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智力上存在着诸多差异性,小学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这些智力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下面着重介绍几种主要的教育对策:
(一)认知发展阶段教学
认知发展阶段教学是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适合小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皮亚杰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经验的支持,还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到小学高年级,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快发展,能够进行比较抽象的运算和概括。因此,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开发他们的智力。教师在开发低年级小学生智力的时候,可以使用实物、图片、模型演示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直观教具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开发高年级小学生的智力,则要重点注意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借助语言思考问题,以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示范性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指学校在一个年级内的某一学科同时开设几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有选择不同层次课程学习的自由。开展分层教学,要制订分层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例如,开设A、B、C三种层次的课程,A组课程的教学要求高于课程标准,采用实验教材;B组课程略高于课程标准,采用统编教材;C组课程按照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授课。三组课程的课时不变,安排在相同时间,供学生跨班选择。分层教学的管理是动态的,每一学期对学生学科学习特征及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班组的调整,可能一个学生某学科参加A组学习,而另一学科参加C班学习。同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专长的培养。
(三)个别化教学系统
个别化教学系统(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简称PSI,又称凯勒计划,由凯勒(F.S.Keller)及其同事于1968年创立。该系统允许学生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继续向前学习,避免了讲授式教学的单一性和时间安排的呆板性。
PSI(凯勒计划)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1.以掌握为导向。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每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学生在学完某单元后,必须进行单元测验。通过测验表明学生已达到掌握标准,可以学习下个单元,若未掌握,教师会要求学生重新复习该单元。(www.daowen.com)
2.使用指导性教材。系统编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只有提供完备的教材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指导性教材包括对各单元教学目标的明确说明,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练习题的布置等,以供学生自学。
3.教师自由授课。教师只用少量几次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授课内容常与考试内容无关,目的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学生自定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速度、时间安排自愿控制单元学习的进度。
5.安排学生助理。已通过该门课程的学生担任学生助理,主要工作包括:按标准答案评阅学生的单元测试;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向教师汇报。
PSI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别。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模拟,该系统是根据程序教学原理而设计的。为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性,高质量教学软件的开发是核心。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从易到难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过程控制的处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一步完成学习目标;其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将教与学的信息交流有机地融入软件中,计算机对学生的反应做出正确与否的反馈,同时准确定位学生发展水平,并提供适宜的教学材料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提供支持;最后,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将学习内容以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以适应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