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体规范的含义
群体规范(group norms)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使成员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应该怎样行为,不应该怎样行为。群体规范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类。正式规范是在正式群体中,由领导者倡导、明文规定、群体成员认同与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结果。非正式规范是成员间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二)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存在和发展
群体规范是群体得以存在、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内的成员是根据规范来相互认同、相互合作的。群体的规范越具体和细化,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力越强,群体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越紧密。反之,群体缺乏规范,群体必然松散,如同一盘散沙。
2.评价和引导群体成员的言行
群体规范如同一把尺子,摆在每个群体成员面前,使群体成员的认识、评价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看法和意见。群体规范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还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对行为有定向作用。群体规范使成员了解,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3.使群体成员产生一定的惰性
群体规范也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惰性,这是群体规范消极的一面。群体规范是多数人的意见,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一致。在群体规范的限制下,群体成员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作是越轨的、不符合群体规范要求的行为。一些群体成员由于担心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打击和排斥,胆小怕事,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不利于群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群体规范的建立(www.daowen.com)
群体规范是教师通过好的纪律、班风来培养小学生好思想、好品德的根据。在小学低年级,建立班级规范很重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班级常规变得相对自动化,可是一些新活动还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班级规范还需要教师的监控和维持。对于小学高年级而言,一些学生开始挑战权威,教师的管理重点在于有效处理学生的一些破坏班规的行为,设法去激发那些不太关注教师意见而更多沉迷于自己社会生活的学生的参与热情(Emmer & Evertson,2013)。在小学班级中,创建并维持良好的规范是关系到小学生培养的重要事情。
1.设定班级管理目标
这是班级管理实现群体规范的出发点和归宿。班级管理目标包括:(1)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2)创造有效学习的途径。教师通过让学生理解教师对班级目标的要求和期望,传达让学生参与的信号,指导学生的重要行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该怎样参与到课堂活动中(Emmer & Stough,2001)。(3)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课程内容上所花的时间与学习效果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Weinstein,Romano & Mignano,2011)。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有价值的、合适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增加学业学习时间。(4)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通过让学生做决策、处理结果、设置目标和重点、管理时间、协作学习、调停争执、发展师生信任关系等方式来学习自我管理(Bear,2005;Rogers & Frieberg,1994)。从要求学生服从到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班级管理的重要转变(Evertson & Weinstein,2006)。
2.建立班级常规和规章
班级常规是班级活动的规定步骤,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证。教师应该在以下领域内建立班级常规:(1)行为管理,如言谈举止、午间就餐、出入厕所、个人清洁、个人安全等;(2)学生活动,如值周、升旗、早读、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班会(例会和主题班会)、课外文体活动、校内外比赛、班级自办报刊或黑板报等;(3)环境维护,如班内值日、物品摆放、公物保管等;(4)教学运行,如出勤时间、课前准备、上课要求、迟到请示、课堂秩序(坐姿、写字、听课、提问、发言和讨论)、下课要求、作业完成及收发、请销假、考场秩序、班干部职责等;(5)师生互动,如师生课上和课后互动方式及要求等;(6)学生交流,如寻求或给予他人帮助的要求或人际交往原则(Weinstein & Novodvorsky,2011;Weinstein,Romano,&Mignano,2011);(7)家校合作,如家长开放日、家长参与学生学习及生活管理的要求等;(8)奖惩措施,针对以上班级常规工作做出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班级规章是班级的规范和章程,是关于被期望和被禁止行为的陈述。班级规章常常以书面形式呈现,并粘贴在墙上。班级规章应该是积极的和可观察的。小学班级规章的建立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明确制订班级规章的目的是“秩序、公平、好习惯和高效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明白制订班级规章的目的不是为了“管住”他们,而是为了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2)班主任不应凌驾于规章之上,应当是班级的普通一员。比如班主任迟到也应当遵循班级规章,受到惩罚。(3)要针对班级实际,规章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可操作的规章宁可不定。(4)要经历“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相对稳定、调整完善的过程”。从一年级新生的纪律制度、教室卫生制度,进行到为了成立班委会开始建立班干部任免制度、班委会工作制度,再到班委会成立之后的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监督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还可以根据班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制订一些特殊的制度和规范。(5)在内容上,要符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奖惩制度中,绝对不能有罚款。可以采用罚唱歌、罚背一首古诗、罚打扫卫生、罚给班集体做一件好事的办法来进行惩罚。
教师要与班里的学生共同制订班级常规和班级规章,做出明确的奖惩规定,让学生明白遵守或违反规定的行为后果。对于违纪学生在调查清楚原因后,必须按规定及时做出威慑性的果断处罚,处罚要清晰、坚定而无敌意,要教会学生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Charles,2011)。教师只有公平公正、赏罚分明、以身作则,班级规范才能得以建立和维持。只有严格按规定办事,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服,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3.创建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class culture)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包括师生)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属于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营造“硬文化”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室布局,布置学习材料,将教室环境设计成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或独立研究的场所。可以在教室墙壁上粘贴一些写有名言、警句的书法作品、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可以搭建一个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或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还可以在教室前面悬挂有关班规、班风建设目标等醒目图案或标语等,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学动机。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班级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同的制度、观念和行为文化。“软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体现。营造软文化需要明确规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制度文化;还可以在班级内提倡勤奋学习、助人为乐、团结互助行为,引导大家形成班集体意识和文明行为。小学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设计班风、班歌、班训、口号、班徽,开通班级微信群、QQ群和班级博客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