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小学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象揭示研究往往是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条件。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此外,对个案的材料收集要尽量齐全和详尽,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使个案研究顺利进行。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1题:小学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过程中,师生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题: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

3题:小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测量与描述学生的心理与发展水平,解释与说明小学教育中的心理现象,预测与控制师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

第二节

1题: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小学生从入学到小学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题: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协调性与开放性,可塑性与不平衡性。

第三节

1题: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儿童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为儿童对环境的同化、顺应和平衡。通过同化,儿童把新的刺激物整合到原来的图式中。顺应是新图式的创造或对旧图式的改造,导致儿童心理的变化与发展。平衡是控制同化与顺应相互关系的更高级的调整程序。

2题: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儿童能将各种感知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储存下来,由此积累了表象素材,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3)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逻辑性,能进行简单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可以离开具体事物,使用逻辑思维来解决许多问题,能够对抽象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运算。

3题:儿童现有、已经完成或具备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儿童借助教师的教学或帮助才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并合理地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要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教学的前提或条件,使教学走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前面,能够开发儿童的智力,并通过教学帮助儿童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4题:埃里克森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人类会遇到各种心理矛盾或危机,解决这些问题有积极或消极的方法。积极的方法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与挫折,促进其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心理发展,就是不断地解决心理矛盾或危机的过程。

第四节

1题: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遗传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主要影响小学生的智力、情绪、气质等方面的发展。

2题: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深远的。其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的影响最大。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有四种: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这些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性格、情绪、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题:学校教育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小学生智能;二是塑造小学生的个性品质。

4题:人是社会的产物,小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掌握社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做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影视、报纸、书籍、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对小学生的个性塑造、社会认知,品德形成、情感培养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A 4.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CD 3.A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4.错

第二章 小学心理学的研究

第一节

1题:客观性原则指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小学心理的本质、规律与机制。

2题:系统性原则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小学生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把握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一,小学生的心理现象不是孤立出现的,是在其生理、环境刺激、行为变化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第二,小学生的心理是一种有序的、有组织结构的系统。第三,小学生的心理总是呈现一种相对稳定而绝对动态的过程。

3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解决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因为小学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为基础教育实践服务。它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基础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必须付诸基础教育实践,保证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效能。

第二节

1题:现象揭示研究的目的是对小学师生发生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精确的描述,它回答的是“是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现象揭示研究往往是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条件。在现象揭示研究中,研究者必须搞清楚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的核心概念。

2题:关系解释研究是考察两个或更多变量(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一个变量是否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影响性质如何,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另外一个变量的研究方法。

3题: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验证事先设想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假设,发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实证研究,通常是使用实验法来完成。

第三节

1题: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观察中应注意:(1)明确规定观察的内容和标准。(2)随时做详细记录。(3)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4)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以免影响小学生的正常行为。

2题: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问卷法两种形式。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讨论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向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

3题:个案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在进行个案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应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各种情况,与他们多接近,建立良好关系,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才能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此外,对个案的材料收集要尽量齐全和详尽,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使个案研究顺利进行。

4题:教育实验是把被试心理的研究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探讨其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教育实验应把师生心理研究与教育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才能直接为教育实际服务。教育实验很难严格控制实验变量,花费时间较长,需要得到学校、教师的密切配合。

第四节

1题: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或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横向研究的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能迅速地获得大量的数据材料,省时省力。但横向研究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被试是来自不同年龄群体的个体,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反映他们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加之被试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会对个体发展的研究带来干扰效应。

2题:纵向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研究,探讨其心理发展的规律。纵向研究要注意研究样本的流失,被试的情绪变化,要有花费大、耗时耗力的心理准备。

3题:聚合交叉研究是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在短时期内了解各年龄或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总体情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随年龄或年级增长而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能够克服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不足,取长补短。

4题:跨文化研究指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国家或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小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能够对小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进行检验,是否具有普适性,使心理学家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论,更好地概括规律,发现哪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哪些发展模式只是特定文化因素的产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C 3.B 4.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D 3.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第三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1题: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题: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的发展、注意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言语的发展。

第二节

1题: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体现为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2题:小学生注意的发展表现出:(1)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2)具体直观事物的注意占优势,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在发展;(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4)不善于调节和控制注意力;(5)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3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也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三节

1题:小学生记忆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记忆广度随年龄增长逐渐扩大和记忆保持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延长两个方面。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发展。

2题: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培养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培养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及时组织复习、防止遗忘。

第四节

1题: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有具体性和不自觉性;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

2题: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主要从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五节

1题: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

2题:小学生的内部言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D 5、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 3、ABCD 4、ABC 5、A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错 4、对

第四章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1题: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

2题:社会性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系统性,构成社会性发展由几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制约性,社会性发展受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制约;主动性,社会性发展是个体与社会积极互动的过程,个体处于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并不是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他人与社会的影响,而是表现出主观能动性;连续性,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贯穿于一生。

3、社会性发展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社会性发展是使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在这过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提高社会认知能力,习得社会规范及社会交往技能,建立与社会一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分化功能,社会性发展的分化功能侧重发展“个性”,强调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发展自我概念,获得个性。

第二节

1题:情绪和情感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题:小学生情绪情感具有以下特点:(1)情绪表达向符合社会期望方向发展。认知的发展促进小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境调节自己的面部表情,掩饰内心真实的情绪体验,更多地表现出社会期望的情绪。(2)情绪认知能力发展,情绪调节能力有所提高。小学生不仅能够根据面部线索和情境线索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同时他们能较好地理解不同的情绪表达与目标的关系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情绪情感的冲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强。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情绪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影响。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儿童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绪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调控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小学生攻击、紧张、压抑、厌学等消极情绪与行为减少。(4)情绪情感的内容扩大,深刻性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小学生在学习活动、班级活动、集体活动、文体活动等活动中经历了各种体情绪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日益丰富。(5)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在小学阶段得到进一步发展。

3题:培养小学生情感能力的方法有:(1)通过知识传授,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能力。小学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小学生情感知识的传授,比如要传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知识,培养小学生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2)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文艺演出、音乐剧、戏剧培养学生欣赏高雅艺术的能力,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感;也可以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以真诚、理解、尊重、信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4)进行情绪调节策略训练,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识别、监控和管理自身情绪的策略,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反应,减少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影响。

4题:小学生的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1)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成人的监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意志调节以外部控制为主,他们还不善于独立、主动地提出行动的目的和方法,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够逐渐独立、自觉地提出行动目的并付诸行动。(2)独立性较差,易受暗示。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他们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很弱,在行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3)自制力初步发展,但行动缺乏组织计划性。小学生意志品质相对较低,在行动中控制无关诱因的干扰,坚持完成目标的能力较弱。(4)意志力薄弱,遇事容易退缩。现行的学校教育重视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小学生缺乏挫折、摆脱困境的体验,耐受力低,致使他们在行动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或退缩。

5题:教师提高小学生的意志能力的方法有:(1)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意志与动机的发展相关,远大的志向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动机,是坚强意志的前提。(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使小学生亲身体验体育训练中的艰苦、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开展挫折教育。教师要创设一些困难的情境,为小学生意志能力的锻炼提供机会。(4)发挥教师期望作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教师要充分发挥期望作用,积极表达教师的期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培养意志力。

第三节

1题:亲社会行为一般指对行为者本人并无明显好处,符合社会期望且有益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分享、谦让、合作等积极的行为。

2题: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点: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在分享行为上,小学生能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意图,会更好地觉察到别人分享需要的复杂线索,从而更好地实施能满足他人需求的分享行为;在助人行为上,低年级的小学生多是简单地顺从老师的教导,或为得到家长给予的预期的奖赏;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多的则是遵从社会规范和主动自愿的付出;在合作行为上,小学生的合作行为发展较慢,但随着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合作行为。

3题:培养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1)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舆论是多数人的言语表达,它起着异口同声的效果,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压力,限制着个体的行为。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可以促使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促进亲社会行为。社会责任心是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教师要通过强化个体的责任,可以改善个体的利他行为。(3)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社会技能训练;社会技能是个体参与活动的基本能力,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缺乏,社会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生的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榜样训练和行为操作技能训练等方式来训练小学生的社会技能。(4)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1题:攻击行为在于有伤害意图、并付之行动、伤害对象有逃避伤害的动机。攻击行为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攻击行为是对他人造成的一定的伤害,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二是实施攻击行为者带有一定的意图,尤其是故意性和敌意性。

2题:攻击行为的类型有:根据攻击行为动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行为是儿童以某种事物为媒介发生的冲突行为;敌意性攻击行为是儿童为了伤害或者报复他人而做出的攻击行为。根据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将攻击行为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与间接攻击。身体攻击主要是行为者直接用肢体以打、撞、踢、抢夺财物的形式发生攻击行为;言语攻击主要是攻击者以谩骂、嘲讽、挖苦、取外号等的言语形式的攻击行为;间接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第三方来间接实施的攻击行为。

3题:预防和控制小学生的攻击行为的方法有:第一,借鉴国外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策略,建立健全的法律体制。第二,学校要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攻击行为干预机制。要将反校园欺凌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尤其要发挥《品德与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预防和控制小学生攻击行为中的作用。第三,加强对同伴的共情训练,改变旁观者的角色。第四,重视家校合作,共建预控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联络群等形式传达学生攻击行为的事件及处理结果,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帮助他们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陷入欺凌事件。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4.对

第五章 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节

1题: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包括三个子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2题: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第二节

1题: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意识,是个体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按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题: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的特点主要有: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逐渐提升;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第三节

1题: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主要有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2题:小学生的气质教育:教师要正确认识气质差异;依据气质差异选择教育策略;教育学生认识并掌控自己的气质。

第四节

1题: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小学生处于性格的形成期,性格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但其发展速度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

2题:小学生良好性格可以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活动、班集体、教师榜样示范等途径培养。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C 3、A 4、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D 2、ABC 3、ABCD 4、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4、错

第六章 小学生学习与学习动机

第一节

1题:依据学习的内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依据学习的形式与性质,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依据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

2题:小学生需要做好学习态度的准备、学习习惯的准备和学习能力的准备。

第二节

1题: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题:根据动机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动机层次,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根据动机地位,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作用,分为近景性直接动机和远景性间接动机。

3题: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节

1题: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有:社会、学校、家庭。

2题: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有:年龄特点、需要层次、志向水平和成败经验等。

第四节

1题: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重视小学生学习成就动机的训练;通过归因训练,帮助小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2题: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及时给予正确有针对性的反馈;适当组织学习竞争;注意内外学习动机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A 3、D 4、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CD 3、AB 4、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第七章 小学生陈述性知识学习

第一节

1题:知识是人类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能通过书籍、计算机或其他媒介贮存。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

2题: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等方式在头脑中表征的。命题是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由论题和关系两个成分构成。命题网络是按一定层次结构进行储存的。较为抽象、概括的知识处于高层,较为具体的内容处于底层。图式是人们对客体和事件有关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图式有客体分类的图式、时空知识的图式和事件或做事的图式。

3题: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陈述性知识的理解、陈述性知识的巩固和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第二节

1题: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奥苏贝尔通过有意义学习理论来给以解释。有意义学习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题:陈述性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同化分为三种:一是下位学习。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包摄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知识,因而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类属关系,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二是上位学习。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若干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包摄程度更高的知识。三是并列结合学习。指当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不是下位关系,也不是上位关系,而是并列或类比关系时,便产生并列结合学习。

3题:陈述性知识理解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学习材料应该具有逻辑意义,应在人类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内部条件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这些观念提供同新知识相联系的可能性。

4题:陈述性知识理解的途径有:呈现的学习材料要具有逻辑意义、调动和保持学生理解学习的心向、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确定教学起点、运用直观材料或实际操作、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和启发学生学会概括。

第三节

1题: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分为下面几种:(1)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分为知识、技能、情感及态度的迁移。(2)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3)根据学习迁移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4)根据学习迁移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5)根据学习迁移的适合范围,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2题: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1)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这些心理官能是潜伏存在的,经过训练才能得到发展。他们把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活动的形式。(2)共同要素说。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由于两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3)概括化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家贾德提出,认为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成分只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概括出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由奥苏贝尔提出。他认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的三个主要认知结构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3题: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的途径:科学编排和呈现教材;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注重学生知识的综合贯通。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B 3.C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D 2.ABC 3.AB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第八章 小学生程序性知识学习

第一节

1题: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分为两种:一是智慧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二是动作技能,指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2题:教师教学的关键是把学生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首先,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学生学习的各种陈述性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必须通过程序性知识这个中介环节,把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和程序性知识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能力。其次,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之更好地学习。

3题: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区别表现在:(1)从基本结构看,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表征的意义,掌握它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程序性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2)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容易表达清楚;程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3)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4)从学习速度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速度较快,但遗忘也较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保持比陈述性知识牢固。(5)从记忆储存看,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立的网络性,其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程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性,其迁移具有序列转移的特性。(6)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通过口头或书面“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程序性知识是通过观察行为,是否能做、会做的方式测量。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越牢固,越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学生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4题: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的区别:一是活动对象不同。智慧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从外部难以觉察头脑中内隐的思维过程。动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和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二是活动结构不同。智慧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高度省略和简缩,使人觉察不到操作的过程。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和简缩。三是活动要求不同。智慧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又是相互联系的。动作技能是智慧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慧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反之,智慧技能往往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总是包含有一系列的认知成分,需要学生智慧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第二节

1题: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智慧活动的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学生要了解熟悉活动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构成活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对活动进行定向。(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学生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学生的智慧活动已摆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学生智慧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即只看见学生嘴动听不到声音。(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主要特点是智慧活动的压缩和自动化,智慧活动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脱离了自我观察的范围,无论在言语的结构与机制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题:产生式理论认为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储存。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产生式的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为X,那么实施行动Y”。解决一个简单问题需要一个产生式,解决复杂问题则需要若干产生式,组成了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理论把智慧技能分为两种:(1)模式识别学习。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定内外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模式识别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其心理机制是概括和分化。(2)动作步骤学习。指学习者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的学习通过程序化和程序合成两个阶段来完成。

3题: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是:智慧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智慧技能的进程压缩,智慧技能应用的高效率。

4题:智慧技能的培养途径是: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科学地加强学生的练习。

第三节(www.daowen.com)

1题:行为主义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动作技能是先行动作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而变成后继动作的信号来实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反应,因而他们用刺激—反应来解释人的行为,特别重视用强化概念来说明有机体行为的塑造、保持与矫正。动作技能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形成一套刺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

2题: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认知,因而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他们认为,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回忆过去学习过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范式,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归因,找出误差,采取对策监控、调节自己的反应。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需要学习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

3题: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1)认知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开始阶段。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从学习者角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2)分解阶段。传授者把整套动作分解成若干局部动作,学习者则初步尝试,逐个学习。(3)联系定位阶段。该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动作娴熟协调,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4题:动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将动作技能结构内容,依据其相互联系划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分阶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进行有计划的培养。(1)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2)教师要正确地示范与讲解。(3)加强学生的练习与反馈。要采取多种练习方法,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提供恰当的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A 3、D 4、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D 2、AB 3、AC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错 2、对 3、错

第九章 小学生的学习策略

第一节

1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的程序规则和调控方式。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其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第三,学习策略是针对学习过程的;第四,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有关学习的程序规则和调控方式。

2题:迈克卡等人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他人的支持策略)。

第二节

1题: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者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增加新旧信息之间的意义联系,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常用的精加工策略:记忆术、记笔记、自提问法、画线。

2题:使用复述策略时,需注意以下方面:排除干扰;抑制和促进;科学复习;过度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积极的心向、态度和兴趣;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3题: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细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重建,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体现为列提纲、图形和表格。

第三节

1题: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学生管理学习中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和调节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工具利用策略和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2题:小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具体表现为:(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题:为了提升学生使用努力管理策略的应用水平:第一,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确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把努力情况包括在内;第二,要结合学习实际对全体学生的努力进行鼓励,使学生获得努力且有收获的体验,激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更加努力;第三,通过向学生传授努力管理的方法和程序,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努力管理策略库,以利于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取应用努力管理策略。

第四节

1题: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因素包括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动机强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2题: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经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和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

第五节

1题:常用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通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和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模式。

2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条件:促进学习策略的迁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策略教学的顺序;策略训练不宜密集进行;训练学生大声复述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策略教学应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A 4.A 5.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BCD 3.ABD 4.ABCD 5.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4.错

第十章 小学生的学习困难

第一节

1题:学习困难是一系列失调的症候群,表现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的显著困难。小学生学习困难是指小学生的注意、记忆、听觉理解、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书写、数学运算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落后,学习成绩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2题:学习困难的诊断较有影响的有智力—成就差异模式、干预-反应模式、动态评估模式和全面的认知模式。在对学习困难进行诊断时,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或者综合几种方法,更全面、更准确地进行鉴别。

3题:对学习困难的研究迫在眉睫。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节

1题:阅读困难分为获得性阅读困难和发展性阅读困难,前者是指脑疾病或脑创伤引起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在个人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障碍,但阅读成绩却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智力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状态。

2题:拼写困难是指拼写能力受损,语音拼读的准确性差。拼写困难学生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拼写字母时加入一些不需要的字母。如省略一些字母,用其他字母代替字母方向混淆,字母次序颠倒。二是发音错误。经常把一些比较相似的音和字母相混淆,在学习中经常发生错误;另外一种常见错误是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相混淆。三是只会读字母,不会把字母连起来拼成一个字。

3题:书写困难包括下面三类:(1)动作型书写困难。表现出抄写、听写和自发作文中有困难,书写速度慢。汉字部件的位置和方向改变,伴有书写笔迹极端笨拙、潦草,无法辨认正确的字形等问题。(2)阅读困难型书写困难。表现出语言产生和理解困难,词语使用困难,拼写困难和语法困难等。(3)空间型书写困难。表现为书写部位的定向困难,写出的字笔画正确,但位置错误。

4题:数学困难是指与数学学习有关的能力或技能的缺损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学生的现象。包括语义记忆数学困难、过程性数学困难、视空性数学困难三种类型。

第三节

1题:统觉失调表现为学生不能进行完整的、有效的组织,统合从外部环境中摄取的各种感觉信息,从而导致与环境的平衡失调。

2题: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障碍主要有:(1)注意障碍。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注意缺陷,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中心刺激,而是注意于更多的附加刺激,难以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在对新知识加工的前期就产生了障碍。(2)记忆障碍。包括短时记忆障碍、长时记忆障碍、机械记忆障碍和序列记忆障碍。(3)问题解决障碍。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3题:情意障碍是个体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动机等要素及其关系结构所出现的不协调乃至矛盾的倾向。情意系统障碍是学生学习困难从暂时性转向稳定性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与情感、个性与性格。

第四节

1题: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感觉统合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加,以此丰富学生的感觉刺激。训练时给予学生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压、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种刺激与运动相结合。在整合中促进脑细胞成熟和神经通路专门化,还可开拓新的神经专门化通道,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注意力等的发展。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学习困难学生的神经心理功能,提高运动协调能力,改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成绩。

2题:学习困难学生视觉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视觉协调训练。通过让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拼图游戏、绘画、剪纸和走迷津等操作任务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2)视觉追踪训练。最有效的是“钟摆运动”和“追太阳”游戏,可以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视觉追踪能力。(3)视觉记忆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困难学生视觉记忆和加工能力。要求学生先花 1—3

秒钟看一幅画,然后让他们说出画上的内容,最后再要求他们画出来。

3题: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改进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根据每个学生困难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制订科学、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方案,实施形式多样的教育训练,帮助学生摆脱学习困难。(2)加强课外辅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照顾到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课外辅导包括心理辅导课和智能训练。

4题:对于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认知策略、自我管理能力、归因等学习策略训练。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记笔记、划线等;自我管理是指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自己进行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管理意识,比如注意力、自制力等;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物品管理、情绪管理;自我管理策略,比如自我反省、树立榜样、自我克制、自我安慰等。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D 3.ABC 4.ABCD 5.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4.错

第十一章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1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学习适应、自我认识清楚、人际关系和谐、行为习惯良好。

2题:衡量心理健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常模比较法、社会适应判定法、生活适应评定法、主观病痛法、症状判定法。

3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大意义: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二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1题:小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1)小学新生适应问题;(2)学习问题,学习问题又包括学习困难、学习疲劳、厌学等几类;(3)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又包括多动症、品行障碍两类;(4)情绪问题,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自我意识问题等几类。

2题: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又包括身心发展速度不均衡、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性格发展有缺陷三个方面;(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又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第三节

1题: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全体性原则。

2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学习心理指导、情绪心理指导、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的心理指导。

第四节

1题:行为矫正法有以下几个特点:概念明确、过程清楚、目标具体、操作性强,对于紧张、焦虑、恐惧、退缩、多动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2题:理性情绪疗法的要点是要关注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异常心理行为和情绪体验的原因,不合理信念主要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况化、糟糕至极三种。

3题:团体辅导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有同类问题的对象安排在一组,集中精力解决某个问题;二是把同一年龄段的对象组成为一个团体,且团体内部有一定的性别比例或个性结构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C 4.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CD 3.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错

第十二章 小学生的品德心理

第一节

1题: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2题: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

第二节

1题:从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点来看,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主要处于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分别对应着小学的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

2题:科尔伯格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几乎都处于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从三年级起,小学生进入朴素利己主义定向阶段,他们的道德判断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小学高年级学生道德发展基本到达了好孩子定向阶段。

3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2)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意行为后果逐渐过渡到全面地考虑动机和后果的统一关系。(3)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4题:小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已有了很大发展,但这时的道德感仍具有直接的、经验的性质。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道德感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道德体验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的道德体验。

5题: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道德言行从较协调到逐步分化,道德行为发展呈“马鞍”型。

第三节

1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使其获得道德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

2题: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知行相结合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引起小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共鸣,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在具体活动中以境育情。

3题: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是指导小学生掌握道德行为,加强他们的道德行为练习,形成良好班风和舆论,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第四节

1题: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包括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二是内部原因,包括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错误,道德情感不良,道德意志薄弱。

2题:小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矫正要注重道德认知改变,消除疑惧对抗情绪,采用行为矫正技术,选择合适榜样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C 3、D 4、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D 3、BC 4、ABC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错 2、错 3、对

第十三章 小学班级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1题:班级群体是在班级中,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组织团体。

2题:班级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可以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四类。

3题:班级群体具有以下心理功能:社会化、个性化、需要的满足、自我概念形成、行为方式塑造。

第二节

1题: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所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2题:小学班级中存在课堂心理气氛、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从众与服从、合作与竞争、群体规范以及群体凝聚力等心理因素。

3题: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标准。创建并维持良好的群体规范包括设定班级管理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和规章;创建班级文化。

第三节

1题: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2题:小学班级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真诚、尊重与接纳学生,培养对学生的同理心,善于运用倾听技巧,教会学生冲突解决策略。

第四节

1题:班级群体要发展成为集体要经历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和形成期四个连续的时期。

2题:小学班集体的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情感管理策略、自主管理策略、差异化管理策略、家校合作策略、公平激励策略、榜样激励策略等。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B 3、C 4、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B 3、ABCD 4、AC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错 3、对

第十四章 小学生的心理差异

第一节

1题:心理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区别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2题:小学生的心理差异是生物、环境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为小学生差异心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交互作用。

第二节

1题:智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它是使人能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思维、感知、记忆、想象、言语和操作技能等。智力差异指的是小学生之间的智力发展差异。小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水平和智力类型两个方面。智力水平差异是指个体之间智力水平的高低程度上的差异。智力类型差异包括:(1)分析型、综合型与分析—综合型;(2)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与混合型;(3)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

2题:小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主要有:(1)认知发展阶段教学,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开发他们的智力;(2)分层教学,是学校在一个年级内的某一学科同时开设几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有选择不同层次课程学习的自由;(3)个别化教学系统,该系统允许学生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继续向前学习,避免了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性和时间安排的呆板性;(4)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模拟,该系统是根据程序教学原理而设计的。

第三节

1题:性别心理差异指的是男女小学生在智能、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方面的差异。性别心理差异在小学生的婴儿期就表现出来,并在社会影响下逐渐扩大。

2题:性别心理差异表现在认知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认知方面的差异包括:(1)感知、注意与记忆差异,(2)言语与思维差异;非智力因素差异包括:(1)情绪与人格差异,(2)人际关系差异,(3)社会行为差异,(4)学业成就动机差异。

3题: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的性别心理差异,在教育中注意 “因性施教”,发挥小学生性别中的优势,弥补性别中的不足。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性别差异,形成平等的性别期望。其次,针对男女生身心发展特征因性施教,取长避短。

第四节

1题:社会背景主要指对小学生的发展起作用的现实环境,如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社会背景的心理差异是指生活在不同现实环境中的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征。小学生总是生活在特定的学校背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家庭背景中,这些社会背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2题:针对小学生社会背景心理差异的教育对策有:首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其次,针对差异,因人施教;第三,要重视家校合作及教育的一致性;第四,要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C 4、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 2、AB 3、ABCD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对 2、对 3、错

第十五章 小学教师心理

第一节

1题:小学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班级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心灵培育者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学习者的角色。

2题:小学教师角色发展的途径是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技术水平,开展校本研究,积极参与科研。

第二节

1题:小学教师的威信是指小学教师在学生、家长、同行、领导等人群中的声望与信誉,是教师的人格受到尊重和热爱,教师的言行得到信赖的一种状态。教师威信形成的条件是:国家、政府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崇尚是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社会条件,小学教师高尚的思想品质,较高的专业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行为习惯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性决定因素。

2题:小学教师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威信要加强自身道德和文化修养,对学生充满爱心,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正确地奖惩学生。

3题:小学教师践行师爱要深入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激励并成全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发展;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一视同仁。

第三节

1题: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感要建立良好的个人意识,提高职业认同感,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快乐和幸福;要加强教育研究和反思,不断积累经验,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增强教学的自信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通过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能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学校领导、同行、朋友等的关系,使其获得友爱、鼓励、温暖和安全感,从而增强工作的自信心。

2题:教学反思力是指小学教师积极主动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能力。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力,常用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和叙事法。行动研究法即将教学实践和反馈意见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比较法即在纵向、横向上,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学生反映及同事评价上进行比较,及时矫正不足。叙事法即用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教学情况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挖掘,还可用口头的方式请教他人,让他人帮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此外,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基于教育情境开展多视角反思。以观察日记、阅读理论文献等方式,对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决策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3题: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要加强对教育生活的体验,抓捕教育时机;丰富知识经验,提高反思能力;构建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第四节

1题:小学教师主要心理问题有工作压力;心理冲突;心理挫折。

2题: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从社会因素看,现代教育的发展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教师的评价制度欠合理性;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升了学历要求;社会教育环境的变化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从个人因素看,小学教师工作成就感、幸福感降低;部分小学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小学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3题: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调适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内在修养,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二是创设良好心理成长环境,给教师以真正的幸福;三是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B 3.C 4.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BCD 3.ACD 4.ABC

三、判断对错题答案

1.错 2.错 3.对 4.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