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受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与小学生的思想基础与心理特点有关,是外在因素与内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外部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对小学生品德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最早、最深远、最持久的。调查表明,少年犯大部分家庭环境不好,要么父母离婚,缺乏家庭温暖;要么父母有犯罪行为;要么父母只顾赚钱,无暇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小学生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其为人处世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如果家长出言不逊、举止粗暴、自私自利、行为不端等,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进而使孩子易产生行为问题。
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娱乐内容、文化生活对孩子的精神追求影响很大。有些家长业余生活不读书看报,沉溺于喝酒、赌博、打麻将、打扑克,精神贫乏,趣味低级,甚至观看、传播黄色淫秽音像制品。孩子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就会不爱学习,不守纪律,吃喝玩乐,增长恶习。
另外,家长教养方式对孩子品德与个性的影响很大。溺爱、专制和放纵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教养方式如果不一致,也容易使孩子背离社会规范,出现社会适应障碍而后品德不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我国离异家庭和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一大难题。小学生离开校门后家长疏于教育且管教不力,以及受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从而使缺乏监督的小学生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2.学校教育的失误
学校是小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的场所,是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由于我国一些小学德育实施不力,德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因而对小学生产生的德育效果不是很理想。相对于开放社会给小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德育显得软弱无力。主要问题有:一是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未能真正把小学生德育放在首位。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是非认识不是特别清楚,还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如果不能及时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那么他们就可能因缺乏道德知识而出现不良行为。二是学校德育生态环境不良。个别小学教师素质不高,师德不良,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心,情感冷漠,甚至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无法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三是德育内容和方法陈旧。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道德观念亟须补充新的内涵,否则离现实生活太远,难以被小学生接受和认同。同时,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道德说教,缺乏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旧德育模式,很难使小学生真正把道德知识内化,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www.daowen.com)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存,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容易受社会不良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物欲横流,欺骗、敲诈、行贿、腐败、盗窃等案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对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社会媒体中的暴力、淫秽、色情等不良内容在腐蚀着小学生的心灵。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思想单纯,容易因模仿而出现行为问题,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引诱和威逼下水。
(二)内部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通过个体的主观因素而起作用的。总的说来,小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1.道德认识错误
小学生受不正确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会产生金钱万能、吃喝玩乐等享乐主义及哥们义气等不正确的意识观念。
2.道德情感不良
一定的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产生的。一些小学生在错误的道德认识支配下,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极易感情用事,甚至是非、善恶、爱憎颠倒,受不良同伴的引诱,结成群伙,误入歧途。
3.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行为是一种受自我监督、道德意识控制的自觉行为。若小学生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观念,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遇到各种外部诱因时,就会经不住各种考验,而做出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尤其是从小受父母娇生惯养已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存在着一定的行为障碍,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缺乏,往往会出现更多的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