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由于年龄增长和思维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获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概念,发展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逐步形成道德信念和系统的道德认识,但小学生这种道德认识还不够深刻与全面。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
小学生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直接受其思维水平的制约。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还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一项关于小学生如何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研究,向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提问“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负责”“什么是友谊”三个问题,结果各年级都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用语言回答“勇敢”“负责”等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道德概念。低年级小学生绝大多数只能指出概念内涵所涉及的特殊的、具体的方面,如把“勇敢”等同于“冒险”,认为别人不敢做的事自己敢做就是“勇敢”。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能从概念内涵所涉及的多方面加以概括,并指出概念的内涵,如弄清“勇敢”是与做好事相联系的行为品质,做坏事不能称为“勇敢”。这些体现了小学生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但整体水平与初中生相比不高。
2.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意行为后果逐渐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和后果的统一关系(www.daowen.com)
心理学家李伯黍对儿童道德发展研究表明:我国7岁儿童的主观性判断已经有了较明显的发展,到了9岁,这种判断已基本取代了客观性判断。也就是我国儿童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已经能根据行为的动机意向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做出判断,而且已有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原因和后果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判断。在公有观念发展上,我国儿童做出正确判断的转折年龄在7-9岁之间。在集体观念发展上,我国一年级小学生已开始出现集体意识,根据为集体的动机做出判断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1]在进行道德判断的独立性方面,小学生由他律向自律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多以“老师说的”为标准,而高年级小学生则以“自己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好学生”为道德判断的出发点。但即使到了五年级,教师的要求在学生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是比较大的。
3.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道德信念是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道德观念。它是道德目的和动机的高级形式,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学龄初期儿童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到11岁左右,道德信念开始萌芽,但它是不自觉、不坚定的。直到初中,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以及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