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双绞线按电气性能划分为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等类型,原则上数字越大,版本越新、技术越先进、带宽也越宽,价格也越贵。目前,超五类、六类线是双绞线中的主要用线。
由于在AN/NZS 3080、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双绞线相关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但是六类布线性能标准高,对安装质量要求也高。在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便捷”方法,都有可能导致线路出问题。因此,建议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
在进行六类布线的时候,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能力以及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进而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影响高速局域网(如千兆以太网)的传输性能。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要采用口径适宜的管道,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两根六类线为宜。
2.电缆的弯曲半径
要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导致线对散开,引起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弯曲过度还会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电缆内部四个线对绞距的改变将导致噪声抑制问题。一般情况下,电缆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后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电缆直径的8倍。对六类电缆而言,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在安装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电缆弯曲的区域是配线柜。电缆引入配线柜为保持布线整洁美观,可能将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从而降低布线系统的性能。电缆弯曲半径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在背面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mm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mm。
3.电缆的压缩
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尤其成捆电缆中外面的电缆会比内部的电缆承受更多的压力。压力过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使回波损耗处于不合格状态。在使用电缆扎线带时,要特别注意扎线带使用的压力大小。扎线带的强度只要能够支撑成捆电缆即可。在使用电缆扎线对把电缆捆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引起任何电缆扩套变形的情况。
另外,在配线柜中对配线架背面的端接点进线操作比较困难,这也特别容易造成电缆变形。因此,建议使用挂钩和环形电缆扎线带以避免由于压缩而损坏电缆,同时也方便在成捆电缆中增加更多的电缆,拆除起来也更加容易。
4.电缆的重量(www.daowen.com)
在使用悬挂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电缆的重量。电缆的重量因制造商而异,比如某品牌六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五类电缆的2倍。如果采用这种1m长的24条六类电缆,其重量接近1kg,而相同数量的五类或超五类电缆的重量仅0.6kg。因此,每个悬挂线支撑点每捆最多支撑24条电缆。
5.电缆的打结
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可能会打结。电缆打结就应视为损坏,这一点可以通过对电缆的测试得到验证。即使一个电缆结不可能导致测试不合格,但是,所有这些效应会积累在一起,当它们与电缆扎线带引起的性能下降等其他因素综合在一起时,会导致系统测试不合格。
6.电缆护套剥开的长度
在电缆端接点上进行端接后,从外皮到IDC(绝缘置换连接器)之间露出的线对必须保持最小长度。剥开的护套长度越小,越有利于电缆内部的线对保持绞距,实现最有效的传输通路。在IDC上剥开的护套过大,将损害六类布线系统的近末端交扰和远端串音性能。
7.线对的散开
在线缆端接点,应使电缆中的每个线对的绞距尽可能靠近IDC。线对绞距由电缆制造商计算后确定,改变它们将给电缆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尽量使电缆内部的线对绞距保持不变,实现尽可能好的传输通路。IDC上线对散开过大将会损害六类布线系统的近末端交扰、远端串音和回波损耗性能。
8.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点,应尽量避免可能遇到的高温环境。如果天花板上的屋顶处于阳光直射下,就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在温度提高时,电缆的衰减会提高,其对长链路的影响可能导致参数勉强合格或不合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