特别专业的体育设施, 作为运动员的学生只能在为业余体育爱好者所开设的场所中进行专业的体育训练, 或是不能得到专业教练的科学指导, 这会使得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下降, 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 从而导致人才的埋没。相反, 在体育系统中, 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专业的, 作为学生的运动员们有着专业教练的细心指导, 但是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缺乏文化学习的氛围。 “体教结合” 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两个系统尚未做到实质上的优势互补, 在教练以及运动设备上, 系统之间还未实现真正的交流合作。

(3) 政策和竞争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提升竞技体育人才的运动技能,在各种体育赛事取得优异成绩就是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直接目的。 这种培养机制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培养过程中的急功近利, 学校参与比赛的场数有多有少, 年龄段和比赛种类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尚处在成长期的普通高校学生运动员来讲, 缺乏有效管理的竞赛机制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不利于体育水平的提高和身体状态的恢复。 而对于大部分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体育竞赛一般都是在学校范围内展开, 是同业余体育运动者进行竞争, 相比来说, 与专业运动员之间比赛数量则是极少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2. “体教结合” 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 增强合作意识,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高校要想实现“体” 与“教”的真正结合, 归根结底在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两者的合作自觉性。 具体来讲, 教育系统在保证学生能够正常完成学业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 可以同体育系统签署相关的训练合作协议, 由其全权掌握学生的体育训练活动, 并给予资金帮助, 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可以接受专业的训练,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完善政策法规, 推动“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 是一项有利于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模式, 它的实行不仅要依赖于两个系统的自觉合作, 还需要政策的制定并加以正确引导。 合理的政策制定可以规范“体教结合” 的具体实施办法, 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体育和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文件并对高校“体教结合” 模式进行了实践应用, 结果表明在普通高校里制定适应社会改革发展转型的举措是促进“体教结合” 有序进行的制度保证。

(3) 提高人员素养, 解决“学” “训” 矛盾。 “体教结合” 的主体是教练员, 客体是学生, 作为行为实施的双方, 人员素质是影响结果好坏的直接因素。 作为教练员,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指导之外, 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避免片面化, 应鼓励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作为学生, 在新时代要树立自身全面发展的观念, 摒弃过去只重视学习或体育成绩而造成发展不协调的急功近利思想, 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时间, 并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处理好“学” 与“训” 的矛盾, 达到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