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为卓越教师,提高教学品质与能力

成为卓越教师,提高教学品质与能力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非本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固定的,教学的秩序也是固定的。与新教师谈“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须提及它在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和地位。因此那些只教学“本体教学内容”的课堂,是不可能达到有高度的课堂,不可能体现教学的多元价值。新教师更是犯此类通病的高发人群。当下,特别是在某一些学科中,存在过多重视“非本体教学内容”教学的现象,致使学科教学出现严重的贫血问题。

成为卓越教师,提高教学品质与能力

教“非本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固定的,教学的秩序也是固定的。识字教学“我爱北京,我爱中国”这几个汉字,是属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实施,无可厚非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几个汉字的教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很明显,这里几乎不存在先产生“非本体教学内容”的目标,再进行着这几个汉字的教学。在进行“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时,一定要以完成“本体教学内容”之后,方才可能进行“非本体教学内容”教学。否则,其课堂便会存在着虚空不着地的情形,存在着强行灌输的情况。

与新教师谈“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须提及它在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和地位。首先是教学价值。有人研究美国的教育,发现他们的小学教育只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他们在单词教学中尽可能只涉及单一的单词教学,仿佛他们关闭了“非本体教学内容”之门。其实,几乎不可能孤立存在着“本体教学内容”。如对“Apple”这一单词的学习,由于学习者存在着表象意识和本能的欲望,学生不可能只是对“Apple”这一单词进行简单学习,同步会产生“我喜欢苹果”“我想吃苹果”“我想得到苹果”等一系列的想法。如果简单到只是能读,写单词,那这样的教学也就不成称教学,美国的教学也不可能如此简单。教“本体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旧需要对“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呈现。如果要形象地比喻其应有的价值,整个教学就像是一次大餐,教“本体教学内容”,就像是为其提供的米饭、馒头等主食一样,而教“非本体教学内容”就像为饭后所提供的水果一样的副食。主食提供必需的营养,副食提供的是生活质量,提供的是另一种口味。因此那些只教学“本体教学内容”的课堂,是不可能达到有高度的课堂,不可能体现教学的多元价值。其次是教育价值。学生不只是需要知识、能力及方法的习得、运用,还需要得到情感的慰藉,依旧需要得到审美教育和多元文化熏陶。这就好比完成“主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就已经给学生一艘可以远航的帆船,可以下水,可以起航。但还得需要找到其前行的方向,提供必需的动力,才可能达到目的,这“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便有提供方向和动力的作用。再有,心智成熟的价值。一个人不只需要知识、能力和方法,还需要更多的其他知识补充,往往“本体教学内容”让学生习得后能产生应有的实践需求。只有对其产生的原因、目的及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其情感需求的阀门被打开,方才会有坚持的勇气和为达到目的而不懈努力的恒心。

【现象纪实】

没有把握好“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度,这是当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新教师更是犯此类通病的高发人群。纵观当下的很多课堂,便会发现已经出现一些偏激倾向。从事理科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过多地重视“本体教学内容”的实施;从事文科学科教学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过多地从事着“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施教活动。只要深入观察,还会发现男教师多重视“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女教师多重视“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城镇教师多重视“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乡村教师多重视“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这就像思想斗争一样,过左过右,虽然没有犯“三观”问题,但一定会使教学出现问题,并且这已经成为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学是能将“非本体教学内容”应用到恰到好处。当下,特别是在某一些学科中,存在过多重视“非本体教学内容”教学的现象,致使学科教学出现严重的贫血问题。如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被专家诊断为:以“非本体教学内容”占据课堂目标和内容致使语文目标走偏、语言文字运用功能淡化、语文课程性质异化。其实,此类现象的产生,真还不只是某一阶段和某一部分或某一区域教师的问题,集体无意识现象的存在是其主要原因。尽管少许人已经认识到相应的问题,却也几乎无法扭转整体风气。特别是,近年在某一个时期,经常会发现其教学教改现象像搞运动似的,当一个运动还没有结束,另一个运动又启动。

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们都懂,可人们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人们习惯性偏执,当撞墙时才发现是以前忽略某方面所致,之后便会过度地重视与开发忽略的那方面。这种习惯性偏执的结果,只会是当重视某一方面时,其他方面又开始被冷落,或被受到抑制,结果更糟糕,更易导致习惯性贫血。在前行的过程中,所搭建的桥梁已经无法为后续的实践继续提供前行的支持,当习惯性偏执或习惯性贫血都无法调和所有矛盾的时候,自然便会爆发危机,导致认知的革新。“非本体教学内容”与“本体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与“非”之间的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也并非一种简单的相背离的关系。有人曾用钱币打比方,“非本体教学内容”与“本体教学内容”属于钱币的两个面,是一种同时存在,相互支撑的关系。作为新教师,在对教什么做努力时,若能对“非本体教学内容”与“本体教学内容”这一组教学内容做辩证研究,定然会对教学内容有更科学更合理的认知,并在践行的过程中,不但保证基础性达标,更能朝向更高的教学品位奋进。

案例2-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

一堂课,非本体知识较少,注定课堂干瘪。不但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低效。

李老师今年刚进入教师队伍,学校早早地提醒,要他上一次“入格课”。月余后,终于迎来接受检阅的那一天。这次,学校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新老教师围绕《富饶的西沙群岛》先预设,而后同台献艺。下面,进入李老师的课堂:

一、谈话引入课题

1.由西沙群岛引入课题,出示课件地图。

2.出示课题,抽学生读相关资料,老师再读加以介绍。

3.出示图片激发学生学文兴趣。

二、学习字词

1.展示幻灯片,检测字词。(山崖、形状、海参、懒洋洋……)

抽一位学生读,其余学生跟读;再齐读一遍之后开火车读。

2.展示幻灯片,进行多音字教学。(参:海参、参加)

学生自己先试读,再抽学生加以朗读。

3.出示词语中的三个,理解词语。

师:关于这三个词,你能不能想象在哪个时候用哪个词?

生:桌子、头发、小草……

4.展示“威武”,问学生哪里容易写错?学生立刻找了出来。

5.屏幕出现两个字的笔顺,学生跟着屏幕书空。

三、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一句概括西沙群岛的句子用线画出来;想一想课文描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特点?

2.检察自学情况:课文从()()()()来介绍西沙群岛。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学习第二段

1.勾出中心句,再读文。

2.出示图片,理解山崖、峡谷、颜色深、颜色浅,并由此归纳成“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三)学习第三四段

师:这一段介绍海底的什么景物,他们是什么样的?

生:珊瑚、大龙虾、海参……运用了“各种各样”“懒洋洋”“蠕动”等加以描写。

读句子、抽学生说、插图片进一步理解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蠕动;再次齐读句子,后面继续以此方式学习关于海滩和海岛的内容。(课堂上部分学生精力分散,碍于有教师听课,为数不多的几个跟随教师思路走的乖孩子也开始疲劳,刚开始上课时的激情消退,教师只有勉强带着微笑生拉着课堂往前走。)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读文: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2.情感教育:西沙群岛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为祖国拥有这样的宝岛感到自豪,请大家自豪地朗读最后一段。(孩子们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整堂课在激越高昂的口号声中结束。)

此时,下课铃声响了,李老师又满心喜悦地走下了讲台。可以看出,李老师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因为课前是下了功夫的,课件资料、图片、生字、多音字等都是在自己预计之中进行制作的。他讲完了课文,课件运用也很顺畅,与学生互动交流行为基本被掌控在手中。

接下来进入老教师的课堂:

一、引入课题(www.daowen.com)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中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师:现在,让我带你们去欣赏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吧!一边播放课件,一边介绍。

二、明确目标,初读感知

1.分配任务,合作研学。

设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组,推选组长举行授旗仪式,由组长带回教师交给的研究任务,在组内进行学习。

根据任务,小组互学完成导学单,准备开展研究成果展示会进行展学。

三、精读深思,展示成果

(一)海水组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海水的特点)

1.生:我们组用优美的朗读和五彩的粉笔表现海水的美丽。(一人板画,其余同学接力式的朗读海水段落,读完听众评议。)

2.师:你们的表现感染了大家,让我们都用声音和表情来传递美,读出对祖国海岛这份特别的情感来。

(二)海底组汇报(用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归纳海底的特点,分别找出用关联词语和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勾上横线,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分别说一句话;用肢体语言配合有声语言朗读此段内容。)

1.组长根据导学提示,带领本组成员共同汇报学习情况。

2.教师带学生评议的同时,追加说话训练。

师:你们组教给了大家“抓住关联词语和修辞手法这样的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这一非常好的方法,我们也想试着说两句。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大胆发言,先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造句,再用“夸张”手法说话。

(三)海滩组汇报(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贝壳海龟方面的知识)

(四)海岛组汇报(西沙群岛的海岛是鸟的天下,从鸟粪多、鸟蛋多能够表现出来。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怎样宣传让大家都来保护鸟儿呢?)

生:我们组每人写了一句广告语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倡议书、办手抄报、画宣传画、编儿歌等多种方式来表达。

四、熟读应用,迁移创新

1.导读:看得出来,孩子们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认真学习了课文,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你的全部情感。

2.看板书总结“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用这一方式说“公园里的花真美丽”再写下来。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李老师受教学参考书和教案的牵制,完全呈现一种背教案式的照本宣科,课堂上利用教案和课件按部就班地拉着学生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暇顾及。原因在哪儿?“非本体教学内容”的重视度不够,致使课堂机械地向前推进,让课堂生硬,缺乏灵活性。老教师的课也有不好的地方,也被课文的内容牵着鼻子走程序般一步一个脚印地“教课文”。或者为了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进行所谓本体性知识与非本体性知识的教学。从内心里他们知道三维目标涵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要关注人文,要培育多元文化(或价值观)或审美观,打心眼里留给这部分内容时间和空间。然而,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明确的教给什么的理念,致使“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不明确,课堂中过多的形式穿插其中,结果只能是云里雾里,没有明显的层次感。

【新思考】

“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处理,需要的是科学化、递进式的处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先后的血缘关系,仿佛是“本体教学内容”是老子,“非本体教学内容”是儿子,定然是先有老子,而后才有儿子。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爬山,只有当爬上一个台阶,才能看到某一层级的风景;只有达到某一个拐点,真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时,才可能看到新的风景。“本体教学内容”作为“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拐点,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从初始层级开始攀爬,并引导学生完成“非本体教学”任务时,才可能真正完成课堂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任务。任何教学内容的处理都非常现实,那种想看到更加美丽的风景,而没有由“教本体”到“教非本体”拾级走到拐点迈向新的层级的教学,哪怕踮脚也没有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高度,让教学空虚。那些只达到一个层级便再没有向上突破的人,他不管有什么设想,几乎也看不到新的风景。

“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度与量的关系。教学时,需要合理体现,并适时把握,才可能相得益彰。案例中呈现的教学,其中的问题反映出两者度与量的出现。在课堂中缺乏应有的灵性,致使课堂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么过于呆板,走过场,要么过于滑头,做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本体教学内容”所占用的教学时间要多于“非本体教学内容”所占用的时间。就像打基础一样,宏大的基础建设占据着整个工程总量的绝大部分工程量,然则“非本体教学内容”所占用的工程量虽然不高,但他所产生的效果决定着基础工程的价值。就像房屋的装修一样,虽然“非本体教学内容”不需要再给予整体架构式的宏大设计与建设,但其投入的钱财并不一定比前期工程少。当然,对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过度化,会出现更严重问题——过度包装,看起来热闹花哨,其内则为败絮,不免让人产生对其内在不认可。对“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就应精心进行选择,在把握适度的原则下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在合理加工、整合和拓展中,要尽显学习资源的优势。从文本意义上说,要“立足文本”“用足文本”“超越文本”,把握好文本的难度、广度和深度,才可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两者之间存在着超越的关系,且需要有必要的超越。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摒除机械地执行预设,根据教学的生成做出必要的调控。在与教师探讨两者的关系时,不少教师谈到在之前已经对两者做过设定,可执行时却按部就班,导致没有出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明显,“非本体教学内容”虽然可以预测,但其教学只有根据具体的生成做好灵活处理,才可能实现超越。“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没有达到预定的结果,却又完全按照预设推进,结果便只能是生硬,显得青涩。若早已超越预设,却依旧按部就班,显然也不合适。为此,在教学时,必须是两者的一种顺时超越和顺抛超越,才可能真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每一位新教师对于“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的认识,必须明确的是,这两者间是一种“教什么”的存在形式。只有真正将这一种形式认识,并在自我的认知中构建,才可能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加以修炼。当然,这里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控,不只是对学生知识、方法与能力的追求,还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教学与教育同步,让能力与思想建设同步,这样的教才可能真正满足高素养教学的需求。在处理“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由于较好地把握了这种形式,其教学理念的提升在无形中便会超越当前的一些区域性理念。从根本上建构了自我的课程力,会为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打下基础。这样为自我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推进作用,但还要主动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开始对“教什么”展开研究,从而收获更多他人所不具有的“财富”。

【行动指南】

强化对“非本体教学内容”的认识,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和情感,渗透审美与多元价值观,除理念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能有具体的创造性的实践行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蹲下身子来教书

不把自己当教师,应把自己当学生。“非本体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时代特征,很多东西不一定只有教师知晓,可能部分学生已经先于教师掌握。为此,在设定“非本体教学内容”时,要把每次备课都当成第一次,并且先把自己当学生,能从学生所处的时代及所掌握的知识去挖掘出应有的教学内容,能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揣摩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判断他们理解感受的疑难处,从而选择好的教学训练点,并以合宜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特级教师于永正练就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备课功夫,那就是教学每篇课文之前总要大声朗读并把课文先背诵下来,而后根据教学情形顺势而教,以感化学生。于漪老师也以“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着教书”为座右铭,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老一辈教育家尚且如此谦逊,面对这种有着非常时代感特征的教学内容,我们怎能清高、保守,而不去不断探究呢?

2.遵循教学四原则

一是先学后教原则。《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呈现,往往是对学生的点拨,教师的教应出现在学生“知不足”而“自反”的时刻。唯有如此,才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解决学生缺乏情感方向等实际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经过自学、“自反”,才能“自得”。正如孟子所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记闻而有得者,衰则忘之矣。”为此,在教学前,我们完全可以为达成预设的“非本体教学内容”目标,让学生先学以做好前期的铺垫,以便在实际的教学中捕捉、点拨、生成这一目标。

二是以学定教原则。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从横向的角度说,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经验,使学生有自主确定或至少有参与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的权利。从纵向的角度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来,使学生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对学习效果做出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我们往往在具体的教学中对“非本体教学内容”进行了预设,为了达成目标,完全可以采用目标教学法,制定学生需要学什么,而给定相应的内容。

三是多学少教原则。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而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传统教学课堂教多学少,逐渐形成了学生学习的思维惰性,使本来非常有趣的课变成了学生厌学、教师苦教的劳役。[7]这也是新教师最容易遇到的困境。这与教育管理制度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熏染有关。在完成具体的“非本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少教,让学生多学多悟。在学生多悟后,再给予点拨,这样更能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四是以学促教原则。一堂课结束,如果教师们关注的只是自己的“非本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完成,而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种任务关注型教学,[8]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这样的教师也不是智慧型教师。他的工作可能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单调重复与机械复制。因此,对学习状态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关注“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可以从学生的活动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方面来反思、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9]通过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3.多元发展与学科素养的有效融合

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为完成“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要尽量创设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条件。“非本体教学内容”是打破学术壁垒的钥匙,它隐藏于不同的学科中。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让多元发展与学科素养的有效融合,当然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去唤醒,并加以彰显,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如甘泉一般润泽学生的心灵,实现对孩子多元的培养和评价。对于新教师来说,掌握好这一把钥匙依然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谨记:“:“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言意兼得,法能并举”,才会让教学玲珑与灵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