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学生教学到卓越教师

从学生教学到卓越教师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是洛克的“白板说”,还是福禄培尔的“葡萄藤”的比喻,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对教育主体的争论。与新教师谈“学生能教,放手让他们教”这一主题前,先弄明白谁是教与学的主体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主体性认识的加深,师生互为双主体论的产生,成为人们对教师施教过程判断和推测的准则。由此看出,显然不能低估教师的作用。学生的成长不是教师教的,却又是教师教的,不免存在着二律背反。

从学生教学到卓越教师

对教的有效性探讨,衍生出对教师和学生之间主体论的辨析,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论,都没有形成最终的定论。如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8]这即是后来人们所谈的“白板说”。德国教育家“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曾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儿童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葡萄藤和园丁的关系,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的不是园丁,而是葡萄藤自身。”不管是洛克的“白板说”,还是福禄培尔的“葡萄藤”的比喻,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对教育主体的争论。前者强调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后者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发展的关键作用。与新教师谈“学生能教,放手让他们教”这一主题前,先弄明白谁是教与学的主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主体性认识的加深,师生互为双主体论的产生,成为人们对教师施教过程判断和推测的准则。只不过,这些折中主义均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和实践问题。若过多强化教师的作用,而学生所掌握的很多知识、方法与能力却均能超越教师的水平,学生作为后来者总在超越传播者,显然不能低估学生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若过多地强化学生的作用也不对,因为多数没有接受过学校系统性教育的人总比受过教师系统性教育的人慢半拍。由此看出,显然不能低估教师的作用。学生的成长不是教师教的,却又是教师教的,不免存在着二律背反。我们在施教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教,这其实是一种施教的方法,当然不免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