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与构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构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状况分析1.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教练员状况分析教练员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发挥着导向作用, 同时他们又是运动员的直接指导者和管理者, 他们的学历结构、 执教经验、 工作责任感直接影响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教练员对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工作来说, 无疑是影响最大的。

研究与构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教练员状况分析

教练员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发挥着导向作用, 同时他们又是运动员的直接指导者和管理者, 他们的学历结构、 执教经验、 工作责任感直接影响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 教练员无论是对招生、 运动员的训练以及学习甚至对学生的管理、 为学生找出路等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教练员对整个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工作来说, 无疑是影响最大的。

袁伟民曾指出教练员是一个运动项目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教练员的经历与水平、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对运动训练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一位精通业务、 善于管理、 肯于钻研技术、 有理想、 有追求的教练员, 往往能够带出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 能够带出一支支实力雄厚的队伍。 因此, 高校教练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 难怪教练员普遍地被国内外体育界人士尊称为优秀运动员的“设计师”、 世界冠军的“雕塑家”, 毕竟教练员在复杂的运动训练系统工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练员问卷调查(回收500 份) 表明, 仅有10 位为专职教练员, 而大多数教练员除了带训练队, 同时还承担着不同工作量的教学工作任务; 其中60%以上的教练员执教年限10 年以上; 近40%有专业队、 体校等训练的运动经历。 总体来讲, 教练员的职称较高, 副教授以上的为近半数, 本科以上学历的几乎为100%。

(1)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表5-4)

表5-4 高校教练员的年龄结构统计(N=500)

(2) 教练员的职称情况(表5-5)

表5-5 高校教练员的职称结构统计(N=500)

(3) 教练员的学历结构(表5-6)

表5-6 高校教练员的学历结构统计(N=500)

(4)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和运动水平

①教练员的高水平专业运动经历比较缺乏(表5-7)。

表5-7 高校教练员的运动经历统计(N=500)

②教练员的运动水平总体不高(表5-8)。

表5-8 高校教练员的运动水平统计(N=500)

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成绩提高和队伍良好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运动经历极度缺乏和教学训练经验不丰富, 尤其是教练员的高水平专业运动经历欠缺(表5-9)。

表5-9 高校教练员专业队执教经历情况统计(N=33)

(5) 教练员的培训情况

对高校教练员的问卷调查显示(表5-10), 参加过教练员专项培训班学习的教练员有98 人, 所占比例19.6%; 而多数高校的教练员并没有参加过教练员的专项培训。

表5-10 高校教练员参加教练员专项培训情况统计(N=500)

对教练员的访谈也表明大部分高校对教练员的培训少之又少, 他们的政治素质不过硬, 业务培训不全面, 进修方面不系统。 因此, 在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培训的情况下, 使高校教练员缺少了开阔眼界的机会, 只能处于关起门来搞训练的状况, 难以提高训练水平。

(6) 教练员的专、 兼职及聘任情况

教练员问卷调查显示(表5-11), 调查的高校教练员中, 只有48 名是专职岗位的教练员, 占9.6%; 其余均是兼职教练员, 而且兼职教练员中绝大多数来源于本校体育教师, 他们不但要管理运动队的训练, 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大学生体育教学任务。 鉴于此, 高校虽然能够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并能发挥高校的知识优势, 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 教练员过多的兼职给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毕竟这些教师是要完成大学生普修课教学的, 那么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 上课, 结果会使他们无法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之中。

表5-11 高校教练员专、 兼职情况统计(N=500)

问卷调查表明, 89%的教练员认为自己的高校对教练员实行的是任命制,仅有8%的教练员认为是聘任制, 还有3%为其他。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各高校对高水平教练员的择用标准往往会结合是否有运动员经历、 带队成绩好坏、学历高低、 科研能力强弱等。

(7) 教练员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评价等情况

问卷调查表明, 教练员对所带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总体训练情况较满意,而且所带的部分运动员进校后的成绩比进校前有所提高。 究其原因表明, 部分运动员进校后成绩并未提高的主要原因有入学后运动训练时间不能保证、 比赛机会太少、 教练员水平有限、 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不高、 有些运动员成绩已达顶峰再难以提高、 有些运动员有伤病困扰等。 进一步访谈教练员和运动员时知其原因, 一方面是高校部分高水平教练员由于多年没有参加培训, 关于先进训练方法手段的见识不够, 导致科学化训练水平不够; 另一方面是部分运动员缺乏刻苦训练的精神, 还有一部分运动员进入高校后对运动训练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问卷调查还表明, 高校教练员对待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态度是正确的,98%的教练员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两者兼顾才符合当今培养体育人才的要求和趋势, 并且相当一部分教练员认为训练对一些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成绩有影响。 但教练员(100%) 普遍认为文化学习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如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高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开阔并能更好地理解、 学习有关技战术等。

关于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矛盾高校应采取哪些方法, 教练员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需要单独编班学习、 有的认为需要减免学分、有的认为需要制订单独的授课计划、 有的甚至认为需要降低考试标准, 但都一致选择了运动员需要选择适合的专业学习、 可以延长学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教练员选择了降低文化考试标准, 如果高校真的这样执行, 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浪费了, 而且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即便在高校也难以提高, 只会造成更多“有文凭没知识” 的“人才”。 而且纵观世界多数体育强国培养运动员的方法, 特别是美国, 绝对不会因是运动员就降低文化考试的标准, 相反还严加规定, 一旦运动员文化成绩落后就会立即让其停训更别说是参加任何比赛了。

当问及贵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所要达到的竞赛目标是什么水平时, 多数教练员认为应是国内大学生的高水平, 对他们进一步的访谈表明, 都认为短时间内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难以跟专业队国家队的运动员相比, 而问及影响训练成绩、 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时, 相当部分的教练依次选择了生源问题、 竞赛制度问题、 学训矛盾问题、 学校的激励机制等。 可见高校竞技体育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是发展方向, 但依然任重道远, 还需要国家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改革创新

(8) 运动员和专家对教练员能力的满意度情况

①运动员对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一般。 运动员的问卷调查表明(表5-12),在调查的1000 名高水平运动员中, 仅有143 人对教练员执教能力认为很满意, 占14.3%; 认为满意的247 人, 占24.7%; 认为一般的有355 人, 占35.5%; 认为差的有145 人, 占14.5%; 还有110 名运动员认为教练员能力很差, 占11%。

表5-12 运动员对教练员能力满意度的统计(N=1000)

②领导、 管理者与专家对教练员业务能力评价不高。 对高校主管领导与管理者的访谈调查表明, 他们中多数人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满意度评价一般, 他们认为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不强, 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问卷调查表明, 为了激励教练员, 高校采用的激励措施依次为把带队的时数计入课时工作量、 把带队成绩与职称评定挂钩、 减少课时数、 只奖不罚、 减少教练员压力等, 但对于安排教练员进修和培训则选择的很少, 可见部分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安排教练员进修和培训的重大意义。

专家访谈调查表明, 大部分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工作和能力评价不高, 他们认为高校教练员还需避免不利因素, 以正确的引导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否则很难适应未来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 教练员应该进行专项培训, 汲取现代运动训练营养, 以在具体工作中应用并不断提高训练效率

以上调查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年龄正向年轻化趋势发展,但拥有高学历、 高职称的教练员相对还是比较缺乏, 且兼职教练比例太高。但是以往用学历、 职称、 运动经历等指标评价高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水平。 虽然高校教练员的学历和职称有所提高, 其执教水平也逐渐提高, 但离人们的期望值还有较大的差距。 随着高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逐步提高, 高校教练员执教水平和能力仍需尽快得以提高才能满足高校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教练员自身因素息息相关,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 发展和壮大的最重要环节就是运动队教练员的选择、 招聘及其执教水平的提高。

2.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运动员现状

(1) 运动员生源基本概况

调查回收的运动员有效问卷1000 份, 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5-13, 其中男运动员占54%, 女运动员占46%, 他们的来源主要为专业队和体校退役或现役运动员、 普通高中毕业生、 体育传统(试点) 校学生、 俱乐部青少年等。达到健将级别以上的运动员有50 人, 占5%; 达到一级的运动员有270 人,占27%; 二级的运动员有680 人, 占68%。

表5-13 高校运动员生源基本情况统计

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运动员从事运动的年限在3 年以下的占2%, 3 ~5 年的占41%, 6~9 年的占31%, 其中26%的运动员运动年限超过了10 年。 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知, 学生运动员从事训练的年限普遍都不长, 而且只有不到1/3 的学生运动员达到了所规定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年限。

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来源有以下几种: 一是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学校) 应届体育尖子毕业生; 二是体校的毕业生; 三是一小部分体工队或体校现役和退役运动员; 还有部分为俱乐部培养的青少年选手等。 问卷调查显示, 高中(体育传统校、 试点校、 基地等) 毕业生运动员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来源的主要渠道, 占招生总数的47.3%, 体校毕业的运动员占招生总数的29.3%; 专业队现役和退役运动员占招生总数的12.9%; 俱乐部运动员占10.5% (表5-13)。 在各个来源途径中, 每种途径都有自身的优势, 比如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发展潜能、 文化水平、 管理的难易程度等。 因此, 各个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项目特点等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

问卷调查表明, 各高校招生时都是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要求进行的,对专项成绩要求最低必须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以上, 而且访谈表明, 越是名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入学要求越高, 甚至是文化分降分很少。 多数高校对优秀运动员的优惠措施依次为任意选择专业、 成绩优异者免试直升研究生、免除当年学费等。

随着2005 年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的变化, 即一级以上运动员可免试文化课进入重点大学学习, 使得更多的专业现役、 退役运动员可以进入普通高校, 且专业运动员进入高校后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赛事,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但访谈中得知多数专家和教练员都认为高中生应该是高校招生的主要生源, 否则高校会成为专业队的“收容所”。

从调查中得知, 尽管各个高校制订各种政策作为吸引高水平运动员的途径, 但在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和体育基地学校中有潜质、 有发展前途的优秀运动员会继续从事体育专业的训练, 只有极少数的优秀运动员会选择进入普通高校, 还有些优秀运动员会选择进入体育院校学习兼顾训练。 问卷调查中,尽管健将占5%, 但这一部分的健将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家或省市专业队退役运动员, 尽管他们想学习更多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 但是真正有培养前途的健将运动员是很稀缺的。 高校吸引来的高水平运动员多数是各省市青年队被淘汰的运动员, 因此这些运动员很难在竞技水平上有更高的造诣来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

针对这种专业队员进入高校的现状, 部分教练员表示目前我国部分项目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仍停留在“拿来主义” 上, 毕竟目前高校和体育系统部门在运动训练方面相比并不占据优势, 加之高校自身培养的运动员数量不足且运动水平明显偏低, 年龄普遍偏大, 且平均年龄大于普通大学生。 导致进入高校的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不高, 高校中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的数量太少,而运动等级为二级的运动员数量较大。 可见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问题会影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同样会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要真正实现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 就应该在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 运动员在高校的学习、 训练等培养管理现状

①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学籍与学习管理。 通过访谈了解到, 高校竞技体育的内部管理机构是由主管体育的校长领导, 由教务处、 体育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而成的。 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文化教育学习、 生活管理等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承担, 教练员主要管理训练和比赛, 在变化中逐渐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单独管理模式。

调查表明, 大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根据高考入校志愿被录取后分到学校的各个学院和别的学生一起上课, 还有部分高校采取对其单独编班、 集中管理学习与训练。 且部分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档案是和其他学生分开的, 包括运动员个体化培养方案、 进行训练和比赛的有关规定、 住宿管理规定、 办理离校请假规定、 违纪行政处分规定等。

在运动员学习管理实践方面, 各高校采取了较灵活的措施, 例如, 放宽他们在日常文化课考试中的要求或用体育成绩折合补偿文化成绩, 大部分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能否通过英语国家四级考试没有硬性的要求。 有些高校为了进一步鼓励高水平运动员积极训练并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常以多参加比赛换取文化课学分的鼓励方式, 运动成绩单项奖学金的方式, 免除学费、 免试推荐上研究生甚至招生降低文化分等多项优惠措施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 争创好成绩。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高校虽然在学籍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 但并没有很好地落实; 多数高校对运动员仍疏于管理, 很多事情流于形式; 大多数高校奖惩制度不完善, 激励机制比较匮乏, 这样就无法提高运动员训练、 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大部分高校的运动队层次建设不明显。

对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管理, 大部分高校会指定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只有少数高校可以任意选择专业(表5-14), 例如, 北京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化工大学(高考分数达一本线者)、 宁夏大学等。 大多数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在一起上课, 只有少数院校采取单独编班进行文化课教学(表5-15), 例如,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

表5-14 高校运动员所学专业选择(N=1000)

表5-15 高校运动员文化学习安排情况(N=1000)

访谈中有教练员表示, 对学生运动员单独编班上课可根据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有利于统一安排他们的课余训练, 同时也便于对由于比赛原因所耽搁的课程统一安排文化课补习等。

访谈教练员时, 大多数教练员均表示高校在指定运动员的专业时主要局限在文科类专业; 即使是运动员可以自己任选专业, 多数运动员仍会选择一些相对容易毕业的文科类专业。 运动员分散到不同的专业会导致课程安排不一致, 训练时间会很难统一安排, 赛后的文化课补习就更难安排了, 倒是那些指定一个专业、 单独编班教学的高校为学生运动员安排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相对容易。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来源于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运动员, 他们更愿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 由于文化学习兴趣高、 训练投入的热情多, 加之他们又能很合理地管理自己的学习、 生活和训练, 这类学生不但文化学习成绩好, 而且运动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 通常这些优异者可以免试推荐上研究生, 甚至有些运动员可以硕博连读。 但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为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提供体育奖学金, 访谈运动员时很多运动员表示高校应设立体育单项奖学金, 如同普通大学生获得的其他文化单科奖学金一样。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 勇于比赛, 并可以给运动员展示特长的机会, 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体育生, 进而更好地宣传体育精神和文化。

教练员问卷调查表明, 78%的高校规定学生运动员可根据就读本高校期间参加一定级别比赛的成绩免修部分课程或减免一定学分; 6%的高校会降低部分课程考试要求与毕业标准, 或在部分科目考试中给予一定的加分; 6%的高校会延长学生运动员的学制, 仅10%的高校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要求与普通学生一样, 没有因参加训练比赛而享受照顾(表5-16)。

表5-16 对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成绩的要求(教练员问卷, N=500)

调查表明, 78.4%的运动员进入高校之后能够跟上大学的教学进度,97.1%的运动员表示能够完成大学学业(表5-17)。 所有运动员对于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表示不必担心, 这与目前我国高校“严进宽出” 的大环境有关,还与高校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未按普通学生毕业标准执行有关。 因此仅靠减免学分、 降低毕业要求等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表5-17 运动员跟上学习进度、 完成学业情况(N=1000)

对来自专业队、 体校、 体育特长学校的运动员与普通中学运动员进行对比, 发现他们对能否跟得上高校学习进度和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两者数据的比较分析(表5-18) 发现, 尽管本次调查显示有77.1%的运动员自认为能够跟上高校正常的学习进度, 但专业队和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础与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文化教育基础还有明显差距。 通过进一步访谈了解到仍有一部分运动员跟不上学习进度, 特别是专业队和体校的运动员基本甚至完全不能跟上大学进度, 特别是高等数学等对基础文化教育要求较高的课程, 而且部分专业队和体校的学生反映根本听不懂、 也没兴趣学。

表5-18 运动员能否跟上高校学习进度情况(N=1000)

调查表明(表5-19), 来源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运动员由于文化教育基础比较好, 只要认真学习都能跟上学习进度并能顺利完成学业。 这同时反映了专业队和体校的运动员进入高校后并不能靠减免学分、 降低要求等来解决文化教育问题,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从青少年的基础文化教育抓起。

表5-19 运动员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情况(N=1000)

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训练管理。 调查表明, 大多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占调查人数的64.9%) 整天上课, 只进行课余训练——早上训练及下午两节文化课后训练; 1/3 多一点(占调查人数的35.1%) 的运动员半天上课,半天训练加早训练。 被调查运动员中近半数(44.6%) 每周训练3 ~4 次,37.4%的运动员每周训练5~6 次(表5-20)。 而访谈表明有些高校的有些项目如近期要参加重大比赛, 则提前3~5 个月集训, 训练时间多为每周4~7 次, 平时则每周训练3~4 次; 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采取日常每周训练3~4 次, 比赛前1~5 个月集训, 每周训练5~6 次或更多的灵活多样训练方式。

当问及贵校的场地器材是否满足运动员训练需求时, 多数运动员认为一般, 但能满足训练需求, 仅有少数运动员认为不能。 可见高校的场地器材的修建速度远远赶不上高校学生扩招的速度, 场地器材的结构性短缺影响着高校的训练、 教学等。 当问及贵校是否有专门为运动员而设的医务监督, 多数运动员选择比赛时才有; 问及贵校是否有专门的运动员食堂, 绝大多数运动员选择了没有。 可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营养和医务监督方面需要加强, 否则难以满足高校教学、 训练、 科研、 医疗等一体化服务的需要。

表5-20 高校运动员授课与训练管理形式调查(节假日除外, N=1000)

调查表明, 能够坚持常年训练的运动员占48.9%, 每次训练时间超过3小时的运动员占11.4%, 每次训练时间为2 小时左右的运动员占55.5%, 每次训练时间为1 小时左右的运动员占33.1% (表5-21)。(www.daowen.com)

表5-21 部分高校运动员训练时间情况(N=1000)

目前近半数高校运动员日常训练逐步走上了系统化、 正规化的轨道。 调查中有51.4%的运动员认为进入高校后的训练时间可以得到保证(表5-22)。然而通过与教练员访谈得知不少高校在日常训练中, 由于运动员分布在各学院各专业中, 上课时间不一致, 有的运动员有课、 有的没课, 而找到所有运动员都没课的时间太难, 因此训练时间很难统一安排。 无奈之下只能以学习为主, 一些高校的教练员平时需要天天活动在训练场上, 只能固定训练时间,要求运动员只要没课就立即过来参与训练, 有课时可以先上完课再进行训练。但在赛前集训期的训练安排有时正好相反, 以训练为主, 一些高校规定如果训练时间和上课时间冲突, 则先保证训练, 耽误的课程再进行补习。 从某种角度讲, 各高校运动队虽然在整体上的训练逐步趋向系统化、 正规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 才能保证训练时间、解决学训矛盾, 并从根本上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率。

表5-22 高校运动员训练时间能否保证情况(N=1000)

对运动员训练成绩是否提高的进一步调查表明, 高校运动员中入校后成绩提高的仅有36.1%, 能够保持训练成绩的有36%, 还有27.9%运动员的成绩不升反降(表5-23)。 而对运动员进行的认为高校训练效果如何的调查表明, 部分运动员认为训练效果一般, 占43%, 有22%的运动员认为效果差,仅有35%的运动员认为训练效果好(表5-24)。

表5-23 高校运动员训练成绩增减情况统计(N=1000)

表5-24 高校运动员认为训练效果如何(N=1000)

表5-25 表明, 其中健将级运动员中成绩增长的有10 人, 占健将总数的20%, 这部分运动员仍有一部分在专业队训练; 一级运动员中成绩增长的仅占一级运动员总数的7.4%, 这部分运动员可能因以前在专业队训练时受过伤, 到高校“休整” 后成绩反而有所增长; 二级运动员中成绩增长的最多,占47.8%, 究其原因有部分运动员中学时期没有较为系统的训练, 到高校后能够借助高校的资源进行训练, 成绩便迅速提高。 运动成绩下降最多的是一级运动员, 调查表明他们到了高校后的训练效果不好, 究其根本原因是一级运动员在学校思想比较松懈, 对自己训练水平要求过低, 以至于训练质量下降, 运动成绩下滑。

表5-25 高校运动员不同等级训练成绩增减情况统计(N=1000)

访谈得知, 部分高校利用名校的优势招收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运动员,但训练场地不规范、 训练内容也较不合理、 运动员心理变化大等很多因素导致成绩下滑。 有的高校即使能够保证正常的训练, 但高校自身的管理政策和激励机制方面不够健全, 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关注不够, 势必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成绩下降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代竞技运动正向大运动量、 大负荷、 大强度的训练趋势发展, “三从一大” 是我国竞技运动训练多年尊崇的原则。 据调查, 普通高校运动队的训练时间很难达到目前优秀的职业运动员的要求, 他们每天训练的总时间需要保证在5 小时以上。 这也是多数高校高等级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的原因所在。 从高校运动员的来源、 运动员的基础、 运动员的水平以及训练方面上看, 由于运动时间短、 运动基础差致使招收的运动员很难在高校的训练模式下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甚至是一些高水平运动员,来到高校后也难以保持原有的运动成绩。

③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赛。 根据调查, 高校大学生体育比赛秩序不容忽视, 一些主办方和承办单位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放松警惕, 部分专业队队员通过租赁、 办假证明、 办假学籍等形式参加高校比赛, 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比赛成了专业选手的比赛, 在赛场上获得金牌的多数运动员并不是通过正规方式录取的。 其中如有一所参赛的高校作假, 会使众多学校互相效仿攀比,形成连锁反应导致诚信缺失、 腐败滋生。 真正能够做到刻苦训练的运动队的竞赛价值一旦得不到体现, 就会严重挫伤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也会给学校领导等管理层造成刻苦训练、 投入经费不如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好名次来得快且容易的错觉,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变相肯定了这种做法。 这种现象在行业内是普遍存在的, 一些诚信的参赛单位在多次举报、 申诉无果后, 已经“见怪不怪”, 其结果是无论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学生都不会真正在意、 珍惜这些名次和荣誉。 要想改变和扭转这种混乱与被动的局面, 达到调动各参赛单位训练比赛积极性的目的, 既要做到重塑诚信、 加强行业自律, 又要对弄虚作假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和相应的行政处分。

近年来, 随着高校大学生篮球、 足球、 排球联赛以及各种全国单项比赛的不断增加, 高校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机会有所增多, 改善了以往高校竞赛匮乏的情况, 也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和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无疑,高校高水平竞赛次数的逐渐增加和高校自身竞赛体系的逐步完善, 将非常有利于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也有利于高校运动员进一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省级大学生运动会、 大学生单项比赛、 当地高校单项联赛等重大赛事的参加者大多数是高校运动员, 而目前我国高校所参加的全国性比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四年一届)、 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两年一届)、 CUBA 篮球比赛(每年举办)、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一年一届)、 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一年一届) 等, 其余项目的赛事安排还没有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竞赛体制。

高水平的竞赛不仅能够促进高水平的训练而且还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与真正高水平对手切磋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使得通过高水平竞赛的方式提高其竞技水平增加了难度。 运动员问卷调查表明, 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比赛次数在3 ~5 次的运动员占63%, 而6 次以上的运动员则只占10% (表5-26)。 与运动员的交流访谈可知, 运动员普遍认为比赛次数较少, 希望增加参加比赛交流的机会。

表5-26 运动员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比赛情况(N=1000)

问卷调查还显示, 运动员对高校竞赛情况满意的有65%, 不满意的仅25%。 进一步与运动员访谈交流可知, 相当一部分运动员认为进入高校比赛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学习文化知识或许更重要, 有些比赛能打就可以了。至于比赛组织得如何、 竞赛合不合理基本过得去就行, 总之与体育系统组织的大型比赛是无法相比的, 特别是一些运动成绩好的运动员更是这样认为。问卷调查表明, 运动员认为比赛次数能满足需求和不能满足需求的分别占到57.1%和20.1% (表5-27)。

表5-27 运动员认为比赛次数能否满足需求的情况(N=1000)

调查运动员表明, 65%的运动员对高校竞赛情况表示比较满意和很满意。这从侧面说明我国高校竞赛体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高校运动员通过比赛得到锻炼的机会有所增加(表5-28)。 但部分教练员、 运动员的访谈表明, 高校有些项目的比赛最需要改进的是赛制, 如有些高中考上来的学生运动员要跟专业级的选手同场比赛很不公平, 而分级分组比赛更能促进比赛公平合理,更有利于推广高校赛事, 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不符合“常理” 的比赛情况出现, 可见高校竞赛体制、 体系等仍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表5-28 运动员对高校竞赛情况的满意度调查(N=1000)

此外, 通过对教练员的访谈表明, 高校中仅有不到1/4 的运动队能够与高水平的对手(省市级青年队以上的专业运动队) 进行切磋, 其余大多数的高校运动队与专业运动队进行比赛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 由于高校运动员比赛机会相对较少, 特别是与高水平对手的比赛, 运动员通过高水平比赛来提高自身竞技水平比较困难, 高校就采用轮回操作的方式短期使用运动员, 毕业一批后再招一批新运动员, 这为提高高校竞技运动水平增加了难度。

要想真正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 增加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交流机会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这种交流既包括与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 又包括能在实践中学习、 借鉴高手的优点, 同时还能在运动员的选拔、 训练、 管理、竞赛等方面同专业运动队交流, 以获得学习机会, 取得“真经”。

调查高校办队模式表明, 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队模式呈现多样化, 不同学校又有自己不同的办队模式。 调查的教练员中认为坚持独立办队的高校运动队占55%, 与专业队联办的占29.4%, 与企业联办的占13.2%, 完全依靠专业队的情况为2%, 其他模式的有0.4%。 许多高校想利用专业队的优势与专业队联合办队搞好运动训练从而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表5-29)。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尚不完善且较为简单, 管理层次不够分明且比较单一, 不利于基层积极性的调动, 也不利于与基层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 应该在依托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进行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体育协会的功用, 同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把合理的体制和健全的机制有效结合起来、 相互补充。

表5-29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模式情况(N=500)

(二)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分析

1. 办队经费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并不能单靠埋头苦干就能创造优异成绩, 还要大量的经济投入作为支撑, 高校竞技体育也不例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费在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高校要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养更好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 实现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作为后盾。

从调查中可知,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经费:第一, 占100%的是来自学校拨款; 第二, 占45%的是与企业、 行业体协、 体育系统等合作得到经费; 第三, 占30%的是校外行政拨款; 第四, 占28%的是自筹资金; 第五, 其他形式仅占9%。 具体为学校拨款、 教育部门拨款、 体育局系统拨款、 企业赞助、 单位创收经费、 学生家长赞助等(表5-30)。

表5-30 高校运动队经费来源情况(N=500)

调查表明, 当前高校竞技体育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拨款, 而这仅仅能满足平时最基本的训练与比赛需要。 训练和比赛次数增多, 将会造成经费紧张的局面。 通过系统外的合作得到经费的支持是多年以来办队的经验总结,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也符合体育社会化的特点, 现实中有不少高校已经取得了合作的经验。 而校外行政拨款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这必定会被新的经费来源形式所取代。

自筹资金主要是包括赞助者的赞助和本部门的创收, 而多数的高校运动队与赞助商之间建立这种互惠互利的长久关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形成运动队队伍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难上加难; 毕竟本部门能力有限、 创收微薄, 很难解决部门需要的经费问题。 由此说明,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尚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对高校教练员的调查表明, 多数高校运动队经费不足。 由于资金筹集困难, 导致办队经费不足, 有关运动员后勤保障和训练设备等经费则难以达到《关于高等院校课余训练试点工作评估方法》 规定的4000 ~5000 元/人的标准。 教练员认为如果本队经费充足, 他们带出的运动队一定会超越以前, 运动成绩也会大幅度提升。

2. 运动场地和设施等

调查表明, 多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场地、 器材设施等硬件设施基本上能够保证其需求。 如田径、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网球、 武术等项目的训练场地能够保证高校运动队的正常训练, 但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如赛艇、 龙舟、 游泳、 跳水、 定向越野等项目在很多高校的开展是相当困难的, 采取的措施是借用或租用外单位的场地进行训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壮大,有的学校已经开始承接国内大型赛事。 调查表明, 68.3%的运动员对高校训练条件满意(表5-31)。 毕竟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多数是重点院校, 其中不乏211 甚至是985 高校, 这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资源是国内一流的。

表5-31 运动员对高校训练条件的满意度(N=1000)

但通过访谈教练员发现, 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场地基本上是与平时教学混用的,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校没有运动队专用训练场地, 仅有少数高校有专用场地, 运动队的训练主要安排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时间进行。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 每个教学班级人数不断增加, 而教学场地和人均面积反而不断缩小, 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都难以保障平时的教学需求。 高校体育场馆不只供高水平运动队训练, 同时还承担全校学生的相关体育活动,并且很多场馆对外开放是以解决经费不足难题为目的的, 这可能会直接导致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场地不易协调, 最终也难以保证运动队的训练工作。

虽说高校场地正在修建, 但修建速度远远赶不上扩招速度, 训练场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以保障。 甚至有的高校运动员分散在不同的专业, 训练时间很难统一, 场地使用情况比较紧张, 只能保证一部分队员进行训练, 如果碰到教学与训练场地使用冲突, 势必要把场地让给教学使用。 因此, 尽管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但是并不能明显改善高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场地设施情况。

3. 后勤保障

调查表明, 由于经费不足, 高校运动员很难获得满足训练需要的补贴,一般最多每月五六百元, 少则一百多元, 而且比赛获得奖金的额度也非常低,这些方面都无法和体育系统的运动员相比。

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休息以及放松的环境对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为运动员设立专门的餐厅, 很多运动员便因为训练错过了正常用餐时间, 如果没有专供的餐厅, 运动员只能随便吃点, 营养得不到充分的补充, 体能也不能快速恢复。 同样,医疗条件对运动员也是一样的重要, 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专职领队和队医, 领队和队医只有在参加比赛时才会临时安排, 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为运动员设立专门的医疗保健室, 也没有专供运动队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这样, 运动员的伤病预防和快速治疗得不到保障, 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能力提升和水平发挥。营养水平、 医疗保障都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保障, 这也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输送情况

(1) 优秀运动员的输送情况(向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情况)

高校竞技体育的训练水平表现在为专业队输送高水平专业运动员人才情况上, 同时也是确立高校竞技体育在国家竞技体育体系中位置的关键。 但在本研究调查中发现, 高校运动队向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和俱乐部输送人才情况并不乐观。 近3 年高校运动队仅输送高水平专业运动员100 多人(表5-32)。 这说明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工作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 同时也说明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 这势必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由体育系统向教育系统转轨。

表5-32 高校运动队近3 年向省市等专业队输送专业运动员情况(教练员)

(2) 运动员毕业发展和就业情况

问卷调查还表明, 部分项目高校运动员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多数一般,运动员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很多运动员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调查表明,决定运动员就业状况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整个就业形势、 家庭与社会关系、 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 体育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学校声誉等。 由于很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仅仅是在高校获得了一纸文凭, 却没有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 这张文凭的含金量很低,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 那些运动技术水平低、 文化素质差的运动员通常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有些运动员甚至连学位证书都拿不到, 这便使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 根本不是所谓的“多个专业多条出路”。

问卷调查表明, 85%的高校运动员毕业后没有从事自己在高校所学专业;97%的高校运动员没能在竞技体育领域工作, 也不能继续为祖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贡献; 多数运动员毕业后脱离了自己所学专业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表5-33)。 而且除个别能够保送上研究生外, 另有一小部分高校运动员自己有能力考取研究生。 进一步的访谈表明,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样不容乐观, 毕竟当前的就业形势整体上比较严峻, 且很多大学生宁可选择在大中城市“打工” 或“创业”, 也不愿意到基层去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或运动员毕业后从事专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工作。

表5-33 运动员毕业就业行业情况(N=1000)

(三)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环境分析

环境是指事物周围的情况及条件的总和, 从哲学角度讲, 环境是个抽象的、 相对的概念, 是相对于特定事物主体而言的客体。 主体事物界定的差异会导致环境的含义不同, 而且其环境的变化也将影响主体事物本身的发展。本书通过结合环境的概念, 对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环境进行了研究, 进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环境特指在高校范围内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种相关环境情况的总和。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环境主要包括以高校内部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的各种资源为基础的内部环境, 以及外部的影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宏观环境(图5-4)。 内部环境主要考察高校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校园内的体育文化氛围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的完善等构成的软件环境和体育场馆设施以及教练员队伍水平等构成的硬件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等。

图5-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环境构成示意图

1. 内部环境

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开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及其内部各影响因素的均衡发展。

(1) 软件环境

①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校领导作为高校的决策者, 对高校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近些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以及体育教育多方面的改革, 人们对高校体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高校体育在校内以及社会上的功能越来越多, 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高校的体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高校体育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但是由于各高校领导对高校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同, 导致各高校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及程度也不尽相同。 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受到校领导思想观念的直接影响, 经费的投入以及管理政策的制定都影响着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效果。 校领导的重视能够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也是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精神, 可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 与学校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即形成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 各高校逐渐意识到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可以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也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因此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重大,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 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让大家都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来。 高校应加大对学校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与资金等的投入, 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能源补给。

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的完善。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 竞技体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 包括选材、 训练、管理以及场地器材的改善等。 高校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且高校具有多学科的优势, 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环境。 高校能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2) 硬件环境

①体育场馆设施。 先进、 完善的体育场馆及训练为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为运动员高水平的训练效果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了筹办2008 年奥运会, 北京建设了各种奥运项目的训练场馆以及比赛场馆, 其中占总数17%的场馆建在北京的高校内。 这些场馆在奥运会训练比赛结束后继续保留在高校内成为高校的训练设施, 既节约了成本, 又为高校发展竞技体育提供了先进的硬件基础。 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设施积极开展高校竞技体育, 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②教练员队伍水平。 教练员作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队伍规模与质量严重影响着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教练员掌控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 包括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目标以及训练方法。 为了提高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水平, 高校应该从教练员选派、 培训、 管理、 考核等各方面提高要求, 不断提高教练员的能力, 从而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效率。

2. 外部环境

除了有高校内部环境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的资源基础, 还需要外部宏观环境的支撑, 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机遇。

(1) 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在教育、 文化、 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 也直接促进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强盛, 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也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国家以及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促使训练条件改善, 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2)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都是政府控制着办学形式、 规模以及类型。 而自从开始实施办学自主权的改革以来, 政府放松了对办学的控制, 高校拥有了更加灵活的办学政策以及主动权。 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提高, 使得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增加, 促进了高等学校的深化改革。 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从实际出发, 增强了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校主要在招生的生源选择、 招生规模以及教学管理, 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组织机构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 财产经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自主权。 高校自主办学力度的加大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校内、 校外资源发展高校体育、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与此同时, 国家不断提高对高校教育的重视及经费投入, 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训练条件的不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水平及效果。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竞技体育做了良好的铺垫。

(3)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体育也经历了一番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政策上的改革, 期间制订了10 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竞赛和训练改革为重点的社会化改革, 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为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提供了政策基础。 第二阶段是对原来的体育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背景与发展条件, 同时也创造了宽松环境。

通过研究体育改革的进程发现, 首先改革方向要正确, 即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上, 使其不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且不能违背现代体育发展的规律; 其次改革方法要得当。 随着体育活动的社会化,体育的组织形式也要由行政型向社会型转变, 让全社会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使体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形式。 产业化是指使体育成为一种产业,而不只是一种福利, 要以体为本,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要把体育部门的一些场馆、 设施、 活动由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 法制化是指我国体育应由“人治”转变为“法制”, 体育工作要实现依法行政、 以法治体。

在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经历了很长时间,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高校开展竞技体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为高校开展竞技体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践指导以及方法指南。 但是, 与此同时,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回顾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不难发现, 我国管理体育的政府部门必然要进行职能的转变, 应紧跟社会结构的变化, 从多方面促进改革的进行, 从而促进政府职能的顺利转变。 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应重新确定在社会中的地位, 改变行政观念、 进行组织机构重组、 完善法律制度及完善体育人才培育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