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卓越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

培养卓越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说明的是,只有充分认识和发现学生的可塑性,不低估学生的模仿、实践和习得新知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才可能真让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得到落实。变革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是鼓励学生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去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创造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教学生,是新的探索方向。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教师在“让学生教学生”的实践中也都取得了成功。让学生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体现。

培养卓越教师:不要低估学生的潜力

学生能教,放手让他们教,主旨在于对施教有效性的探讨。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教,这是一种教的思维的创新、教的方法的创新、教的教学理念的创新。只有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才可能真正开启让学生教的尝试。教师教,学生学,这是我们很多中青年教师通常采用的施教方法。特别是新教师,初涉讲坛的时候,多会吸纳他们曾经读书时教师们教他们的学习方法而指导自我的课堂实践。他们的教师可能没有开展过学生教学生的活动,他们又怎会在思想意识中产生让学生教的意识呢?学生教,这不只是施教方法的创新,更是对自我教学思想的突破。

学生教学生,它本应是教师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求教师除了打破自我教育思想的壁垒,更需要设定三重标准:学生会教、学生能教、学生能教得更好。至少达到比教师教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才在教学的某一流程中让学生代替教师去教。这里,必然包括教师为学生能教所做的准备。如让学生具有流利的表达能力,学科知识信息的收集、处理、理解、运用的能力,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等。让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这期间,同时也包括对学生预习能力、课堂设计能力、课堂心理等的考验。值得说明的是,只有充分认识和发现学生的可塑性,不低估学生的模仿、实践和习得新知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才可能真让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得到落实。

【现象纪实】

当今的课堂教学,普遍是教师教、学生学,可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要是学生课外没有太多时间去复习与巩固,其教学效果更是难以保障。

随着课改的深入,特别是最近几年“卓越课堂”的推进,已经掀起了一次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哪怕围绕自主、合作、探究而进行多种模式的研讨,不难从中发现,卓越教学变革的核心点在于教与学的形式变化。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究等,这些实则在于让学生教学雏形的形成。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一些教师的大胆尝试,无形中已经给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借鉴。作为新教师,让学生教,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能静下心来,从传统的低效教学方式中寻找出路,能从学生教学生的新形式中探索出新的规律,特别是符合教育教学原理性的东西,才可能真正冲出重围。

变革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是鼓励学生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去参与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创造的实际行动。新课改以来,我们应创新教学理念,让“我当教师来上课”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经常出现的行动,不再是一些公开课(竞赛课)上装点教学过程或者是活跃课堂的一种形式。让学生教学生,是新的探索方向。但是,哪个流程、哪个时刻、哪种情形、哪类知识让学生教,都需要进行具体且实在的探索,找到切入点。

案例3-4

“看把戏”

由于经常出差,导致很多课程都是一拉而过,学生接受起来累而厌烦,而自己教学时感觉也是毫无激情而言,纯属草草应付了事。整个一学期,都感觉自己是在和时间赛跑。又要拿教学成绩,又要完成学校的其他工作,说实话真的很累!怎样才能让自己摆脱追赶教学进度的窘境。后来,我努力尝试让学生来教学生,最初是从教字词开始,而后放手到试卷的错题讲解,再到略读课文的讲解。

周四,又要出差。周二下午,我找来班上表达能力强、语文成绩不错的班长,对她说:“老师周四又要出差,老师想把周四那天的语文课让你来上,你有信心吗?”班长摇摇头说:“我啊,我不行!”我摸摸她的头说:“没事的,老师相信你能行,明天你就先来试试,今天回家好好准备准备。你就讲讲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和里面的生字,看看一二自然段里面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然后,讲讲那几个生字怎么样才能记住它,有什么特点,怎么运用的。相信自己,明天上课铃一响,你就直接上去,像平常老师上课那样,不用怕,老师在下面给你坐镇。”

第二天上课伊始,我早早走进教室,拿上笔记本,端上凳子坐到最前面靠窗的位置。学生全都非常诧异地看着我,好奇地问:“老师,你怎么坐到哪里去了?今天是要考试吗?”我微微一笑,说:“待会揭晓答案,一定会给你们惊喜的!大家就先坐好,把书拿出来,准备好上课吧。”同学们怀着一种好奇心,准备好了书本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上课铃响了,班长走上讲台说:“同学们,今天由我给大家上课,请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十二课,齐读课文。昨天,大家预习了第十二课,知道这课主要讲了什么吗?有谁能说说?”她讲得是有模有样的。她教学生字时,就用了“猜谜语”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有人将耳朵贴在门上,猜猜它想干什么?说一半,问一半,闭口不言猜猜看。小老师抛砖引玉,用猜谜语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了生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你争我抢地要举手发言,都想看看到底谁是最聪明的,大家想出来的记生字的方法可比我平时讲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可要强多了。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大家学得很是认真,发言也特别积极,就连平常从不举手的学生也高高地举起了手,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本来,最开始我还有些担心学生引领学生期间的预习不到位,抓不住生字的特点,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教教生字的读音就罢了,更担心同学们不配合,让小老师下不了台,还担心同学们会怀着一种“看把戏”的心态听课,但最终课堂效果让我意外。

找好助手,学生能教的,放手让学生教,居然让我成功地做了一次“懒教师”。后来的实践更是证明,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只要是学生能教的,放手让学生去教,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思考】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教好学生最好的例证。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教师在“让学生教学生”的实践中也都取得了成功。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更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学,是为了点燃学生的智慧,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与实践,是为了让学生在主动发现中享受知识,在学习和发现知识中享受其乐趣。

让学生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体现。对于一位学生来说,能有机会登台讲课,这是提高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最好方式。要是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相信对他们自己的学习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促进。而对于教师来说,让学生代替自己来上课,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其实,让学生教学生,不只是教的创新,同时也是学的创新,一种打破传统思维更有效的培育人的办法。要知道,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会还你一个精彩的世界。(www.daowen.com)

让学生教,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提升了教的要求,追求更高层次的有效性。这并不是说教师没有教,实则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新的要求和促进。让学生教,无形中生发一种任务驱动,便会迫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探究和提炼,自觉地思考知识的理解及有效运用。让学生教,是教师通过“教”的方式让学生学,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得更彻底,让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将所学更系统条理地整理,知道如何将学的知识加以转化。

让学生教,这里定然有很多的讲究。很多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得保守,他们几乎没有让学生教学生的实践,但这并不表示新教师就不可尝试。相反,新教师只要为“让学生教”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教育思想及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会以跨越的方式超越那些比较保守的老教师。这里所指的让学生教的讲究,并不是教师放手,最初更多的是教师设计出一个理想的流程,让学生朝着预定的超越常规的学习方式推进,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素养上为达成教而做出相应的准备。当然,这期间教师不只是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其为师的角色也会随之变化,如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放大与鼓励,对学生教的过程的导演,让学生感觉到教而体现乐学的精神。

让学生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这里必须系统地认识到,包括教师为学生教的准备,全面体现施教主体的开放性,同时包括教师为学生学的准备,全面认识到学的创造性,让学生学得更深刻,让学生学得更有见解和富有创造性。这里的准备,包括学生所教知识的准备。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所教的知识是他已经充分理解的知识,并且是其他同学还没有彻底掌握的知识。通过同伴互助的形式以达成知识的传授,包括如何让学生自己的所学加以转化,从而更好地让他人所学;包括学生教的能力及教具的准备,需要教师提前谋划,在执教的班级中根据前期学生所具有的能力进行分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更多的同学为达成共同的教学目的而努力;还包括让学生所教具体的点(整个或局部流程、知识点、能力点等)的落实。教师只有真正做足准备,学生具有了较高组织能力、丰富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才可能放手让学生去教。

让学生教,是素养教育的真正体现。教学手段发生变化,教学效果更具有生命力。同样一个知识点,学生自己演算出来的能力,与学生教让他人能演算与理解,二者会有不小的差距。但经历这一过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创造能力更强。在让学生教的整个过程,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即使他人的践行达成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但那些具有个性化的经验往往不具有借鉴性。在此书中,我们给予每一个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新理念的揭示,最终只有靠自我在实践中大胆尝试。

让学生教,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不能绝对代替教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中低段,更是如此。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时间都可以让学生去教学生。让学生教,表面上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实则是教师主动处于第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教永远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如果完全依赖于学生教学生,这样的教若没有教师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撑,没有对学生持之以恒的引领,结果只能是一种低效的放羊式学习。须提醒的是,让学生教,学生只能更多地发挥配角的作用,让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

【行动指南】

学生教学生,需要科学的实践。学生能教,放手让学生教,有人曾做过实验,提出了三个月转型的最低期限。也就是说,在施教的初期,引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呈现于课堂,最初的1-3 个月里,特别是最初的转型期里,教学效果不但不会得到提升,相反还会下降。这里,除了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全面的指点,还需要根据施教过程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分析,有效纠正,学生才敢立于堂前。当然,1-3个月在学生的特殊训练期中,因为是群体性的教学对象,难免因不同学生自身素养及年龄的差异,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

1.了解学生,掌握动态

教师要想让学生教学生,而能达到和教师自己教一样的效果,首先须全面了解学生,知道上讲台的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同学能教哪个知识点,哪些同学能教句子方面的知识点,哪些同学能教课文赏析,哪些同学适合生字词辨别讲解,哪些同学适合课文朗读指导,哪些同学适合创设情境对白,哪些同学适合逻辑演化分析等。教师应了然于胸,才会在一堂课中的某个环节让某个学生上台施教,并合理分配任务。

2.相信学生,交还舞台

既然已经决定把课堂交给学生,那么就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把舞台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掌控课堂,有能力胜任教师教给他的教学任务。当然,你在让学生教学生时,首先,得给他们自信,当他们强有力的后盾。当学生有质疑或争执,而小老师又不能胜任时,作为坚强后盾的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得在肯定小老师能力的基础上,给其解围、给其补充,让其圆满收场。其次,还得教会他们认真预习、认真准备的方法。教师先得手把手地指导小老师怎样预习,在预习中发现要特别讲解的知识或不能理解的知识,以及这个知识点应该用什么方法去突破,怎样才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自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之间相互的竞争,相互质疑,而达到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互动的效果。再次,教师要做一个忠实的“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做好小老师的助理。最后,当学生的一切都已适应了,都能找到方法、找准方向了,才可以完全放手,把舞台真正交给学生。

3.尊重学生,给足空间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给足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才会真正放开手脚、不受束缚地去干。因为尊重能给人自信、给人力量,能使人放松心情。心情愉悦,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圆满地完成教师分配的教学任务。

课改以来,课堂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尤其是要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因为当今的课堂主张不需要“旁观者”,不需要“看客”,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是学习的参与者。[9]在这种“学生教学生”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更认真、更自信,学生之间的竞争氛围才会浓厚。给足学生空间,他们自会不断去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中习得方法,主动去习得、去准备,才会不断扩大视野。给足学生空间,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多了,也自会不断提升自己,教育目标才会多一份胜算。

学生教学生,前提依旧是在教师引导下教。可以是课前布置任务,可以是课中习得新知而让其教。放手让学生教,教师评价必须跟进,才会更有效。如此,我们自身的研究能力、专业素养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提升。

我们应谨记:掌握“学生教学生”的教法,是新教师必须锤炼的一项本领。从入职第一天起,就需加以规划,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达成真正的“教学相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