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课堂要质量,永远是一位教师的天职。考究课堂的质量,抛开一些主观因素,让学生能从一堂课中获得知识、能力与方法,这才是硬道理。就像农民精心管理田地一样,哪怕耕作的过程投入太多的劳动力,哪怕管理的过程中付出太多的心血,若最终收获的季节里没有实质性的粮食,所有考核就只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结果。对于包括新教师在内的所有执教者而言,树立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真正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明显进步,哪怕不会写让他会写、不会读让他会读、不会说让他会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进步,这样的努力、这样的付出才算是有价值的行动。
作为教师,教是一个常规性的行为,教得有效才会彰显出应有的价值。现实是,很多教师的教都成为无效劳动,没有让学生从中获得真经。当然,教不能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形成的原因会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有一点是必须提及的:本来学生在课前自学已经会了,或者因种种原因学生已经掌握教学的内容,由于教师呆板地执行教学计划,不能根据课堂中学情真实情况作灵活处理,导致学生会了的还在教,还在用预定的教学流程做一步又一步的推算。表面上,课堂教学反馈出极好的效果,实则浪费了教学资源及宝贵的学习时间,成为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现象纪实】
会了还在教,这其实是一个低级的教学错误。只要深入一线课堂,便会发现很多中青年教师经常在犯这样的教学错误。新教师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在课前预设时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教,以及围绕教材设定的内容思考怎么教。课堂生成中由于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经验,更多时候是按部就班,缺乏对自我行为的调整。这种预设和生成对学生关注度不高的情形,可以想象其课堂有多混乱。
会了还在教,属于一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意识范畴里的内容,是新教师打造有效课堂需要进行的一种修炼,它更是影响自我教学的一种需要长期坚守的教学理念。考究中发现,教师并未科学地、辩证地理解学生会了些什么。其实,教师通常认为的会了,主要是指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会了,可这并不一定是学生真会了。如“1+1=2”这一算式的教学,学生知道了“1+1”的结果,很多教师便判断学生已经会了。其实,教师在做出判断时,应该全面地追问学生是否真会“1+1=2”的演算方法,及“1+1=2”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若知识、能力和方法三者都已经掌握,方才可以判断学生真会了。可现实是,明明知识点已经掌握,却依旧还停留在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不断地教。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方法以及实践应用能力还显得吃力,教师却依然忽略学生的需要,如此出现“会了还在教”的病态情形,让课堂成为一锅夹生饭。
会了还在教,不会才教,如果两者并列来判断,可以肯定地说,判断“会了还在教”有难度。不会才教,这是属于行为习惯中的常态思维。然则会的不教,这是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反映,是对课前预设的超越,是对自我教学的考验。
将“会的不教”作为与新教师“教什么”交流的第一话题,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当前,这一问题属于多数教师无意识的话题,或是多数教师熟视无睹,很少有新教师有对课堂低效原因展开分析。作为新教师,明白易犯这些错误的原因,不再步人后尘,结合课堂教学中“会了还在教”的形成根源思考究竟,对致使低效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原理剖析,对其根治方法进行摸索,新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真能如此,那么,缩短迷茫期,尽快走向合格,甚至是跨越式成长,才有真正的可能性。
案例3-1
课堂热闹为何收效甚微
随着课改的深入,特别是最近几年“卓越课堂”理念的推进,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卓越课堂的探索。由于大部分教师对卓越课堂观念模糊,加之卓越课堂特别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参与度,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卓越而卓越。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了小组合作,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把学生已经会了的知识搬到课堂上,搬到小组合作中来。看似课堂气氛很是热闹,可学生的收效甚微,完全是浪费了自己和学生的时间。
二年级上册教学《回声》一课,有位教师就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本课的生字‘呱、哩、返、纹、圈、碰’”。整节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外,其余的时间就是让学生区别这几个字,找寻形声字的规律,找识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而后就是让学生用这几个生字扩词(一字开花),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而另一位教师却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复习形声字的记字法,感知汉字形义结合的特点;2.能正确书写‘纹、哩、碰’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关键笔画的书写;3.通过句子的朗读,感受语气词的作用。”教学时,第一步是通过游戏引入回声,让学生对本课充满期待;第二步初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第三步通过复习形声字的记字法识字并理解“纹、返、圈”的字义;第四步通过句子的朗读,感受语气词的作用;第五步是指导书写“纹、碰”二字的关键笔画穿插。
这两堂教学设计,都有识记“呱、哩、返、纹、圈、碰”这六个形声字。第一堂是将其作为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每个生字平均用力,为了让课堂出彩,教学心思就花在了“一字开花”上。当然,学生也极其配合,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为了表现,全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课堂上热闹非凡。第二堂同样也是学这几个形声生字,但教师较为省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把时间节省下来用在区别理解“纹、返、圈”的字义,以及字形的变化。
前者看似热闹,可仔细想想,这堂课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形声字的记字方法和规律学生已在本册的前面学过,什么“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学生已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难道教师不教,学生这几个生字学不会?而第二堂从“纹”字的演变,到生字字形的变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不教,难道他们知道?而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明确规定一堂识字课,至少得有八分钟的写字时间,难道生字中的穿插,教师不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得到?纵观这堂课,学生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难道就是那几个生字的组词、那几个生字的识记方法?
【新思考】
会的不教,不会肯定要教。会的不教,会了还在教,这本身就是一组矛盾。通过以上案例,可让人明显地感知到这两者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的冲突。由于很多教师的课堂总不接地气,没有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致使其课堂熙熙攘攘而浮躁尽现,教没有成为学的需求,学几乎无所收获。这种教而知困,却又找不到原因的现象,是很多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提升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要找到课堂病因,瞬间可明了为何存在如此的病态。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学生会了,便做出不教的决定,自然在课堂中多出一些时间来,由于课堂并没有对这多余的时间进行新教学内容的预设,为此而进行补充性的教。这也存在着这两种情形,要么索性教一些东西,由于没有准备而产生手忙脚乱的感觉,要么索性不再教什么,而使学生无所事事。因为无所事事,学生就会主动找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去做,会让课堂变味,甚至让课堂失态。
会了还在教,这样的课堂依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师所教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与方法,学生都已经掌握,教师依旧执行教学计划,会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只能停留在一种浅层的对话之间。哪怕在课堂中教师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哪怕在课堂中教师全情地投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快速地像“1+1”那样找到答案,但没有经历深层次的思维对接,没有提出问题或质疑的机会。甚至如案例中呈现的那样,一些程序化的热闹的教学形式,让教学环环相扣。或者教师有板有眼地解说,或者学生分角色展示,似乎尽可能地展示课堂教学的有效或高效。实则只要追问学生学到什么,自然就会揭穿此教学借助搞形式而掩人耳目的真实目的。其实,如此会了还在教,试问教师若真不教了,或学生没有教师的这一教,有什么损失吗?
学生会了,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虽然把课堂搞得热火朝天,可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结果只是学会了表演,学会了人云亦云。而教师在学生原有基础上不会的,却避而不教,难道这样的课堂会是有效或高效的课堂?
学生会了,教师还要教什么?这是一个朴素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起点定位在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上,把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找放在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那么,这个问题必将成为我们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的一个基本问题。(www.daowen.com)
学生会了,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有些知识本身就不是教师教的,有些知识是教师怎么教也教不会的,需要学生不断在日积月累中去领悟(或顿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了的还在教,这只能进一步反映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低下,缺乏课堂敏锐性,缺乏课堂教学的操控智慧。
提升课堂效率,建构会的不教的意识,非常重要。教师为了实现会的不教,必须有很多的准备,包括对教材的熟悉、对课程标准的有机把握、对教学对象的熟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精准应用等,才可能真正找到会的不教的内容。其实,会的不教,这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它只占有“教什么”这一判断性陈述的基点,教师只有根据学生会的而后找出不会的,这样其教学才会因此而拓展。当然,会的不教,这也只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有些知识、能力与方法,哪怕学生不会,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学生会快速地转变成会的内容,这样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用太多的时间去教。对于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很可能班上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而有一部分学生依旧没有掌握,可这依旧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去教。特别是那些教学难点,可能班上也有少许学生会了,对这样的教的处理更需要智慧。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做出会的不教的判断,学科的差异无形中也会给评判带来困难。
【行动指南】
教师对学生会的不教,除了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对于每一个新教师而言,初涉教坛与老教师之间的差距在于:新教师不但要去思考怎么教,同时也要思考教什么。明白会的不教,这应当作为一个课堂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去执行,并在课堂中找到哪些已经是学生会的,这可能是与找到学生不懂而需要教的内容同等重要。为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并且在短暂的课程学习时间之内掌握知识最多,发展的能力最有效,激发学习的兴趣最彻底,熏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深入,甚至能将所学知识走向生活并应用于生活。[1]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能让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地让他们合作解决。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参与思维过程,绝对不能让学生袖手旁观。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就养成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很多知识通过自己认真预习,就可以自行解决,课堂上就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拓展学生的视野!
2.努力发现学生会的需要教的方法
一是熟悉学科教学目标和各年段的教学任务。如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由于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所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略有不同。就拿字、词、句的训练来说,各年段也是呈螺旋上升,一步一步提高要求的。
低年级:关于识字,要求做到换个阅读环境还能认识;关于写字,要求语文课每节书写的时间不能少于8 分钟。中年级:不仅理解词句意思,而且要体会其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理解词句的方法,这一要求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年级:在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体会句子的表达意思,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二是提高预习质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勤于思考的习惯,也为了能做一个“懒”教师,教师首先得教会学生学会怎样预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能有更多的时间教会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
作为一个新教师,每接到一个班级,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以便发挥他们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学生第一次预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停留在课文的朗读与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上面,预习时往往是拿出辅导书将生字组词抄在书本上,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勾画在书上就草草了事。
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我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有辅导书。开学前三周的家庭作业全是预习,并且都是在学校完成的,教师得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预习,教给他们方法,指导他们将课文读熟,指导他们用已有的经验加工具书(字、词典)学习生字词,再指导他们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标出自己已知和未知的知识点,标出自己认为的重难点和心中的重点词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我设计的“知识碰碰碰”这个环节。这个相当于知识的拓展,比如作者的生平、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作者的相关作品,以及作者的奇闻逸事等,这个环节学生就只有通过网络、相关书籍等才能查到。
教师通过差不多一个月的亲自指导,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回家预习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偷懒,教师在第二天上课前就得提前进教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书上的圈点勾画、预习的笔记、课文及生字词的认读等,对于预习得好的同学给予听故事的奖励或免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等。等班上的每个学生都真正养成了认真预习的习惯后(差不多同样三周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放手让组长检查,组与组之间组员间的相互抽查等形式。学生习惯养成后,教师上起课来可就轻松了许多,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是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能给教师分担很多任务,如课文朗读的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及听写、课文的背诵、作业的批改等,更重要的是能形成组际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刚才在上面提到的“知识碰碰碰”这个环节,作为一堂课的拓展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可以向班上的各个小组挑战,挑战内容可以是本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本堂课的课外知识点,还可以是本堂课自己小组都没弄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一来,一些简单的知识在组内就已经完成了,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而对于学生不明白的,也可以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答案。而通过讨论都不知道答案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出手了,引领同学们找到答案。这样的一节课,真正体现了“教师是教会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当然,这样一来,对教师相应提高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面从学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是相信学生。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办事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学生本就会造句,用不着教师去教,教师要做的就是尽情地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把想到的句子写出来,把错误的东西自己更正过来。
我们应谨记: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发掘出学生身上的许多亮点。很多东西其实是学生本身会的,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教”才会变得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