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来源于心理学的几大经典理论。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在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上呈现出矫治和发展并举的特点。
(一)行为矫正法
行为矫正法是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论衍生出的心理治疗技术,通过增强、削弱、奖励、惩罚等技术,来帮助个体减少或消除已养成的不良行为。
行为矫正法主要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三大理论为基础,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很多成熟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有强化惩罚法、系统脱敏法、行为契约法、代币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方法的步骤基本都相同:首先明确需要矫正的行为;然后观察记录这些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接着设计一个学习的情境;再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最后反复训练逐步养成行为习惯。
行为矫正法有着概念明确、过程清楚、目标具体、操作性强等优点。对紧张、焦虑、恐惧、退缩以及多动症等都有着较好的疗效。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
(二)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又称为ABC理论。其中A(Activating events)指诱发事件;B(Believes)指由A引起的信念,也就是对A的评价解释;C(Consequence)是指情绪和行为的后果。ABC理论的核心在于情绪和行为后果并不是直接由诱发事件所导致的,也就是A不会直接引起C;真正直接引起C的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B。因为人的信念系统B各不相同,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A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后果C。(www.daowen.com)
在理性情绪疗法中,主要关注的是B里面的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前者导致自助性的积极行为,后者则会引起自我挫折和反社会的行为。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些词连在一起。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例如,当出现一次失败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三是糟糕至极。这是一种夸大生活事件消极后果的认知方式。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就认为是灾难性、毁灭性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这些非理性信念是引起个体极端不良行为和后果的原因。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思路可以概括为ABCDE,ABC就是导致不良情绪的ABC模型,D(Dispute)是指利用各种技术同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E指的是效果(Effect)。一般情况下,理性情绪疗法的过程是,先对ABC进行解释说明,明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D来与非理性理念进行抗争,D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苏格拉底式辩论、角色扮演、想象、家庭作业等方法,通过对D的综合运用,让理性信念来代替非理性信念,最后达到行为效果E。
(三)团体辅导法
团体辅导是依托与小组、群体或集体情境下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辅导的对象是许多人,通过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协作互动,激发个人潜能,增强适应能力。
团体辅导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是多数人关心的,或者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团体的组成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有同类问题的对象安排在一组,集中精力解决某个问题;二是把同一年龄段的对象组成为一个团体,且团体内部有一定的性别比例或个性结构差异。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备又十分有限,在这种大环境下团体辅导得到了迅速发展。团体辅导既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力量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还能让学生在一个安全、信任的氛围中去获得更多的学习生活经验,增强个体的归属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良好的适应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