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新教师到卓越教师:优化结果,一代更胜一代

从新教师到卓越教师:优化结果,一代更胜一代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新手而言,这“一击”就是自觉地实现自我,完全发展。也许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个别现象看多了,也就代表了群体,自然也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评价。被评价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人们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很多。他们是带着对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而“忧心”。如此看来,“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树立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己只想成为一个“工作有规律、假期可休闲”的教书匠。

从新教师到卓越教师:优化结果,一代更胜一代

被动地接受评价与主动地接受评价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被泼冷水,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种是瞬间萎靡不振或偃旗息鼓;另一种是勇敢地面对挫折,采取挽救行动,增添柴火,让火越烧越旺。身在教育中的年轻教师因没有多少阅历,对很多职场情形难以透过现象看清实质内涵。“一代不如一代”,如此类似的话语,对于那些老教师而言,在刚刚踏入职场的那段时间里,因专业化水平较低也曾被如此评价,但他们走过了那段尴尬,职后的努力使他们变得强大。以自我的现有专业素养水平作为评价的基础,对新入职的你做出评价,他们只是缘于一种使命感、危机感,并无恶意。老教师更多的是希望教育之星火燃烧更旺,期盼后起之秀一代更比一代强。

任何人都不可能大隐于市,对自我生存的空间不管不顾。特别是作为职场人,更期望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作为职场的“菜鸟”,没有真正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在赢得他人的另眼相看前,是无法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的,此时,不能纠结于别人的评价中。你不但需要参透被小瞧的原因,更要弄清造成这种评价的原因,可能是学校的、社会的以及教师自身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我们不要期待在自己毫无作为的情况下,被人们争相点赞。作为教育人,成就他人的同时,也需要成就自己,不能忘记自己的发展。作家温瑞安说过:“真正的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对新手而言,这“一击”就是自觉地实现自我,完全发展。成就自我,将“精、气、神集中于一击”,我们才可能快速地变得强大。

【现象纪实】

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不等于智力水平。当下很多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如人意,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多数只是一个“二流”水平;其次,一些师范院校在培育教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多年轻人依旧还是毛坯时便被“出厂”。

纵观专业素养处于较低层级的教师,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自我认识模糊,要么存在“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学校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在学生面前战战兢兢,整天患得患失;要么存在“自恋心理”,认为自己是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比原来的中师毕业生更具优越感,于是便因盲目表现而处处碰壁,导致心灰意冷。特别是那些抗挫能力较差的新教师,在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或不公正的评价时萎靡不振。有的教师遇到一次失败的课、家长的误解、同事的批评,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反思,甚至“破罐子破摔”。在价值追求中缺乏对教育工作重要性、复杂性的深度理解,自然会在工作中出现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

无数新手的教学基本功是让人寒碜的。[9]如别别扭扭的普通话、歪歪斜斜的板书以及毫无章法的教学流程,眼中只有教材和班班通,教学重点无法把握,教学难点没有突破,出现多个知识性错误、课堂失控等教学事故。如此,让观摩者产生“误人子弟”的感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也许这些只是个别现象,但个别现象看多了,也就代表了群体,自然也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评价。被评价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职场新手,应该冷静看待问题,客观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瞄准这些点,坚持不懈,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作为职场新人,只要敢于在教育职场中发力,一个人的智慧所换得的社会价值不会低于那些提前奔跑的人。对于职场中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它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耐力往往比智力更重要,若有无穷的耐力,方可有成就。

案例1-2

她如何破茧成蝶

陆老师是一个参加工作六年的青年女教师,个子不高,略显瘦弱。六年前,校长带领教学管理团队去听她的入职展示课。那堂课上得陆老师汗流浃背,接下来的评课更让她无地自容。有的委婉指出这也不对,那也值得商榷;有的说“陆老师不适合当教师”。总之,那堂课被批得一塌糊涂。

面对众多指责,陆老师面带微笑,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评课结束,校长把陆老师留下来,想和她谈谈心,疏导疏导。没等校长开口,她拭去眼泪,依然微笑地望着校长:“您想说什么我知道,相信我,一定行!”校长没再说什么,送了她一个“OK”的手势。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校长没有找她谈过话,只是默默地关注着她。

她开始频频进入教师阅览室,走进老教师的课堂,下载教学视频。晨读课上,她和学生一起诵读;写字时间,她和学生一起练字;讲话课里,她带头做示范演讲。她主动邀请老教师进入她的课堂……

一年后,在新教师合格课验收上,评课者给予了“判若两人”的评价。以前直言“她不适合当教师”的那位领导向她道了歉。她依然微笑着,不过,微笑中多了坚定。校长仍然把陆老师留了下来,与她一道做了一个适合她的职业发展规划。最后,校长问她:“一年前,面对众多指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她说:“我把那些指责当作是缚住我的一层茧,我想用我自己的力量来破除它。”

她依然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积蓄着破茧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先后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并兼任学校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2014 年,她执教的“当火灾发生时”在重庆市渝东北片区消防教育赛课中获一等奖。2015 年,她执教的“扁鹊治病”在开州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

欲成蝶,需先破茧。破茧的力量不仅来源于“茧”,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破”的勇气,而后方可成蝶。(www.daowen.com)

【新思考】

造成人们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很多。分析众人对新教师的评价会发现,老教师是将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与新教师的从教现状进行比较,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以往的教师敬业乐业,他们否定新教师的“德”而非“能”。他们是带着对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而“忧心”。细细观察发现,的确有许多新教师不能“安贫乐教”,有的只是把教师当作“副业”来维系,没有当作“事业”来追求。分析源于社会的评价会发现,家长是在将自己读书时的教师与现在的新教师进行比较,他们否定的同样是大家的“德”而非“能”,认为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关爱,甚至把学生当作资源收取作改费、补课费。神圣的师生关系被赋予了浓厚的利益色彩,家长与教师之间也形成了利益链条。

如此看来,“一代不如一代”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树立对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己只想成为一个“工作有规律、假期可休闲”的教书匠。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浮躁时代,“德”的缺失是整个社会的软肋,身在其中的人难免被浸染。但作为新教师,应该看到自身专业化素养低下带来的阵痛,明白评价者只是缘于对教育的责任感、危机感,并无恶意。随波逐流只能让“一代不如一代”无休止地延续。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我的职业生涯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成就自我只有自我承担责任。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们,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切实规划好自己的教育行程,从改变每个“自我”的行动做起,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才因你而改变。

职场新手都会如故事中的陆老师一样,刚入职时都会遭遇“一代不如一代”的评价所裹成厚厚的“茧”——学校领导的不信任、同行的轻视、学生的不喜欢、家长的不理解……陆老师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她面对挫折与打击,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将力量化为行动,破茧而成蝶,成就自我,最终超越老教师,延续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传奇。

要知道,新教师也有自我的优势,特别是吸纳、认同和模仿的能力,以及精力往往比老教师强。因为有技不如人的意识,才给了自我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看到,“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一种趋势。自我专业素养不如人,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敢于超越自我,重视方法、技能和本体性知识的掌握、应用和拓展,走过自我的迷茫期,便会在更短的时间里超越自我,成为有经验的合格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走出迷茫至合格期,往往会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同而存在着长与短的区别,有的只需要一年,有的则需要三年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年轻教师应该清楚,那些越是能提早走完迷茫期、缩短合格期的新教师,他们教育人生的成功概率往往会大于迷茫期过长的新教师。

【行动指南】

职场新手都需要走好人生的关键几步。要想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强过上一代教师,让自我更有作为,让自我专业素养发生嬗变,实现跨越式成长,能立足当下,不妄自菲薄,笨鸟先飞,是非常重要的。

1.认清自我,准确定位

人受外界的影响,总是不自觉地在给自己“贴标签”,这标签往往就成了每个人的人生定位。积极的标签会让人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最终走向成功。作为职场新人,准确给自己定位尤为重要。定位的前提是认清自我。我们入职时,应该好好梳理自己在校的学习历程,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既不“自卑”也不“自恋”。同时,定位要切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要结合自己工作的环境和个人的潜能,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奋斗目标,制定个人五年发展规划。这样一来,心中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认清自我,准确定位,主动与优秀者为伍,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细化措施,分步实施

有目标,无措施,只能让目标成为空头支票。因此,要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将中长期目标分解为阶段小目标,并从小事做起,产生中间成就值,才可让自我拥有无穷的耐力,支撑自我奔跑向前,直到大目标的实现。比如可以将阶段小目标转化为一个小问题或小课题,在工作中多学、多思、勤问、勤实践,分阶段逐一攻克。久而久之,因得到中间成就值的支撑,自己的专业素养会不断增强。这样一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如此良性循环,成功便会不期而至。

追逐专业化发展,我们应努力制定好自我的人生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要求具体,以解决自我的当前问题而制定,需要接地气,这样才可能让自我的问题解决,就像打攻坚战一样,将困难一个又一个攻克。制定人生总目标时,尽量要宏伟。一个人能有大作为,这与他多年前的生涯规划一定有关系。特别是二十年前所设定的目标,往往会影响二十年后的人生格局。正如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总结的那样:“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其实,笔者入职初期所设定的“教书育人,读书育己,写书育世”[10]的人生目标,对于一个当初只是中师生的人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化成丰厚的成就,这是最好的证明。为此,每一个人在设定宏伟目标时,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只要用心,无论从事哪一块教育,都能成为大学问者。

3.持之以恒,成就自我

我们最容易患的毛病是“三分钟热度”。想到自我专业素养处于低层级亟待提升,往往情绪高涨,有激情,踌躇满志,开始学习专业素养知识。一旦被泼了“冷水”,便很快没兴趣,丧失了初心。我们既要正确面对表扬与批评,还要善于将困难与诱惑当作磨刀石。在各种困难与诱惑的打磨中,让自己的心理不断成熟,提升抗挫能力。如此一来,我们方能坚守自己既定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持之以恒地努力,从而完成超越,成就自我,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对于每一个新教师而言,必须清楚专业素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年地磨炼,需要心中目标的专一,需要持之以恒,才可能成就自我。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心中只有一个小目标,我们为了一个目标而前行,往往所获得的成功要比心中有多个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更大。当然,能在专一的目标上打拼至少三年,需要审慎,更需要笃行,自我有定力,才可能真正感受到自我内驱动力系统的提升,才可能感受到生产动力的存在和变化。

我们应谨记:超越别人,首先得认识自己和超越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