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革新, 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随着高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 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 我国在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国外的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作为世界竞技体育头号强国理所当然地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培养基地是美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特色, 在各种大型比赛中, 在校大学生运动员是美国体坛的重要部分。 在美国, 竞技体育的发展都围绕自由的人展开, 所参与的项目都是学生运动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对各类体育项目自主进行选择, 体现了竞技体育事业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刘绍曾等认为美国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运动员, 主要归功于体育运动奖学金制的设立, 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训练场地建设, 充足的经费支持,大力开展竞赛活动。 2003 年池建曾指出要把教育和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既能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 又能根据个人的特长不失时机地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 在运动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还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指出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是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管理机构;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的指导原则包括全面发展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 遵守体育道德原则、 学术水平一致原则、 遵守制度原则、业余性原则与资格认证原则; 立法是美国大学体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大学生运动员是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的主要来源; 联合会的财政收入包括企业资助、 电视转播权的转让、 锦标赛收入、 注册商品销售等; 大学生运动员在被录取时需要具备的关键性因素是学生运动员本人要具备良好的运动才能, 而且还要具备高中毕业、 高中期间必修课程的数目和成绩合格单、 核心课程的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必须参加SAT 考试或ACT 考试等条件。 鉴于美国的成功范例, 针对我国的现况, 提出只有把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问题。 李加奎指出, 美国大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相当频繁,把比赛当成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各个级别的比赛外, 各州甚至各个地区也经常组织一些水平较高的联赛、 邀请赛和表演赛。 通过比赛来检查训练水平, 增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丰富比赛经验。 侯海波等指出, 美国竞技体育是以学校为中心开展的, 青少年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有良好的机会参与体育运动, 其中大学时期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范果等对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我国应将美国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完善和加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管理中, 以保障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并提出我国应加强体育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 加快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实体化进程,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实施特殊政策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法制化的形式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进行宏观上的指导。 於鹏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 分析了其管理、 组织和运作机制, 指出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并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 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先进的管理、 合理的组织、 规范的运作, 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有序发展。 并针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提出建立高校体育联盟、 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 扩大筹资渠道、 完善教练员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等建议。(www.daowen.com)
阎伟等对我国与波兰高校竞技体育的简史、 现状、 经费来源、 教练员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波兰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发展经验可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 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缪佳指出, 竞技体育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一部分, 通过美、 俄、 法、 澳竞技体育体制组织结构的比较表明, 成功的竞技体育体制的组织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制度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相适应。 我国竞技体育也应选择与我国历史文化相匹配,与我国社会发展相一致、 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 有利于我国体育发展的强盛, 更有利于促进世界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的体制。 此外, 还有学者对西方其他国家的高校竞技体育进行了研究, 其成功之处同样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