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是将线缆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间接到每一楼层的工作区的信息输入/输出(I/O)插座上,因此布线系统设计者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从路由(线)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由于建筑物中的管线比较多,往往会遇到一些矛盾,所以,设计水平子系统时必须折中考虑,择优选择最佳的水平布线方案。通常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式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直接埋管式
直接埋管式是由一系列密封在现浇混凝土里的金属布线管道或金属线槽组成的。这些金属管道或金属线槽从水平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根据通信和电源布线的要求、地板厚度和占用的地板空间等条件,直接埋管布线方式可能要采用厚壁镀锌管或薄型电线管。这种方式在老式的设计中非常普遍。现代楼宇不仅有较多的电话语音点和计算机数据点,而且语音点与数据点还可能要求互换,以增加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因此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比较粗,对于目前使用较多的SC镀锌钢管及阻燃高强度PVC管,建议线缆容量为70%。
在实际应用中直埋管槽的尺寸不宜太大,否则会导致地面垫层过于增厚,所以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管槽数量,但其后果就是越靠近管理间的位置,管槽的数量就会越多,从而在走廊中形成排管。由此可见采用直接埋管式的方式存在很多缺点,主要包括布线距离短、地板垫层过厚、增容难度大和施工工艺要求高等。所以在现代大型建筑物中,直接埋管线槽方式的布线方法已经逐渐被架空式所代替,而它仅被应用于地下层、信息点数量较少或没有吊顶的场合。
2.架空式(先走吊顶内线槽,再走支管到信息出口的方式)
架空式敷设用的线槽由金属或阻燃高强度PVC材料制成,有单件扣合方式和双件扣合式两种类型。线槽通常悬挂在天花板上方的区域,用于大型建筑物时,布线系统会比较复杂且需要有额外支持物。用横梁式线槽将电缆引向所要布线的区域。由弱电井出来的缆线先走吊顶内的线槽,到各房间后,经分支线槽从横梁式电缆管道分支后,将电缆穿过一段支管引向墙柱或墙壁,贴墙而下到本层的信息出口(或贴墙而上,在上一层楼板打孔,将电缆引到上一层的信息出口),末端接在用户的插座上。在设计、安装线槽时应考虑,尽量将线槽放在走廊的吊顶内,通向各房间的支管应适当集中至检修孔附近,便于维护。一般走廊处于中间位置,布线的平均距离最短,节约线缆费用,提高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线越短传输的质量越高),尽量避免线槽进入房间,影响房间装修,且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弱电线槽可包含的布线系统有:综合布线系统、公用天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24V以内)及楼宇自控系统信号线等弱电线缆,这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由于支管经房间内吊顶贴墙而下至信息出口,在吊顶与其他系统管线交叉施工,减少了工程协调量。
由于桥架是开放式结构,因此无论是布线施工还是日后进行网络维护都非常方便,并能适应网络大规模扩充的需要。架空式布线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水平布线方法。(www.daowen.com)
3.地面线槽方式(适合大开间及后打隔断方式)
适合大开间及后打隔断的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弱电井出来的线通过地面线槽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出来的支管,到墙上的信息出口。由于地面出线盒或分线盒或柱体直接走地面垫层,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或需要打隔断的场合。地面线槽方式就是将长方形的线槽打在地面垫层中,每隔4~8 m拉一个过线盒或出线盒(在支路上出线盒起分线盒的作用),直到信息出口的出线盒。线槽有两种规格:70型外型尺寸70mm×25mm,有效截面积1470mm2,占空比取30%,可穿24根水平线(3、5类混用);50型外形尺寸50mm×25mm,有效截面积960mm2,可穿插15根水平线,分线盒与过线盒均有两槽或三槽分线盒拼接。
此外,由于大开间的水平布线方式多用于商业区或办公区,因此在设计时可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和转接点(TP)的布线方式。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的布线方式如图3-9所示。采用转接点的布线方式,水平布线长度应小于100m,转接点不设跳线,也不接有源设备;同一条水平电缆路由不允许超过一个集合点(CP)或转接点(TP);从集合点引出的水平电缆必须终接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或多用户信息插座上。
图3-9 适合大开间的转接点布线方式
采用地面线槽方式(适合大开间及后打隔断方式)的优点主要包括:布线容易,信息出口离弱电井的距离不受限制;强、弱电可以同路由;比较适合大开间或需打隔断的场合;有利于提高商业楼宇的档次。因此大开间办公已成为现代社会上流行的管理模式,并且只有高档楼宇才能提供这种大开间办公室。尽管其优点较多,但地面线槽方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不适合楼层中信息点特别多的场合;不适合石质地面;造价昂贵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