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小学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据调查,当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中,学习是主要因素之一。小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同伴关系不良。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合理的价值取向,帮助小学生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和社会职业形成初步的认识等。

小学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总结

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只要与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要、行为训练、个性形成有关的方面,都应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

(一)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据调查,当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中,学习是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小学生因长期遭遇学习上的失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已逐渐形成退缩、怯懦、自卑和丧失自信心等不良心理,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等行为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已十分迫切,这不仅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小学生认知发展,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主要包括:(1)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使小学生乐于学习。(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帮助小学生认识学习成绩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使其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正确看待学习成绩。(3)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刚从游戏正式进入学习阶段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心理特别是入学适应指导尤其必要,它能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里的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避免因心理调整不及时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或产生的心理问题。

(二)情绪心理指导

情绪情感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情绪品质是完善个性的重要内容,在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不良、喜怒无常、情绪失控、抑郁消沉本身就是个体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带有冲动性、自发性和两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他们还不善于用理智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和家长说的一句不中听的话,一次不好的学习测量成绩,都能使他们情绪低落,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学家比斯库尔(N.Bishof)认为,儿童是在不断学习、判断和感受的人,他们的情绪常常是无意识的。因此,有必要指导小学生对人的情绪活动、情绪发展的特点有所了解,使之认识到控制自己情绪活动的重要性,学会表达情绪的适当方式;情绪指导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合理发泄和转移自己的不良情感,并创设适当的环境丰富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

(三)自我意识发展指导(www.daowen.com)

自我意识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都起着制约作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对自己的认知评价还不全面,且由于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的地位,他们的自我意识严重偏离了客观事实。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指导,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的发展心理指导,使小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进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树立符合自己实际能力水平的理想和目标;帮助小学生认可自我,悦纳自我,学会调节、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全发展。

(四)人际关系的心理指导

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社会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其中同伴关系是影响小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小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同伴关系不良。被同伴拒斥、不受欢迎的小学生往往会产生退缩、孤独、焦虑、抑郁、逃学等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并且还影响着其成人后的交往模式。因此有必要教给小学生社交技能,使他们学会合理处理社交中的冲突问题,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逐渐形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合理的价值取向,帮助小学生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和社会职业形成初步的认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